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萨提亚模式在朝阳区残疾人家庭之应用
◎ 郑影卓
萨提亚模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流派,在辅导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与关系方面效果非常神奇。萨提亚模式应用于残疾人家庭属于全新的探索。众所周知,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残疾人家庭是特殊的家庭。通过调查发现,残疾人家庭产生的心理问题更多,家庭成员更需要心理方面的引导和心理压力的缓解。
家庭治疗又叫做家庭心理治疗(family psychotherapy),是兴起于20世纪中期美国心理治疗界的一种整体论治疗方式,它以整个家庭为出发点,从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方式中寻找个体心理问题的根源。强调家庭系统的功能在心理行为问题中的作用,为人们认识和治疗心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可行的解决之道。
家庭治疗起源于西方,至今50多年的历史,引入我国不过是近20年的事情。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上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人们更加关注家庭健康问题。家庭治疗在我国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普通家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萨提亚模式的主要观点
(一)概述
萨提亚是一位女士的名字,也代表以维琴尼亚•萨提亚名字命名的一种心理成长模式。萨提亚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断地演变、成长,而且永远都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由她所创立的“萨提亚成长模式”就是帮助人们通过自我内在的转变,迈向身心一致,找到内心的平静、喜悦和力量。
萨提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残疾人家庭如何面对自己生病的亲人,这是最大问题。例如精神残疾人家庭,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突然发病,我们经常说不要刺激他。到底什么会刺激他呢?这就是家庭治疗所要解决的。通过对家属和残疾人的治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病人内心的渴望,知道他内心的期待是什么。当这些问题一一呈现的时候,我们就会找到病因,家人就懂得如何同病人相处,精神疾病患者才能更好地康复。
那么,家庭治疗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首先我们看看家庭治疗的方法。在萨提亚模式里,每个人都要关注三个方面:自我、他人和情境。挑战在于,当我们面对压力、冲突的时候,是否还能够从容淡定地兼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研究证明,在有挑战的压力和冲突下,人们更容易习惯性地采取“指责”、“讨好”、“超理智”、“逃避”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来应对压力,这是残疾人家庭治疗过程中重点研究的内容。
(二)冰山隐喻
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和他的经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往往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并没有去体会和察觉沟通下面的冰山。有时甚至连自己对自己冰山下面的东西也没有觉察。透过表面行为,去探索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
图1 冰山隐喻
二、残疾人对家庭治疗的迫切需求
(一)残疾人常见的心理特征
自卑和孤独心理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因此产生自卑心理。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还导致他们活动受限,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缺少朋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
敏感多疑,自尊心强。残疾状态会导致残疾人注意力过度集中,过多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残疾人还有诸如渴望关注的心理,严重的挫折心理,抱怨心理等。
(二)残疾人和家庭的关系
一般来说,病人尤其是残疾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经济、社会伦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处于弱势状态。
残疾人在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方面依赖家人。家庭是残疾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很多残疾人无法像健全人那样进入学校,接触同龄人较少,缺少人际交往的学习,家庭成员关系是残疾朋友学习人际交往和获得自我认同的主要参照。家庭是残疾人获取爱,学会爱的地方。对于某些重度残疾人来说,家就是他的全部。
(三)残疾人家庭的困境
残疾人家庭压力来自经济、教育、伦理、习俗等各个方面。调查表明,有残疾子女的父母,为了照顾残疾子女,许多人都要放弃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不能随意选择职业,更不能远离家庭去工作,直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有残疾父母的青少年,常常因为经济上的困难、家务的拖累等原因影响求学。
