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6  >  2016年第一期

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发表时间:2016-07-26 【字体:

  2015年12月1日,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前夕,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联、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重庆市人民政府等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在重庆会展中心举行。我市阳光助残项目从全国5509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4个银奖。

  下面,将我市4个阳光助残项目呈现给大家。

  西城区: “阳光助残 志愿家庭”计划

  “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根据2014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发起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倡议,西城区制定了“邻里互助 守望幸福”综合包户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方案,“阳光助残•志愿家庭”计划成为西城区落实“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子项目。项目总结了西城区 31 年学雷锋“综合包户”、“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工作经验的基础,结合首都功能核心区时代发展新特征,以残疾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发挥家庭在助残志愿服务中的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营造人人代言志愿服务、处处彰显志愿形象、时时宣传志愿理念的浓厚氛围。号召大家积极参与以家庭为单位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成为西城区市民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西城区志愿者联合会整合区域资源,联合西城区教委、西城区残联、社会组织、社工事务所,结合《关于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通过组织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动员方式,由学校制定志愿服务课本,向学生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发挥学校家委会作用将志愿服务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志愿家庭志愿者队伍建设;由残疾人康复机构、社会组织、社工事务所结合残疾青少年特点和实际需求向志愿家庭发布服务岗位,同时为志愿家庭给予专业助残培训。依托西城区志愿者之家建立项目运行中心,为志愿服务信息流转、培训、项目策划提供支持。

  一是充分发挥家庭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将志愿服务直接引入家庭,成为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各类小微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调动了家长和孩子的积极性,还解决了志愿服务社会动员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将家庭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在孩子的心中从小种下行善立德的种子。一个家庭不仅可以参与志愿服务还可以作为一个项目或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管理员。项目可复制性强,可在助老、助学、绿色环保、文明劝导等多方面推广。

  二是推进助残志愿服务专业化工作。本项目每月举办一期“醉艺术 最公益”公益讲堂活动,活动邀请到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主持人赵保乐、小剧场新锐导演黄彦卓、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庞中华开堂授课。残疾孩子及其家人在志愿家庭的陪伴下,“手拉手”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区志愿者联合会将公益讲堂活动作为媒介,延伸出各类助残志愿服务。志愿家庭在专业机构的培训下学习导盲随行、手语、轮椅推服、辅助训练等专业技能。为残疾青少年提供外出陪伴、感受城市、学习辅导、文化娱乐等服务。将传统组织活动形式的助残志愿服务向组织化、专业化转变,提高志愿者的助残技能,让残疾人士感受到更专业的服务。

  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在志愿家庭中发掘培育志愿者骨干人才,帮助志愿者组织转化成为专业的社会组织。引入“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在志愿者管理、项目运行、资金管理、文化推广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保障体系,通过多种渠道整合各类资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必需的资金和物质支持。进一步规范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管理机制,探索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专业培训机制。

  项目开展一年来,西城区共有500多个“志愿家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项,累计服务4500余人次,服务总时长约19340小时,“志愿服务”已成为许多家庭生活的一个部分。项目还搭建起了孩子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残疾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志愿服务解决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问题,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给予社区弱势群体更多照顾,由孩子带动整个家庭的参与,也能够使社区的邻里关系更为和谐。

  朝阳区:暖意融融志愿圆梦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是北京赛区的唯一一家社会工作事务所,他们的“暖意融融”残疾人志愿服务项目作为阳光助残类项目之一展示着自身独特的风采。

  “暖意融融”残疾人志愿服务项目是以北京市残疾人温馨家园为平台,发挥社工机构在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优势,组织和指导志愿者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有效落实“邻里守望”和“阳光行动”的精神,实现着志愿助残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身边的守望相助。各界组织关注和认可的是事务所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残疾人工作”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残疾人工作者”的工作模式,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在采访中更是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对于残疾人和志愿者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各界活动参与者的收获与成长进行了深入访谈。

  该项目具有以下三大亮点:

  一是帮助残疾人赋能、增能,在全市同类机构中率先推出课程化建设的文化助残服务。温馨家园里的心智障碍学员多数都没有上过学,为了能让他们弥补这个遗憾,体验校园生活的快乐,开设了通用课、兴趣课和拓展课,模拟课堂教学,提升大家的能力,增强集体归属感。

  二是倡导残疾人展能、反哺,注重服务成果的转化,积极培育残疾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成果汇报,打造出助残红五月、残疾人五星评比、暖意融融嘉年华等品牌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了风采展示的平台。助残志愿服务的成效也吸引了很多残疾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大家通过残帮残、残助健,回报着他人和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帮助,展现了一道亮丽的志愿风景线。

  三是促进残疾人融合、共享,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指导助残志愿服务。关注督导和管理,组织全市近千名助残志愿者开展培训,为北京市专业助残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视项目执行的前期需求调研、中期实施监测和末期效果评估。将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社工与志愿者相结合,探索5541模式,即:搭建助残志愿服务、培训与组织培育、社会工作实践、践行公益和助人自助5个平台;建立社区党员志愿者、专业辅导志愿者、青年学生志愿者、社会单位志愿者和残疾人党员志愿者等5类志愿服务队伍;实现服务需求对接科学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日常活动常态化和特色项目品牌化的4化机制;初步形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开展助残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助推受助者和志愿者共同实现自身价值和助人自助。

  东城区:残疾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项目

  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Rehabilitation for Quality Life aimed for Person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在海外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有20余载的发展。

