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棒
◎ 夏雪飞
她三岁时,因药物过敏伤害耳神经,声音微弱她就听不见了。
父母带她多方求医无效后,把更多的爱给了她,仅仅大她两岁的姐姐也非常疼爱她。生活中,他们为了她,每个人都练成了大嗓门儿,电视声音开到最大档,只为了她能够听清楚。姐姐更是时刻在她身边,当她的传话筒。
那时,每当家里来客人了,在不了解情况下,小声和她说话时,姐姐听到了,总是及时站在她身边,把话传给她,又悄悄嘱咐客人“说话大点声”。全家人都在维护她那颗敏感脆弱的自尊心。
上学了,为了能听见老师讲课,能和同学交流,不得已,她戴上父母省吃俭用买来的耳背式助听器。也许是质量不太好的原因,戴上后,总是有刺耳的噪音。但是就这样的助听器,已经花去父母一年的工资,她不敢再奢求有更好的助听器。
常常是放学回到家,她立刻将助听器摘下来,让听累了一天的耳朵得到休息。她知道,在家里不戴助听器,也没关系,家里人跟她说话总是恰到好处。
参加工作了,父母拿着攒下多年的钱,多方打听后,给她配制了昂贵的耳内式助听器。这样一来,梳着长发的她,头发轻轻地披落下来,正好遮挡住助听器,陌生人根本看不出她的听力不好。她知道,父母是为了让她更有信心地面对以后的人生之路。
认识现在的丈夫时,觉得他说话清晰,并且声音洪亮。每次面对面交谈,她都听得很清楚。但她仍然犹豫不决,面对他热烈的追求,她终于向他坦言,因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她不想隐瞒他。
他听了,更加认真地对她说:“你放心好了,我可以做你的传话筒,再说,这真的不算什么,你那么上进,那么优秀,我非常欣赏你。”
看得出她仍有顾虑,细心的他说:“如果我的家人跟你说话,你没听清,我会让他们再多重复几遍,你不要有负担。”他认真的表情和诚恳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她,她放心地嫁给了他。
婚后,丈夫从来没有埋怨过她的听力不好,说话总是很清楚,他说:“你上班时戴助听器很累,回到家里就不要戴了,有我呢。”他还及时帮助她更换新的助听器电池。
生了女儿后,母亲主动辞了工作,帮她带孩子。母亲说:“你听力不好,孩子爸爸又总是值夜班,你一个人带孩子,肯定睡不好。还是我来帮你带孩子,你能睡个踏实觉,白天能有精神工作。”
父母总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面前,这话真是不假。她很感激父母,这么多年,总是帮助她,鼓励她,才让她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女儿两周岁了,说话伶牙俐齿。每次她下班后,女儿看见了,就张开双臂,边喊“妈妈”,边向她扑来,那一刻,她拥抱着自己的女儿,幸福感油然而生。
一个晚上,她在书房里看书,女儿跑进来了,手里拿着手机,说:“妈妈,妈妈,你的手机响了。”她接过来一看,果真是朋友打来的电话,赶紧接了。
想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儿成了她的传话筒。女儿总是跑到她面前,大声地告诉她:“妈妈,水开了;妈妈,电话响了;妈妈,今天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
看着跑前跑后为她传话的女儿,她深受感动,爱心接力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地传给了女儿!
这天,她下班早,回家接孩子出去玩,走到家门口,戴着助听器的她,听到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你妈妈手机响了,要赶紧给她拿过去啊;水开了,要赶紧告诉你妈妈,你自己千万别动,会烫着;每天听了天气预报要及时告诉你妈妈啊……”
她听到宝贝女儿说:“姥姥,你天天和我说,我早都记住了啊!”母亲笑了,说:“记住就好,记住就好,咱宝宝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她还听到母亲对父亲说:“咱女儿在外面上班,很不容易,咱们俩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帮助她好好教育孩子吧,让孩子懂事些,贴心些,能多关心咱女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