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与梦想
◎ 康广云
退休之后,我有一个梦。梦想到社区当一名志愿者,给社区居民义务讲党史、党课。
为什么我要实现这个梦呢?
因为我的这个梦,表达了我的感恩之心与回报社会的心愿,反映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了人生的理想与信念,信念成为我退休后要发挥余热的精神动力。
然而,走出二轻党校的小课堂,走进百姓社区的大课堂,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不仅要克服生理上的困难,而且关键还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有一次,我去社区讲课,当我走上讲台,准备讲课时,听到下边传来“残疾人”、“拐啦”、“拐啦”之类的声音。我感到十分反感,仿佛自尊心受到伤害,自卑、苦恼、委屈、纠结,一起涌上心头,触动了我心头封存已久的那道深深的疤痕。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我参加了高考,为了准备高考我整整苦干了一个多月,结果成绩每门在80分以上。当我进入体检阶段时,被医生宣布取消入学资格,因为我是个残疾人。我被拒于大学校门之外,难道残疾人就没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吗?北京这么多所大学就没有我立锥之地吗?我苦闷、悲伤,但我没有绝望,没有沉沦。第二年我又参加了高考,成绩仍然在录取分数线以上。可是,体检的医院还是那所医院,医生还是那个医生,结论还是那个结论。正在这关键的时刻,邓朴方人道主义的光辉,迎来了中国残疾人的春天。经上级有关部门的复查,我终于被批准上了大学。当时我想,我要感谢党,感谢党的好政策,将来用学来的知识回报社会。以前我是这样做的,如今退休了,我仍然要履行当年的诺言。
2008年,为了迎接奥运会,社区党委邀请我去讲有关方面的内容。起初,我讲奥运知识,讲文明礼仪,但不久,我发现讲这些内容还很不够。我左思右想,究竟讲些什么更好呢?
我的手里握着党史教科书,我轻轻地翻阅着。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当时,粮食供应不足,副食品奇缺,生活十分紧张。
如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极大地提高。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真正领会到“国富民强”和“国泰民安”的真谛。当时我想,我何不讲一讲这方面内容呢?于是,我决定,不仅要讲奥运知识,讲文明礼仪,而且要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讲中华民族的崛起;讲中国的伟大复兴;讲中国人的自尊、自信。总之一句话,我要大讲特讲“奥运精神”。有一位老党员听完我讲的“奥运精神”以后说:“康老师讲课非常生动,我没有听够,希望以后党委多组织这样的党课。”
2008年8月8日,我以北京市残联专门协会副主席的身份参加和观看了奥运会开幕式。当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为我们的祖国能够成功地举办奥运会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用“无与伦比”来评价我们的奥运会。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奥运精神时时鼓舞着我,使我自强不息,不断前行。
有人说:“这年头还有谁听党史呀!”“朋友呀,你说错了。”有一年的8月17号,北京市残联组织110人参加的党课,邀请我去讲党史。这一天清晨突然下了一场暴雨,我想,糟糕,到会人数肯定会减少。结果我到会场一看,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120多人。有一位重度肢残朋友家住海淀区,唯恐迟到,特意打车前来听党课。“朋友呀,你知道吗?那场面真让我感动,使我终生不忘。”
还有一次,社区举办“微型党课”,有一对夫妇年近七旬,由于拆迁搬到房山住,这一天,他们特意从房山赶来参加学习。还有一位老党员已有80高龄,这一天早早地就来到了会场里。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为了信念,为了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一份质朴,收获一份真诚,从中得到心灵的启迪与提升。
几年来,我义务讲课五十多次,听众达数千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为什么这么做呢?同样也是为了信念,追忆红色经典,回味红色温馨,成为“中国梦”的圆梦者,担当起这份社会责任。同时,在传播红色文化中,我走出了自卑、走向自信,从内心的脆弱到内心的坚强,我赢得了尊重。
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宣传中共党史。当然,在宣传中,首先是学习它,因为,学习中共党史,改变了我的人生,实现了退休之后“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