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他人梦——我的梦
◎ 宋玉琴
我叫宋玉琴,是大栅栏街道大安澜营社区澜馨布工坊的技术指导老师,同时也是胡杨树公益社的一名普通志愿者。为什么取名胡杨树?因为胡杨树在贫瘠的土地中生命顽强,是沙漠戈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说法。胡杨树这种倔强的品格,正是我们残疾人所追求的。能参与到这样一个团队并成为队中一员,我感到光荣而自豪。大家不为名、不为利,始终坚持如一、脚踏实地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大家一定感到困惑,一名有重度残疾的残障人士,怎么能做志愿者呢?
我曾经有一个愿望,能够从家中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就在去年端午节来临之际,胡杨树的志愿者们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一次“古韵京风·端阳情”的活动。我有幸参与了此项活动,并与数十位残疾人朋友一同畅游了圆明园,在蓝天白云下,
去年八月十一日是肢残人的节日,我们与二十余名残疾朋友一同参观了首都博物馆,我们参观了老北京风俗,也领略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与技艺。
紧接着,在全国第二十三个助残日之际,志愿者们又带领五十余名残疾朋友来到南海子公园游园。在通往南海子公园的路上,一辆辆残摩分别挂着粉色红色的花,排成一列车队浩浩荡荡地行进着,气势威武,令人驻足相望,在北京的道路上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公园门口等待我们的志愿者说:“太激动、太壮观、好神气呀!真想为你们大放礼花!”
残疾朋友许萍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闻花的芳香、听鸟的歌唱、看美丽的山水,这对寸步难行的我来讲也许就是个遥远的梦。这次圆了我的梦,走进了大自然,拥抱了蓝天。南海子的风再大,也吹不散胡杨树公益社跟大学生志愿者与我们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情,你们的爱给予我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你们的爱绽放了我们灿烂的笑容。”听着许萍姐姐的话,我心中想:“我要用微薄之力将爱传递下去,让爱源远流长。”
我的朋友中有对残疾夫妇,都是双下肢残疾。大哥自幼患小儿麻痹,后又得了脑血栓,真是雪上加霜,行动愈加不便。去年十月我们第一次来到他家,收拾屋子、包饺子、拉家常,像一家人一样。今年春节前夕,我们又来到大哥家,帮他打扫卫生,让他过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春节。我们相约春暖花开时,带十年没出过门的大哥一起去踏青,实现大哥想看看汽车马路的愿望。
这对于常人来说司空见惯,可在大哥的心里却想了整整十年。今年五月四日,胡杨树的志愿者们再一次来到大哥家,接他去看外面的世界。一路上大哥夫妇看看这又看看那,说北京的变化太大了,太美了,多年不出门哪都不认识了。当长城浮现在他眼前,大哥的眼睛追着巍峨的烽火台,眼神中流露着兴奋、欣慰,那是他由衷的开心。到了目的地柳沟,我们品尝了豆腐宴和牛肚宴,席间大哥夫妇一再感谢大家带他们来到这个做梦都梦不到的地方。老伴喂着大哥吃饭,在镜头中大哥幸福地笑着,这是我们久久以来第一次看到他发自内心的笑容。愿大哥永远开心快乐,梦想成真!
朋友们,请伸出你们的双手,把你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带出他们的小屋,让他们尽情享受大自然,享受阳光,享受生活。
我的梦想是做一点小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圆了别人的梦,也圆了我自己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