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3  >  2013年第一期

无声世界最需要“声音”

  发表时间:2013-05-29 【字体:

  ◎ 李 波   吕 博

  

  委员声音 马大军:电视新闻应同步增加手语翻译

  在昨天市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市残联党组书记马大军表示,应该在日常电视新闻报道中,增加手语翻译,方便聋哑残疾人了解时政、关心时事。

  马大军委员表示,在去年党的十八大开幕式的电视转播上,出现了手语翻译,这不仅方便聋哑残疾朋友关心、了解党的十八大和国家大事,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为此,他建议在日常电视报道里,尤其是新闻节目中,增加同步的手语翻译,以方便聋哑残疾朋友,让他们更关心政府时事、社会动态和社会生活。

  此外,针对目前全市都在建设、完善的一刻钟生活服务圈,马大军委员建议,在建设的同时,应该考虑到无障碍设施建设投入,“不仅方便残疾人,现在社区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也同时方便了他们的出行和生活。”

  百姓说法 无声世界最需要“声音”

  “残疾人平时的生活圈子很小,只有看看报纸和电视。”家住朝阳区水碓子社区的高午莲说,她的妹妹是聋哑人,与别人沟通困难,平时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她因为听不见,看电视也就是看热闹,看不懂什么。”

  高午莲说,妹妹对于国家大事基本不知道,了解也是只言片语。“有时见新闻里出来一个残疾人,就回头跟我比划,问我是什么意思。”由于日常电视新闻报道中没有手语翻译或字幕,高午莲的妹妹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政策信息。如想了解,都是家里人比划给她看。

  “希望有手语翻译,这样聋哑人能真正看新闻了,我们家里人也不用时时在一边帮助翻译了。”高午莲说。

  相关回应 让聋哑人看新闻无障碍

  对于电视新闻报道中增加手语翻译,朝阳区人大代表、朝阳区盲协主席张骥良也表示,聋哑残疾人很盼望在新闻节目中增加手语翻译,残疾人需要了解国家的新闻大事,比如学习十八大精神、知晓市两会中提出了哪些与残疾人有关的提案建议等。“这是最基本的需要,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有手语翻译就行,娱乐节目不需要。”

  张骥良介绍,他在今年朝阳区两会上就提出,建议在公共频道的朝阳新闻中增加手语,方便聋哑残疾人收看新闻节目,知晓区内大事小情。目前,此建议已经开始落实,“因为没有手语老师,朝阳区先在学校聘请一位老师,并落实其编制。”张骥良说,只有在新闻中加手语翻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聋哑人看新闻无障碍的问题。

  目前朝阳区已经成立中国盲文图书馆朝阳支馆,今年将率先实现为残疾人送书上门阅读的服务。不方便出门的残疾人如想借阅书籍,只需拨打一个电话或在网络上将想看的书名上报,就有专人前往将书送进家,真正实现残疾人读书无障碍。

  另外,张骥良建议,本市的一些窗口单位,例如银行、车站、医院等也应增加手语翻译,以方便聋哑残疾人工作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