  据相关数据推算,中国目前有130多万脊髓损伤者(以下简称“伤友”),并且每年还在以上万人的速度增长,受伤年龄多集中在20-30岁的青壮年。这些伤友中大多数人都是在一瞬间变成了双下肢或四肢瘫痪,瘫痪的同时还被数十种其他身体功能障碍困恼着。伤友们在经过急救,完成基本医疗,基本康复离开医院回到家后,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瘫痪后该如何生活?生理上的困扰(二便失禁、呼吸困难、褥疮、神经疼痛、痉挛、心血管等)、生活自理上的困难(翻身、起身、上下床、洗漱、吃饭等)、家庭、婚姻、就业,以及心理适应等许多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给伤友自身造成了自卑、自责,以至于羞于见人,不愿意走出家门回归社会,同时给其家人在精力和财力上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脊髓损伤伤友完成了急救期及医疗康复后,除了四肢或双下肢的瘫痪,更困难的是还要同时被数十种其他身体功能障碍困扰。由于不能适应新的身体,因此生活不能自立。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如能在早期给他们介入训练并提供如自我照护等相关信息,通过生活重建训练协助其开发潜能,就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立,并使其回归社会成为可能,从消耗社会资源向创造社会价值转型。

  北京市东城区中途之家从2014年开始,以同侪服务(伤友服务于伤友)为核心开展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项目。通过自媒体平台(中国脊髓损伤论坛及微信等)总结并归纳了1万多个生活自理窍门,翻译了包括WHO(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老兵协会等几十万字的海外资料和文献,4名核心团队成员赴台湾桃园潜能发展中心学习三个月并印证了培训教材的系统性和操作性,形成了具有大陆特色的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培训体系。

  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是针对脊髓损伤者心理、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社区居住等能力,通过陪伴、激励、协助开展互助互益的培训和活动,使伤友重拾自信,实现生活自理进而回归社会。北京市东城区中途之家的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项目,是在以上理论框架下针对脊髓损伤伤友开展的一种适合新身体状况的全方位的生活能力训练。在伤友完成医疗康复后,针对现实生活不同阶段的需求而设计的训练,包括体能、社会适应、咨商辅导、职前训练、社区居住等全方位的课程及训练,把原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适应期,缩短为几个月,最终达到让伤友认识自己的能力并予发挥,使他们找回失去的自我照顾、行动、经济等能力,从而减轻伤友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北京东城中途之家的生活重建训练项目的核心服务体系是同侪服务,由老鸟脊髓损伤伤友服务菜鸟脊髓损伤伤友。运用同侪之间(伤友与伤友间)的影响力,相近的语言、理解的方式及技巧去相互个别教导,在同侪学习机制中提升学习的动机、乐趣及成效,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的任何时间与空间,达到专业教师无法跨越的教学成效与经验层次。

  北京东城中途之家的生活重建训练以伤友回归社会的需求为主要参数,以伤友自立生活为主要目标,以每个伤友的“生活”为主轴设计。为伤友提供全人全程的个性化康复服务,是与医疗康复相辅相成的社会康复项目,是在目前我国社会康复、社区康复发展初期的重要尝试。2015年生活重建训练项目共服务伤友60人,训练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康复护理、辅具适配服务、生活自理培训、文化体育活动、生活经验交流、社会适应、社区居住能力等。通过实测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完成生理受耐度及手功能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社区居住评估和心理适应状态等5个纬度的量表评估指标得出伤友学员的综合评分从50.62提高到96.27,心理适应阶段从忧郁期转变为适应期(自我成长与突破),具备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两年的服务与实践证明,脊髓损伤伤友需要的是陪伴、激励和协助,绝不是庇护。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项目的康复目标是开发脊髓损伤伤友的潜能,让伤友有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独立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名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创造价值的独立的人。

  市电力公司:“ 扫雷行动”公益助残活动

  残疾“扫雷行动”志愿助残活动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团委发起,依托助残站点、托养机构、特教学校等社会组织以及已建立的爱心服务档案,找到残疾人生活中需重点解决的实际困难--“雷区”,然后整合公司各方资源,依靠青年人的科技创新意识及公司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通过提供包含知识讲座,隐患排查、科普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以及研发让残疾人士生活更便利的涉电产品的方式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公司32个基层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全面覆盖了北京市16个区,服务辖区内助残站点、特殊学校等社会组织、有困难的残疾人及家庭,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等问题。同时,通过活动完成涉电类残疾专用服务产品的研发及公司青年人才培养方案,使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获得科技创新成果及职业生涯发展。项目安排启动资金10万元,并根据服务需求投入增加。

  “扫雷行动”志愿助残活动,一是充分发挥公司的专业特长,以残疾人群体需求为导向, 建立“发现、创新、服务、排除”一体化安全用电、便捷用电服务模式,帮助残疾人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二是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研发新型产品,获得专利及经济效益。三是通过推进“扫雷行动”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彰显良好企业形象的同时在志愿服务工作方面探索新思路。

  本项目解决了以往志愿助残活动单纯的给予模式,从安全用电、便民用电等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了解残疾人群体的切身用电需求,帮助解决残疾人士的生活困难,并不断丰富助残活动内容,通过活动研发成套的专业服务模式及开发创新产品,创造了更实的社会价值。让受益群体及志愿服务方达到了双赢。为大型责任央企在彰显社会责任、关爱特殊群体方面开辟了道路,树立典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