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2  >  2012年第一期

职康 让生命盛开的希望

  发表时间:2012-05-08 【字体:

职康 让生命盛开的希望职康 让生命盛开的希望

  西城区残疾人事业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下迸发出新的活力,社会力量的注入给予了残疾人事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这其中,职业康复劳动理念的引入与实践,不仅提升了政府的服务能力,增强了康复服务的手段,也切切实实给残疾人朋友带来了实惠,甚至可以说影响了他们的人生,改变了许多家庭的命运。

  心里话

  “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社会保险只能是奢望;无法自理便不能独立,很多政策也不能享受;时光无情老无所依,孩子的未来能托付给谁……”这些话在小的时候就始终困扰着佩芳。孩子一天天茁壮地成长并未给这位智障孩子的母亲带来快乐。

  对于孩子,母亲是世界上最亲、最无私的人,而智力残疾孩子的母亲则应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她们不仅付出了天下母亲所能付出的一切,更因为孩子的回报对于她们来说,就像许诺摘下天上的星星一样,是那么的幸福却又遥不可及,而世上最伟大的爱也在这幸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20多年里,佩芳的用心呵护使孩子健康成长着。孩子在上培智学校的时候,母亲还能够安心上班,还有些许让自己休息和喘息的时间。学校老师负责任的态度和特殊教育的好政策,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让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愧疚得到了些许安抚。而离开校园的那天,孩子依旧天真地和老师们挥舞着离别的手臂,母亲回家的脚步却一步重于一步——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我是妈

  “孩子”这个称谓无视年龄,却伴随着每个人与自己的父母度过一生。在回家后的日子里,母亲奔波于单位与家庭之间,一次次推辞掉朋友聚会,放弃逛街购物的机会,一遍遍向领导申请不加班。而让她急切回家的原因就是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她不放心。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两个人的工资三个人花,生活虽不宽裕,但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她家的生活并不宽裕,逢年过节,街道残联和社区经常来慰问,街坊邻里也相互帮衬。而母亲是个自强的人,自尊心很强的她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与付出改变命运。街道残联每次有活动,她总是把孩子打扮得大方得体,并亲自带着孩子去参加。她知道自己家的小天地对于孩子太小了,在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朋友后,孩子越来越孤独,本就不多的话语更少了。

  孩子一次偶然的举动,迁出了母亲撕心裂肺的痛。晚上,母亲收拾完碗筷,看到丈夫在院子里和街坊聊天,孩子如往常一样重复着自己的娱乐。难得没人打扰,母亲坐在了梳妆台前,端详着自己已不年轻的面容。她回想起年轻时和爱人一起到后海看夜景,与爱人手挽着手逛西单……。突然,孩子从身后过来,开始在她的头上摸索着。 “妈妈,我给你拔白头发吧。”孩子顺口说出的一句话,让她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悲伤,放声痛哭起来。父亲进屋,看到孩子被母亲的哭声吓得躲到了一边,随口问怎么了。“咱们没了,孩子将来怎么办呀?”母亲哽咽地说道。父亲百般安慰也无法抚平母亲内心的痛苦。那天,她哭了很长时间。

  五十元

  一大早,小轩在出门前向妈妈要了50元钱。妈妈问干什么用,她神秘兮兮地说:“我不乱花”,便一个人出了家门。小轩是职康站的一名学员,在她刚到职康站的时候有些孤僻,如今在职康站学习2年多了,已经能够独立地“上下班”。

  “姐姐早!”在和残联前台的服务员打完招呼后,她兴冲冲地来到职康站。换完工作服的时候正好9点。老师走过来问大家准备的钱都带了吗?在班长的带领下,学员们齐声说:“带了”。“那就开始咱们今天的行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排着队来到了距离职康站不远的大超市。在门口,老师又重复了一遍今天的课程内容。

  为了让学员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职康站特意安排了此次购物任务。买什么老师没有安排,走在超市里,学员们三三两两地散开了,几位老师穿插其中看护着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学员们陆陆续续在收款台前集合,老师则忙碌地收取每个学员的购物小票,并写下他们的名字。回到职康站,老师对学员们所购之物与小票进行了详细核对。“今天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没有一个同学超支或出错!”老师高兴地将结果向大家宣布。

  在家门口,小轩将购物袋中的润唇膏揣进了自己的裤兜里。一进门,她便围着妈妈讲述自己今天的“收获”。妈妈笑了,父亲也夸奖她买的东西实惠。这时,她掏出润唇膏,塞进妈妈的裤兜里。妈妈顺手摸去,“你怎么想起给妈妈买这个了?”小轩低着头支吾着不肯说。前几天职康站举办家长会,老师看到小轩的妈妈嘴角干裂,特意嘱咐小轩在这次购物中买个润唇膏,并叮嘱小轩单独给妈妈,让她有个惊喜。小轩终于开口了:“一开始我没找到,是我问了售货员阿姨后,她带我找到的,还给我讲了每个唇膏的作用,这是我给您挑的”。妈妈的眼睛湿润了。

  表扬信

  “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你们策划并实施的职康项目,是提升她们生活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让他们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建立自信至关重要的一步!”西城区手拉手职业康复站学员的家长在一封送给区残联干部、职康站负责人韩伟的表扬信中这样写到。又一次接过孩子家长的信件,韩伟看完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他看来,让每一个学员能够在职业康复劳动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在工作人员的细心指导下能够发掘其潜力,找到适合的工作,融入社会大家庭才应该是职康站真正的目标。