残疾人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心理压力。遇到困扰时,大多数家庭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来解决家庭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三、萨提亚模式在亚运村残疾人家庭的实践
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萨提亚学习与应用发展中心与北京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联合在亚运村街道试点完成了“精神残疾人家属成长团体工作坊”活动。亚运村街道有15个精神残疾人家庭和2个智力残疾人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改善家庭关系
以家庭系统为例,很多小孩子行为出现异常,常常和父母的婚姻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有关。父母是家庭中的领导者,他们共同搭建了家庭的氛围、影响着家庭系统的互动,影响着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
1.“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这句话对残疾人家庭至关重要。很多痛苦的来源是不接受现实。一些残疾人家属对孩子接纳程度不够。“我接纳你,我接纳现在的你,我完完全全接纳现在的你”,在冥想活动中,老师用这样的语言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接纳。接纳是沟通的第一步,只有互相接纳后才能进行真正的沟通。
爱有五种语言,肯定的话语、黄金时刻、身体的接触、礼物和服务,把这五种爱的语言充分地运用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那么爱就会在家里流动起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渴望平等、自由、关爱与尊重,当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懂得满足自己和家人的内心的渴望时,家就充满了温暖和爱。
一位智障人士(脑瘫患者)说:“爸爸不信任我”。他希望爸爸能够平等地对待他,信任他,减少对他的保护。了解自己和家人最需要哪种爱的语言很重要,上面这位智障人士更注重言语的肯定,而父亲给予最多的是服务,显然服务是他厌烦的。
2.如何进行沟通。沟通始于倾听,好的倾听包括重复、重组和建议。只有当你能停下自己的工作,用心听对方的话,才能得到对方信任,交流才会走到情感层面。萨提亚认为一些人之间的沟通仅停留在行为和应对方式层面,忽略了自己和对方的感受、期待、渴望和自我,所以是不成功的沟通。要想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深入到内心世界,满足自己和对方的感受、期待、渴望和自我,家庭关系才会彻底改变。
(二)沟通模式
萨提亚认为,一般来说有五种沟通模式,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以及表里一致型。表里一致型是比较理想的成长模式,能够关注到自我,他人和情境,在效果上也表现出一致性。其他四种模式不论表面看起来如何,内心多是很无力、很无助的。如指责型沟通模式的人通过指责对方,从而认为自己是坚强的;讨好型沟通模式的人通过讨好、顺从对方,来博取对方对自己的认可;打岔型沟通模式的人通过打岔忽略威胁的存在;超理智型沟通模式的人通过将一切事件理性化,将自尊隐藏在大话和充满智慧的辞藻下面。当咨询师雕塑这些类型时,很多家长主动走到了中间,演示自己的家庭故事。
场景1:一个母亲生病了,没有力气做晚饭。孩子已经30多岁了,精神残疾患者,能够独立做晚饭,母亲希望孩子能够体谅自己,帮助妈妈做晚饭。
讨好型的母亲。发现孩子没有主动去做,自己拖着病痛坚持着做晚饭,心里充满了悲凉和怨恨,觉得自己可怜,觉得孩子不懂事,对孩子有怨气。讨好型的家长会指责和讨好交替进行,讨好不成,就会强烈指责,内心感觉非常无助。
指责型的母亲对孩子说:“你看我都病成这样了,你也不主动帮我做顿晚饭,我算是白养你了。”说话时把矛头指向对方,引起了对方的防卫和警觉。孩子可能会回答:“我不知道你病得那么厉害,你也没有告诉我啊!”
咨询师指出讨好型和指责型家长在沟通时要注意把自己的感受、心情和希望用客观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渴望。讨好型家长多关注自我,指责型家长多关注他人。
场景2:母亲让孩子做家务。“今天是周六,家里卫生需要彻底打扫,你负责扫地,洗衣服。”大家发言说:“这种命令的方式让人不舒服,缺少平等和尊重”。这位家长如梦初醒,自己怎么就从来没有意识到呢?反思自己在家中的表现,她对老公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类似的家长还有几位,虽然他们已经年过半百,都诚恳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超理智的家长。当孩子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时,马上拿出大道理说教。“你都这么大了,还不自己收拾房间,等我们都没了,你怎么生活……”。当咨询师演示说教问题时,很多家长都觉得很像自己,尤其年长的家长。思想政治教育一刻也不放松,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忽略了自我和他人,仅仅关注情境。当家长说教时,孩子有逃离的欲望,觉得疲倦,什么也听不进去。
打岔或者忽略的方式是对自我、他人和情境都不关注,很多人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自我保护。
(三)典型案例——改变从自己开始
下面是活动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家庭治疗案例。王刚(化名)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小是一个性格懦弱的孩子,经常遭到学校里坏孩子的欺负,为了不挨打,让父母买昂贵学习用品,谎称学校要求购买,然后送给那些恶孩子。父亲发现他的问题后,严厉地指责,批评孩子不告诉家长。后来孩子转了好几个学校,问题依然存在。孩子大了以后,依然不能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问题。长期的压抑导致了精神分裂。现在孩子仇视身边的人,在他的内心有无名的恨,王刚的爸爸特别想知道如何同孩子相处,困惑不已。
