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3  >  2013年第四期

母亲的微笑

  发表时间:2014-03-26 【字体:

   

  ◎ 谷亚平

  认识这位残疾人母亲可以说是一次偶然:那年年景不好,六月底遭受了一场严重的雹灾,致使家中的几亩果园损失惨重,再加上油价上涨、禁止超载,往年向外地输送鲜桃的大货车也没了踪影。

  父亲犯了愁,不能眼瞅着熟透的果子往沟里倒啊!那可是一家人从春忙到秋,辛辛苦苦换来的劳动果实呀!

  爱人坐不住了,“爸,不行我和亚平开着咱家的三嘣子(农用三轮车)去通州马桥卖吧,听说那儿人多、东西好卖,就算一毛钱一斤也比烂了强呀!”

  父亲好象被说服了点了点头,可临了还是不忘问上一句:“那孩子怎么办?”是的,那时我的孩子才只有十一个月大,而且还没有断奶……

  “咱家有奶牛,有鲜奶,还饿得着他,照看孩子我包了!”母亲应和着。

  于是,这个提议经过全家讨论终于通过了,第二天早上四点多钟,天还没亮,我和丈夫便开着装满鲜桃的农用车出发了。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开到了马驹桥市场,丈夫找了一处显眼的地方停下车便开始摆摊、吆喝……

  果然不出所料,由于价格便宜光顾的人络绎不绝,不出两小时,一大车桃已卖出大半。我的任务就是约称、收钱,三斤、五斤、十斤、八斤,一元、两元、三元、五元……

  “卖烟、卖香烟。”一个满面皱纹,皮肤黝黑,憨憨的老妇人,坐在一辆手摇轮椅上缓缓地驶过来……

  “平,去买包烟吧,我兜里的烟就剩两颗了。”丈夫说。

  我点了点头,便叫住了那个老妇人“等一下,我买包烟。”

  “要什么牌子的?”

  “最便宜的!”

  老人笑了笑,“中美行吗?两块钱。”

  “恩,给您钱。”

  “甭拿钱了姑娘,我看你这桃子挺鲜亮,给我来两块钱的吧!”

  我听了笑了笑便转身给她拿过一个塑料袋“给您,自己挑吧!”

  “我行动不方便,还是你给我捡吧。”

  “您放心吗?”

  “哎呀,这么便宜的东西你还能蒙我吗!总不会把坏的、烂的都捡给我吧!”说完她憨憨一笑。

  “咱家的桃坏的、烂的倒没有,就是有点儿疤——雹子砸的,虽然不好看,可是很甜、很好吃。”

  “你们是哪儿的呀?遭雹灾了?”

  “嘿呦,百年不遇!天灾,没辙呀!”

  老人不语了,接过我手中的桃子不住的惋惜、摇头。

  “慢走啊您。”我客气地说了一声,并目送她离开。这时我才注意到她的双腿都从膝截断了,同时我还注意到在她盛满香烟的铁板下面有一个不小的铁筐,里面装满了饮料瓶,易拉罐等等杂物……

  还不到中午十二点,满满一车桃已经全部被“处理”掉了,我和爱人都很高兴,就好像扔掉了一个大包袱一样轻松极了。

  回到家,父母都迎了出来。“呵,全卖了!”二老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于是,第二天、第三天……我们都是照旧去马桥卖桃,而那个老妇人也常来我们的摊位上买,一来二去便熟识了。

  那天是星期六,早上还不到七点钟,那个老人便摇着车子过来买桃了,爱人笑问道:“呦,大娘今儿个起猛了吧,这么早呀!”

  “对,今儿个起猛了!

  姑娘,今儿个给我多称几斤,要个儿大的,最好的!”

  “个儿大的可是七毛钱一斤!”