  职康站的活动日益丰富,课程也更加专业,从对生活技能的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到社交礼仪的培训、职业技能训练和对职业素质的培养,学员们渐渐“长大了”。

  每天的午休,是观察学员兴趣爱好最好的机会。围坐在图书角,学员们或三两攀谈,或一个人翻阅书籍,或扒在桌子上休息,而更多的学员则围坐在图书角的几台计算机边动动鼠标、摸摸键盘。大胆的学员则触碰着计算机的各个按键,希望能“唤醒它”。观察中,韩伟发现很多学员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但缺乏计算机基础知识。他主动与单位负责计算机培训的同志联系,在得知了由区信息办举办的“信息化互助”行动能够免费给残疾人提供计算机知识培训后,便积极协调安排课程。如今,学员已经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学会了上网,部分学员还成为了“开心网”资深玩家。

  走出家门、融入集体是目前职康开展工作的目标之一。西城区28家职业康复站共承担了全区395名智力及精神残疾人的职业康复训练任务。韩伟和同事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职康站的建立在帮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集体时效果明显,学员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适应性很好,而遇到陌生的环境和人时,之前的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在单位领导和各街道的支持下,辖区职康站之间开展了一系列互动交流活动,以此打破职康站的“小集体”。2011年6月,西城区和房山区还开展了互动联欢活动,举办了“希之长青”联谊会,通过拓展活动帮助学员们开阔眼界,适应陌生环境。西城区手拉手职业康复站还组织学员与家长一同参加了圆明园“皇家冰雪节”游园活动,当父母看到孩子们与健全孩子不分彼此地在雪地中嬉戏打闹时,他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

  2011年12月2日,中残联举办了“智障人士、亲友及专业人士联谊会”,来庆祝第二十个国际残疾人日的到来,西城区手拉手职康站的节目有幸被选中。在整个过程中,韩伟做的最多的就是护着大家上下舞台,给他们送水、送道具,唯恐学员受伤或累着。服务群体的特殊性,让安全意识紧紧地扎根在韩伟的脑子里,不敢有一丝懈怠。

  职康站的工作需要家长、老师和工作人员多方配合。展览路街道在驻区单位的支持下新上了制作线钉子的项目,而项目涉及到的工具锤子在工作中有可能会因疏忽或不熟练而伤到孩子。相同的问题在很多职康站的项目中也存在,让韩伟很头痛。一天,展览路街道职康站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问题解决了,韩伟连外衣都没来得及穿就兴冲冲地赶了过去。自从这个项目开展以后,其中一位学员的家长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经过反复摸索和实验,该家长用自己的小发明——“ 压蒜器!”解决了用手按钉子容易受伤的问题,经过小小改动的压蒜器,成了即安全又实用的工具。很快这个小工具就在全区推广开来。

  “孩子王”

  赵凤岐,常亚清,王美英,李丽芳是西城区手拉手职业康复站的老师,分别肩负着34名学员的文体活动、劳动项目、生活技能和康复训练。每个老师都有一套严格的教学计划和工作制度。

  “我们不是幼儿园阿姨,我们是职康站老师”是她们常说的一句话。在外人眼里,她们也许就像幼儿园阿姨一样,看护着这些“孩子”们,带着大家做游戏,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相似的训练内容。她们却深知学员们每一个进步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给予其更多的希望。因此,为能提高职康站教学水平,老师们学习智力残疾人特殊教育知识,掌握职业教育理念,并参加了由北京市残联举办的职康业务培训班,取得了结业证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职康站每位老师都抱着将自己的一身技艺全部传授给学员的态度,围绕着孩子们开展工作。从帮助学员们复习学过的知识开始,观察、记录、评估、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制定职业培养目标等一系列职康工作流程,一环扣一环地在教学中去实施,帮助学员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劳动技能、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学会自我调节。老师们希望有一天孩子们能走出职康站,脱去庇护,独立融入社会生活。

  孩子们经常搂着老师的脖子亲她们的脸,有时动作还很粗鲁。老师们从未反感过,她们知道这是学员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是给予她们的奖励。

  阳光下

  让学员找到工作是每个职康站工作者的愿望,让社会认可残疾人是残联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经过多方寻找,以及反复多次沟通与交流,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让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的机会来了。北京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入了解了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这个群体和职业康复劳动的理念后,向职康站的学员们敞开了大门,建立起“希望之虹残疾人职业技能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定岗培训、实操训练、考核就业、跟踪回访的服务模式。只要通过了各个环节的严格培训与考试,康复站的学员们就能够在这里实现就业。

  在实际演练当中,韩伟和老师们发现了许多现行职业康复模式存在的不足和教学中的欠缺,结合实操不断地对工作计划和培训内容做着调整。

  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在融入社会生活中的门槛很高,其内在原因与外部因素皆有。他们从完成自身康复到实现社会生活,涉及社会众多阶层,并受到意识形态、物质环境、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单一力量或几个方面的支持不能解决他们的根本困难。在我们推动社会发展,共享美好生活的时候,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研究、破解这一难题是我们应付的责任和义务。职康工作广泛而深入的开展,将为更多的残疾人逐步打开一道通向社会的希望之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