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3  >  2013年第二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做好新年度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

  发表时间:2014-03-25 【字体:

   

  ◎ 教育就业部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党和国家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作为首都残疾人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做好新年度各项教就工作。

  一、认清形势,牢牢把握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上,我党对发展残疾人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近年北京市实施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加强“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促发展的政策措施,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这是首都经济发展的大局,也是首都残疾人教就工作发展的大背景。从首都残疾人事业发展看,这些年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实效来看,都是最好、最顺畅时期。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20072011年北京市残疾人小康进程监测分析表明,五年来北京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残疾人总体生活水平与全社会平均水平差距仍然很大,残疾人在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就业等方面仍面临很多实际困难,残疾人就业工作还有很远的路需要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首都残疾人就业工作快速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为残疾人“平等、参与、融合、共享”做出的应有贡献。我们要坚持把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推进教育融合、就业融合作为残疾人教就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残疾人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支持不支持作为衡量工作的基本标准,统筹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创新残疾人教就工作新机制,打造北京残疾人教就工作新亮点。

  二、理清思路,紧紧抓住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描绘了美好前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残疾人怎么办?”是摆在我们残疾人工作者面前必须面对并做出回答的一个严肃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不能也不可以把残疾人落下,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建成小康社会;没有残疾人的收入番一番,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我们要从实现党和国家宏伟蓝图的高度,从推进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切实把提高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收入作为重点工作,围绕增收聚精会神、聚焦聚力。一是要理清工作思路。要坚持把促进和稳定残疾人就业作为残疾人增收的主要途径,按照市残联党组理事会确定的“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要求,以增收为主题,以融合教育、融合就业为主线,深入挖掘残疾人就业潜力,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高残疾人就业层次和规模,切实提升残疾人可支配收入。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在对象上,要突出残疾人中的困难群体,主要做好农村贫困和低收入残疾人、居家重残人、智力精神残疾人、失业轻残人等四类人员的就业工作。在内容上,重点实施好融合就业“六大工程”,具体说就是抓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程、自主创业工程、贫困和低收入残疾人扶贫增收工程、重残人居家就业工程、职业康复就业工程、无业轻残人促进就业工程。通过“六大工程”的实施,用五年时间使有就业愿望的未就业残疾人基本实现就业,实现帮扶解困一批、巩固稳定一批、壮大提升一批、发展支持一批的目标,提升残疾人就业层次和规模,让残疾人拥有更加稳定的工作、更加满意的收入。

  三、趁势而上,多出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实绩。事实反复证明,抓工作必须实实在在,做残疾人工作更需要扎扎实实。在新的年度,我们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倾心倾力,力争取得更大业绩。一是要加强协调,凝聚合力。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配合、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律保障、残联推动的残疾人工作机制,主动加强与教委、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与社会团体、有关机构的协作,深入开展“四帮扶一回访”活动,争取社会各界力量对残疾人教就工作的支持,努力形成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发展的新局面。二是要完善政策,依法保障。近年,市残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了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扶持政策、岗位补贴和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有力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在新的年度,要进一步研究完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补贴政策、盲人医疗按摩行业扶持政策,以及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管理办法、残疾人居家养护和日间照料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力争从政策层面使残疾人教就工作得到更好保障。年内,我们还要修订完善促进残疾人大学生、中等学校学生就业的六项措施,加强对残疾人大中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努力实现新毕业残疾人大中专学生100%就业目标。三是要围绕难点,在残疾人就业增长点上求突破。目前,全市40余万家用人单位,仅有1.5万家安排了3.8万名残疾人就业,这与首都经济发展的地位不够适应,与残疾人就业需求不相适应。要深入贯彻北京市残保法实施办法要求,依法推动本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预留、定向招录制度的落实。要加强与市国资委等部门的配合,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适时组织专场招聘会,不断满足残疾人就业新需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上有新的突破。四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实现残疾人技能就业是提升残疾人就业层次、提高劳动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和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基本保证。要实施《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继续抓好“万名残疾青年”继续教育工程,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和平台,开设残疾人适应性课程,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逐步提升残疾人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强化培训的基础地位,着力围绕失业登记培训、在职在岗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定岗订单和定向培训“四大主线”开展,年内实现培训1万人的目标。要进一步抓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重新认定工作,研究制定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切实发挥培训基地在残疾人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取收入能力。

  新的一年承载着挑战与责任,更充满着机遇和希望。我们相信,在市残联党组理事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开拓的进取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措施,为推动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