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8  >  2018年第二期

党的光辉照我心

  发表时间:2018-04-01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愿景。

  我从小沐浴着党的温暖阳光,是在红旗下长大的。60多年的岁月变迁,让我亲身体验和见证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享受了伟大的祖国兴旺发达给我们带来的丰硕成果。

  康复一直和我们相伴随

  1956 年,我出生在北京。四年后,我在邯郸的姥娘家住的时候,和同村的孩子一起得了脊髓灰质炎,3 个孩子下肢不同程度落下残疾。

  脊髓灰质炎是常见传染病,肢体麻痹是其严重的后遗症,因此俗称“小儿麻痹”。1963 年以前,对这种病没有什么可靠的预防措施,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比较高。到了1964 年,国家研制了脊灰减毒活疫苗,有效抑制了此疾病的发生,减少了致残率。据记载,随着疫苗接种质量不断提高,通州区自1985 年后再无此病发生。

  难忘的是1969 年夏季,解放军医疗队来到通县,在通县医院第二门诊部为全县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做手术。手术很简单,在一些穴位上用手术刀割开一个小口子,再用手术钳深进穴位里按压刺激,直到穴位有了酸胀感觉为止,然后用泡在药水瓶里的羊肠线缝合刀口,再用胶布将带着药的四方形纱布固定在刀口处。一周后,刀口就可以拆线了,基本不留疤痕。这次手术后,虽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国家对儿麻患者的关怀。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 年—1992 年)》。民政部、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解放军总后勤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又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的通知》。此后,全国在五年内广泛开展了实施白内障复明、儿麻后遗症矫治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三项康复任务。

  1988 年11 月,北京市各区县先后成立了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了政策措施,确定了康复机构和组织机构。市三康办成立了以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任王承武教授和矫形科主任王金城副教授为首的儿麻矫治技术指导小组。实行了集中专家、集中检查、集中手术的三集中办法,邀请了张军民、毛宾尧等七位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儿麻矫治专家为全市儿麻患者做手术。市三康办还确定了市管庄医院为“北京市儿麻矫治中心”,聘请专家秦泗河为该中心主任。我又一次和一些儿麻患者是在市亚运村医院做了儿麻矫治手术。后来,通县三康办还分批次组织全县的儿麻患者到武警总院、市管庄医院、通县中医医院接受了矫治手术。之后,政府还为我们免费装配了矫形器,开展了康复训练等一系列康复服务。

  参政议政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参政议政工作,保障残疾人政治权利,残疾人及其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的代表进入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还有工青妇等群团代表大会参政议政,这是我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政治权利的重要方面。

  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要求,把残疾人参政议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中,进一步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权益保障,为残疾人政治权利实现提供了更多的立法保障和政策支持。

  我是肢体残疾人,自1975 年参加工作到2016 年退休,除了在市残联代表大会连任五届代表和主席团委员,在区残联担任党组成员和副理事长外,还担任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北京市通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通县政协第五、六、七、八、九届委员会委员,通州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通州区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还在区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担任常务理事。在参加上述代表大会期间,也相识了代表中的其他残疾朋友及其亲友。

  社会的文明环境越来越好

  一是歧视残疾人的顺口溜已经绝迹。过去,我们身体功能有障碍的人走在胡同里,大街上,总会有人指指点点,甚至说着侮辱和歧视我们的刺耳的顺口溜,自从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后,随着法制宣传的不断深入,人们素质的逐渐提高,那些极不文明的语言和陋习已经销声匿迹了。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病魔是从来都不讲情面的,一旦发起淫威来,丝毫不管你的性别和年龄,不管你的地位高低与否、贫穷还是富有,一旦粘上你,它就任意对你摧残、蚕食,肆无忌惮。一个人从来到人世间的那天开始,不仅可以享受人生的快乐、幸福、美好,还要或多或少地经历命运的坎坷、痛苦、磨难。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永远健康长寿,这是现实问题。每天,都有许多新的生命诞生;每天,都有许多人因为遗传、疾病、自然衰老、和各种灾难等诸多因素,瞬间从健全人进入残疾人的行列。这就是人生的轨迹,是每一个人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又有谁能够逃脱呢?因此,应当尊重残疾人,力所能及地帮扶身边的残障人士,尊重和帮助他们就是在尊重和帮助未来的自己。

  二是无障碍环境让我们出行更加便利。我们这些腿脚有障碍的人就怕处处是台阶儿,出行不便。我们往往宁可多走百步,也不愿意多上一层台阶,这无形中限制了我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为了解决我们出行的问题,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于1988 年9 月发布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北京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于1990 年6 月通过了《北京市残疾人保护条例》,其中第二十八条规定:“有关部门对城市交通干线和重要公共场所, 应当采取方便残疾人的措施”。还规定“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公共设施,主管单位必须加强管理, 保证设施的完好和使用。”后来,市里又先后颁布了《北京市无障碍设施维护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

