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男儿彰显英雄本色——记残疾人专职委员胡双伏
胡双伏,因伤退伍,他没有怨天尤人,向命运妥协, 而是选择了助残帮困,实现人生价值。30 多年来,他虽脱下军装,却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心回报社会,古道热肠!
这是“知心志士”胡双伏在前不久“2017 年延庆榜样”颁奖典礼上,主持人给他的高度评价。
自强不息 电器达人
胡双伏,1964 年6 月出生在延庆区永宁镇西灰岭村,初中毕业后入伍服役。在服役期间,因公致残,后患了强直性脊柱炎,行动不便,不能坐立。年仅22 岁的他从英姿飒爽的兵哥哥到行走困难的残疾人,强大的落差,让他曾经一度低迷,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在家人、朋友的劝慰下,胡双伏慢慢重拾信心。一次他无意中翻看了家里的旧书《雷锋的故事》,仿佛受到洗礼一般,开始思索怎样用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传承雷锋精神。
于是,他振奋精神选择学习电器修理、灶具修理等技能。在学习修理的过程中,他节衣缩食买了大量维修书籍,由于他本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地方读不懂,他就不辞辛劳到邻村电器维修师傅家学习,腿脚不便的他每次学习过程都是对自身的考验,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这期间,家里的电器也是被他拆了个遍,半导体、电视机、录像机……技术不娴熟的时候,经常是拆的容易,安着费劲,一摆就得摆半个月。一遍遍的努力,他从没有轻言放弃,他始终坚信,再难也要坚持到底,只有拥有一技之长才是自己的生存之路,也才能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如今的他,已经掌握了普通家用电器的修理技能,义务帮助大家修理电器,村里谁家的电器坏了,都能第一时间想到他,他俨然已经成了乡亲们眼中的“电器达人”。
扶残助残 乐善好施
2008 年,胡双伏在镇里的推荐下参加区残联组织的专职委员培训,开始担任西灰岭村和头司村残疾人专职委员。9 年来,他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两个村100 多名残疾人。
有一位名叫高栓银的重度残疾人,不能走路,只能坐轮椅出行。有一次,胡双伏去他家探望,发现他们家门口的台阶比较高,根本没办法将轮椅推出屋门。了解到这个实际情况之后,胡双伏及时帮助他向政府申请无障碍改造。经过不懈的努力,无障碍申请得到批准,改造成功。当高栓银家的门口做成坡道,他爱人推着他出来,看着那久违的阳光时,他泪流满面,心情激动。那时的胡双伏也高兴极了,他觉得自己那段时间的奔波与努力没有白费,他也真正地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在助人为乐这条道路上,头司村的韩留祥是胡双伏多年来一直帮助的对象。他是一位下肢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没有生活补助,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胡双伏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程赶到他家嘘寒问暖,帮他申请重残补助。胡双伏还积极和村领导协商,为他申请到了农村低保生活保障,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由于他家没有电动轮椅,韩留祥多年只能坐在小炕上,身体一动不动,胡双伏就考虑着怎样才能帮助他走出那间小屋。
2012 年春天,胡双伏经过不断的努力,帮他申请了电动轮椅,老韩终于可以走出屋了。此后老韩家里的液化气灶修理、电视机调台、电动轮椅修理、更换电瓶,各种小物件更换零件,都由胡双伏义务负责购买更换。
多次的服务经历,也让老韩和胡双伏成为知心朋友,而这样享受着胡双伏服务并与他成为好友的乡亲还有很多很多。
十年来,胡双伏始终坚持免费为残疾人上门修理电器,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残联专职委员的工作,他还自费购买了一台复印机,免费为办理业务的残疾人复印材料。
“因为身体原因,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我的人,用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身边的残疾人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胡双伏说。
多才多艺 精彩人生
胡双伏不仅工作出色,还多才多艺。区残联组织文艺汇演,他报名参赛,一曲深情的《母亲》,感动了在场的观众,他以较高分数荣获二等奖。
胡双伏还积极参加区残联组织的象棋比赛。因残疾的原因,他不能坐着,只能全程站着下完每一步棋,他说:“生活岂能百事如意,正因为有了遗憾,我们才会有所追寻。”
“人这一辈子很不容易,真正决定我们人生质量的,是如何面对生命里不如意的事情。接受脆弱的过程,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当你逐渐学会坦然接纳一些并不太好的事,同时尝试将它们变好,就会真正拥有高质量的人生。”胡双伏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