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五项举措推动残疾人“动漫制作”居家就业项目
◎ 朝阳区残联副理事长 赵亦洁
朝阳区残疾人居家就业“动漫制作”项目由区人力社保局、区残联、万豪公司联合设立,于2012年5月25日启动;经过组织报名和个人水平测试,8月-12月,共有46名残疾人参加了万豪公司Paintman(上色)和Flash(动画)定向培训课程。2013年1月,经培训的10名学员与公司签订正式用工劳动合同、21名学员签订兼职项目协议书。由“人力社保局负责资源整合、项目控制,残联负责人员组织、经费支持,用人单位负责岗前培训、就业安置”的“三位一体”残疾人“居家+签约”这一创新型批量就业模式初步取得了实效。
一是“因地制宜”,依托地区产业优势和残工委成员单位职能优势,积极发掘居家就业岗位。借助朝阳区三间房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优势,通过与人力社保局用工信息联动机制,及时获取适合残疾人就业的用工岗位信息,进一步发掘残疾人就业的岗位。
二是“因人制宜”,开创性地设立一个易于残疾人学习和操作的专门岗位。选取三间房国家动漫产业园区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热心公益事业的北京市万豪天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豪公司”)作为残疾人“居家就业”项目合作单位,并根据中重度肢体残疾和听力言语残疾残疾人的特点,创造性地将“动漫制作”整体工序中的“人物涂色、简易制图”等重复性、事务性工作环节剥离出来,将岗位专门提供给残疾人。
三是“因材施教”,开展订单式居家就业岗位培训。1、统筹资源。召开多次协调会,确定由区人力社保局对定向培训全程监管,区残联保障培训相关经费,万豪公司提供两间无障碍培训教室,并聘请专业师资力量开展培训。2、宣传推动。依托全区45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乡残联进行“居家就业”项目宣传,数百名残疾朋友报名参加。3、开展能力测评。培训开始前,对所有报名人员开展职业能力测评,对学员参加订单式培训的可行性和自身能力水平进行论证,最终49名学员通过测评,参加为期3个月的培训。4、编订专门教材。组织师资力量专门编写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教材,认真梳理了教学思路和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学员“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5、提供服务保障。为参训学员开行免费摆渡车,提供免费午餐等的生活保障服务。对不能出家门的学员,开通同步网络授课,提供在线培训,对学员的疑难问题上门指导。6、颁发结业证书。学员学完所有培训课程后,经考核,对46名合格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四是“因势利导”,实现“批量签约”,确保劳动权益。区残联与区人力社保局专门邀请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对拟签约残疾人的就业自信心、员工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指导,以提高残疾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在区人力社保局的监督指导下,万豪公司与10名学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建立用人关系,以项目协议的形式与21名学员建立计件兼职合作关系。签订劳动合同或项目协议后的31名学员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与企业自行约定工作地点(单位、居家均可)。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残疾人就业稳定、可循环的良性发展态势。1、做好已就业人员的跟踪服务。残疾人签约就业后,区残联坚持做到“两回访”与“三调整”。“两回访”,即:每2-3个月,对就业残疾人的工作情况、心理状况等进行回访;对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工作效果、接纳情况进行回访。“三调整”,即在回访反馈的基础上,对就业残疾人出现的工作压力、心理波动进行及时疏导调整;对企业布置的工作任务量、项目管理方式进行适度调整;对残疾人员工的职业发展,协调企业继续开发岗位(从涂色、填充等基础性岗位向图画设计、剧情构思等创意性岗位和销售、文案等业务性岗位转移)和进行内部转岗调整。2、积极落实对企业各项优惠政策。推动落实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各类补贴,给予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奖励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等各种优惠政策,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编者按:
3月25日至26日,北京市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体育工作会议召开,市残联副理事长吕争鸣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区县残联、燕山残联主管理事会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朝阳区、丰台区和顺义区三个区县的典型发言分别介绍了他们在做好宣传、文化、体育工作上的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