  现如今,从市区到郊区,从城镇到乡村,全市新建、扩建和改建公共建筑、城市道路、桥梁、车站和居住区内道路、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都有了无障碍设施,极大方便了我们就业、就学、就医、购物、乘车、游览和生活。近年来,各级政府还为残障人士进行了居家无障碍改造,修建了坡道,配备了扶手、淋浴椅等,极大方便了我们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我们平等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和生活的便利,让我们都能平等地融入社会,自尊自信地生活。

  三是社会公众助残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实现了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各级残联组织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工会、共青团、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社会各界也都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营造了全社会服务、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时代新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特别是广大党团员争当助残志愿者,用真情关心关爱残疾人,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是1989 年从工厂调入县民政局的,参与了县残联的筹备工作,具有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双重身份。我目睹了北京市和我们通州区残疾人组织成长进步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逐渐改善和提高的日日夜夜,由此感念那些紧贴残疾人的脉搏,为残疾人的幸福而不辞辛苦,日夜操劳的人们,还有各级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工作在最基层,风里来、雨里去、走东家、串西家、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送关爱,默默奉献的人们。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密切了残疾人组织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为残疾人托起了幸福的蓝天。由衷地感念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奠基者、开拓者、奉献者和接力者。深深地缅怀在残疾人工作岗位辛勤工作已经逝去的领导和同仁。

  团结互助,扶弱济困,包括扶残助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发扬光大。古人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些话,精辟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都应当从自己做起,不放过身边那些微小的善事儿,真正地修心养善,形成自觉和本能,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和社会,努力营造善良、正义、友爱的大环境,这样,受益的不仅仅是残疾人,也包括每个社会成员,更包括自己。

  有人说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无情了,其实这是片面的说法。这些年来,我坐动车、坐飞机,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一路都有绿色通道,享受了热情周到的服务。我们去饭店、商场、医院、公园等地方,也会得到素不相识人们的扶助和提供的便利,其中有很多年轻人,甚至还有小学生,这都是我的亲身感受,这让我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人间的友爱。

  四是交通工具得到明显改善。过去,残疾人出行很不方便。小时候,我一直在地上爬行,8 岁那年,姥娘请人给我做了三角形学步车和木拐。参加工作以后,我在大街上常见残疾朋友使用手摇三轮车和友谊牌残疾人专用三轮摩托车。1987 年我买了天津宏光牌三轮摩托车,2004 年市区政府统一为我们更换环保型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这些代步工具,扩大了我们的活动半径,我曾开着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到位于广安门的民政管理干部学院学习,到海淀、丰台、东城、西城的公园游览,还去过霸州游玩。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10 年,国家允许我们到驾校学习,经过学习和考核,很多和我一样的朋友领到了驾驶证,我们购买了汽车,活动半径进一步扩大。我和夫人曾驾车去过天津、山西、山东、江苏、内蒙和邯郸、张家口等省市和地区走亲访友、参加文学活动和游览观光。市交管局还定期为我们办理通行证,不仅不限行,到公共停车场还能免费停车。我和夫人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实现驾驶汽车的梦想。

  五是党和政府不断激励我们进步。广大残疾人立足本岗位,用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努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很多残疾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鼓励。1979 年9 月19 日,团中央表彰了万名全国新长征突击手。9 月22 日,我们好几位残疾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我还三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我和身边很多残疾朋友的经历还被编入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编辑的《中国残疾名人词典》。

  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城乡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养老、生活等方面都有了保障。残疾人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以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很愿意参加残联和文学艺术团体组织的活动,包括体育运动,通过这些途径,不仅展示了我们的特殊才华,更展示了我们热爱生活,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党和政府以及各级残疾人组织为满足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了很多条件。我的身边有很多残疾人朋友利用各种机会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各级残联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组织棋类、乒乓球、文学、文艺、田径等赛事,有的残疾朋友在国内外获奖,为祖国争光。

  这些年,我熟悉的张骥良、余途等残疾朋友加入了中国作协。我也先后加入了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市写作学会,河北省采风学会,辽宁省散文学会。

  北京市残联非常重视残疾人文化组织建设,先后建立了北京市残疾人书画协会、北京市聋人摄影协会、北京市残疾人集邮联谊会、北京市老年聋人联谊会、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由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直接领导。每年,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都要举办北京市残疾人文化组织工作会议和专项培训。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扶助下,我们残疾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我们从内心里感念党和政府,感念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扶助,感念我们的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付出的辛劳。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号角,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必将永载史册。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也为我们描绘了幸福的蓝图,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