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3  >  2013年第二期

良师益友话京生

  发表时间:2014-03-25 【字体:

   

  ◎ 董振凡

  我和刘京生是在书画学习交流中相识的,在交往中,随着对他各方面了解的加深,我由衷地敬仰他。他那助人为乐、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质,朴实无华的风度,钢铁般男子汉的意志深深地感动着我;他不畏艰难,拼搏进取,在诗、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我钦佩有加;他对残疾人朋友的关爱,对事业的执着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常把他当作一面镜子,经常检讨自己的不足,可以说京生是我的良师益友。

  为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法和绘画知识在残疾人中发扬光大,继承传播下去,使更多的残疾人掌握这门艺术,他不辞辛苦,不知疲惫地为此而操劳。在市残疾人活动中心成立书画初级学习班,开展普及培训,聘请名家授课。这项活动每期40人左右,已经坚持了数年。为组织好学习,他每课必到,亲临指导,学员称他为“好班主任”。对学员交来的作业或其它作品,由他来讲评,无论水平高低,平等相待,一丝不苟,件件讲评,无一遗漏,讲评时先肯定优点给以鼓励,而后指出须改进之处,甚至动笔修改,用这种方法,把书画知识点点滴滴融入学员的作品中,他用炽热之心,细心呵护着幼苗的成长。他还亲自授课。讲画牡丹的技法时,从花头、花叶、花枝杆分别讲授,而后综合成画,从分到合,从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他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的教学方法,深受学员们欢迎。书画教学是边讲边画,边画边讲,画的多讲的少。他在课堂上用口衔笔写字,把铁架子捆在身上,笔夹在架子上,靠转动上体作画。健全人作画时,一手按着桌子作为支撑点保持平衡,失去双臂的他,没有手作支撑,弓着腰,低下头写字作画,二个小时的课程,令他头晕眼花,腰痛腿酸,即便是冬季,也大汗淋淋,非常痛苦,学员们看他这样也非常心疼,他的夫人毛大华在其旁,不停为其擦汗喂水,真可谓,他是在用汗水浇灌着待放的蓓蕾,殷切地希望鲜花尽早绽放。

  此处无声胜有声,刘京生以他的言传身教向学员传递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不仅提高了书画技能,收获的更是:铁杆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肯拼搏,终会有成就的精神财富。在他的精神感动下,许多残疾朋友,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有一个女学员叫王静丽,家住在海淀区清河镇,冬天寒风凛凛,开着没蓬的残疾车,顶着四五级大风,在零下七八度的气温下,行程一个多小时到广安门活动中心学习,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她说:“每当我遇到困难,想打退堂鼓时,我就以刘老师为榜样鼓励自己”。还有一个青年朋友行走不便,家住丰台区,在母亲陪同下,也开着敞篷车去学习。还有的残疾朋友柱着双拐,或滑着轮椅,坚持学习一课不落,如饥似渴地求知,这又是多么令人敬佩的精神。他们的决心是:健全人能做到的事,通过我们的努力,也一定能做到!

  刘京生不仅是书画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对中国诗的韵律颇有研究,2006年曾出版《心路撷英》诗集,已进入市场,全书共收集六十八首诗歌,分为:寄情篇、友情篇、新诗篇。石祥先生在评价他的诗中写道:“他既有旧体诗词,也有新诗,新诗中还有歌词。无论运用任何形式,他都努力追求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统一。”读过他诗的人都会感受到一个“爱”字统领全诗,“情”字闪烁在字里行间。他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绿水蓝天充满着爱恋,他曾在诗中写道“虹剪翠雕烂漫花,仙池五彩映晨霞,晴无晴有冰风雨,河隐河渲泉瀑崖”。虹挂长空,晨霞把仙池的水变成五彩霞光,绿绿的山上开遍五彩宾纷的花朵,一股清泉从绿绿的山上蜿蜒泻下,汇集在山谷中流淌,时隐时现,哗哗的流水声,在深山幽谷中奏着清泉之歌,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画卷!只有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祖国山河的人,才会去纵情地歌颂她。他还以诗的形式,呼唤社会关怀残疾人,诗中写道:“给我一个坡儿吧,让我能自由地进出自己的家,给我一个坡儿吧,让我融入春天的童话”,他呼吁社会为残疾人,做好事做实事,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使残疾人出行自由。同样,他还用诗感召残疾人,要用坚强的意志,去创造自己的美好春天,诗中写道:“雄鹰在长空翱翔,是雷鸣闪电给了它博击风云的力量,鸽子在蓝天飞翔,是阳光雨露给了它舞动彩霞的梦想”。他提示残疾人,只有自己用“雷鸣闪电”的力量,才能获得彩霞般的梦想,世上没有救世主,获得幸福只能靠自己。                   

  刘京生是中外知名人士。现任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肢残协会主席。北京市残疾人书画研究会主席。他视残疾人为兄弟姐妹伙伴朋友,与他们和睦相处。他为人谦和笑容可掬,遇见熟人和朋友,主动示意打招呼,问寒问暖再拉上几句家常,使人倍感亲切。

  但是,他也是世界上不幸的人,命运给他带来残疾的痛苦,也造就他事业的成功。1978年他在工作中,不幸被高压电击伤,造成双臂高部位截肢,26岁的他正处风华正茂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现实,让他难以接受。他曾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徘徊、消沉,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但在亲人的感召下,单位的关怀和周围朋友的热情鼓励与支持下,他从悲观的情绪中走出来,把逆境作为鼓舞自己的动力,把痛苦抛进钢炉铸就钢铁的意志。他誓言: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重塑人生的轨迹。他选择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和绘画,决心在书画领域腾飞,他曾在诗中写道:“给我一份信任,你将看到一棵崭新的星星。”于是他走进了长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画院就读、进修。经过千辛万苦的磨难,不屈不挠的拼搏,他终于成功了。他的书法,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起伏随势,寓情寄意,线条如钢似铁,犹如本人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绘画作品,画风雄伟博大,健康清新,生机勃发,笔墨酣畅,独具一格,具有大家风度。他的书画作品得到社会的承认,专家的好评,在书画市场亦占一席之地。他曾在香港、深圳举办个人画展,随世界口足画家协会一起在美国、葡萄牙、日本、奥地利和韩国等展出作品,并印成贺年卡在全世界发行。

  总之,他对残疾人事业的执著,对朋友的热心帮助,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艰苦奋斗的思想品质,朴实无华的作风,拼搏向上的意志,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是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楷模,是鼓舞人们的力量。他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感悟:不怕身体残,就怕志不坚,只要去奋斗,终会有成就。

  残疾朋友们奋斗吧!美好的春天就在眼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