  “知道,就是一块钱一斤今儿个我也要!”老人说得很坚定。

  “今儿是啥日子,大娘咋这么大方了呢?”爱人操着他那一口标准的东北口音笑问。

  “今儿个我两个儿子放假回来,他们都爱吃桃,我特地早点来买,怕来晚了就剩下小个儿的了,小的不甜……”

  原来如此!哎,可怜天下慈母心啊!

  闲聊中我得知,这位老人在十多年前的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祸不单行的是第二年丈夫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丢下了两个不知事的孩子和一个破败不堪的家……

  可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母亲不但没有被命运击倒,反而坚强地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民政部门赠予的一辆手摇轮椅撑起了这个家。

  “哎!那几年确实难熬,老大六岁,小的才只有两岁,我抱着老二,老大就在后面帮我推车,我们娘儿仨一边走一边喊‘卖烟啦,卖烟。’”

  一开始也磨不开面子,看别人用那种眼神瞅我们,我这脸上一阵红一阵热的,没辄呀,一家三口得吃饭哪,不靠自己,老伸手朝人要,那才叫丢人哩!后来,我又发现这大街上有不少人家喝完饮料扔掉的空瓶子、空罐子,那会儿一个瓶子二分钱,一个罐子三分钱,一天下来也能卖个块八毛的呢!于是我们就边卖烟边捡废品。

  后来,老大上学了,老二帮我捡,两个都上学了,我就买了一个铁夹子自己捡。

  那会儿学费也不像现在这么贵,一年下来一个孩子也就百十来块钱。两个孩子也都争气,年年都是三好生,月月都得小红花,他们上学用的笔和本大部分都是学校奖的,一直也没怎么买过,也省了不少钱。

  大前年,老大考上了大学,学费要七千,孩子心疼我,怕我为学费的事着急上火,说不念书了,要出去打工挣钱,我坚决反对——不能因为这,让孩子把前途断送了呀!我就拉过他的手对他说:“‘孩子,这么多年妈都熬过来了,难道还差这么几年吗!学费的事你也别往心里去,不是有个助学贷款吗,等你大学毕业了,找到好工作再挣钱还,妈还干得了,还能养活自己,别瞎想了,一会儿去坟地给你爸烧点纸,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让他也高兴高兴,就这么定了,听妈话,啊!’说到这儿,他扑通一下跪在我面前,我们娘儿俩抱在一起哭了好半天……”

  听到这儿,我的眼眶也不禁润湿了,人生充满了不如意,我们习惯了抱怨,抱怨命运不公,抱怨造化弄人,在抱怨中对自己满手在握的幸福视而不见,却一味地放大缺憾,在抱怨中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把幸福的字眼越抛越远……

  “那现在呢?”我又接着问。

  老人笑了,笑得那样的灿烂,满脸的喜悦和自豪:“老大还有一年就毕业了,现在一边念书一边勤工俭学,还给人做家教,不但不用家里掏生活费,连学费都能自己筹了,老二高考刚结束,北京化工大学,也是一类本!”

  “这回行了,您总算要熬出头了!”

  “是呀,快熬出头了!哎!想想这十多年的苦日子,咬咬牙不也挺过来了!”……

  正聊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跑了过来。

  “妈,我哥回来了,他让我叫您回去吃饭,今天别卖了,放天假吧!”

  老人笑了笑,脸上溢满了幸福:“好,今天放天假!咱们回家!”

  于是和我们打了个招呼,老人便回家去了。

  这应该就是她家的“老二”,小伙子机灵、结实,想必日后也是栋梁之材!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感慨良久:苦难是个不定值,说大便大,说小便小,说重就重,说轻就轻;认为能担就能担,认为不能担就不能担。在困难面前不畏缩,不惧怕,勇敢地接受它,便会觉得也不过如此!

  我们不能选择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就像这位母亲说的“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

  在这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我的脑海里浮现着这位母亲幸福的微笑,我的心亦如郊外田野中含苞待放的花蕊,蓄满了力量与热情。

是的,我会去热爱未来的每一个日子,微笑着面对命运的考验,就像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残疾母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