按照萨提亚的观点,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学习,包括他的应对模式,都是从家庭成员那里学习到的,要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家庭系统,至少要画出家庭中的三代人。整个家庭图包括家庭成员的身份、姓名、特质、应对姿态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等。
在咨询师的指导下,王刚的爸爸画出了自己的家庭图。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雕塑”技术能够把家庭成员的应对模式和家庭关系,通过非常生动直观的肢体动作外化,进而把咨询师的发现传递给来访者,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症结。
咨询师根据王刚爸爸的描述,雕塑出王刚的应对模式和家庭关系:坏孩子欺负王刚,爸爸指责王刚,王刚讨好同学和父母。指责的人站立,一只脚向前迈出,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指着指责的对象;王刚做讨好样,单膝跪地,眼睛看着指责自己的人,一只手抚着胸口,另一只手做乞讨状,高举着伸向讨好的对象。
咨询老师有意让王刚的爸爸扮演王刚的角色,当爸爸最后单膝跪地,面对众人指责时,面部表情凝重,刚刚站起来就潸然泪下。五十多岁的父亲终于体会到孩子的感受,他感慨万千。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体会到儿子的苦。如何指导、面对孩子,改变从自己开始。
(四)总结
1.萨提亚模式得到了残疾人家属的认可
工作坊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得到了残疾人家属的认可。一位家长感叹:“一直没有觉得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对,根深蒂固地认为我这样做是最爱孩子,现在知道了,和孩子相处也是需要智慧的”。“以前孩子不听话,我就特别生气,最近我变了很多,开始关注孩子的感受,听孩子诉说”,另一位家长说。
2.残疾人进行家庭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
残疾人家庭治疗需要按照残疾类别分组进行。实践证明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家属一起治疗时,只能以人数多的残疾类别家庭为主,因为两种残疾类型家庭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差异。
治疗师需要了解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对其心理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普通家庭和残疾人家庭有很大差异,残疾人存在着一定的生理缺陷,影响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的正常进行。进行家庭治疗时,需要重点关注“残疾”带来的困扰。
3.局限性
“精神残疾人家属成长团体工作坊”实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因为活动时间的限制,“团体工作坊”活动只运用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治疗的深层次开展。其次,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进行集体治疗。“团体工作坊”活动与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治疗有所区别,残疾人家庭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研究。最后,“团体工作坊”活动效果的评估方法简单,缺少科学的评估手段。
四、萨提亚模式探索成果的启示
(一)加大宣传力度
家庭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已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普通家庭有大量的实践应用。家庭治疗是改善残疾人家庭关系的好方法,家庭治疗是促进残疾人康复的一味良药,家庭治疗是提升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有效途径。“精神残疾人家属成长团体工作坊”实践证明萨提亚模式应用的可行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从残疾人康复、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高度,广泛宣传残疾人家庭治疗具有的重要意义,宣传残疾人家庭治疗的成果,为家庭治疗的广泛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扩大萨提亚模式探索成果的转化范围
根据残疾人家庭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依据残疾类别,形成教学体系结构;收集典型家庭案例,汇集为教学资料库;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推广普及,包括书籍、光盘和网络课程等,同时设立咨询热线,解答残疾人朋友及家属的个性问题。
对“萨提亚模式应用于残疾人家庭”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完成残疾人家庭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评估等体系建设;定期举行成果交流会,推广残疾人家庭治疗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促使残疾人家庭治疗成为“康复进家庭”的重要项目,为残疾人康复提供家庭支持;试点扩面,让残疾人家庭治疗像“温馨家园”一样深入人心,遍地开花。
(三)培育家庭治疗推广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家庭治疗属于心理咨询范畴,费用相对高昂,普通家庭无法承受,残疾人家庭更是望尘莫及。建议残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工作者队伍,形成家庭治疗的师资培训体系和效果评估体系。家庭治疗工作队伍主要有三类人员,培训讲师(负责培训家庭治疗师)、家庭治疗师和治疗效果评估师。逐步制定各类人员的职业标准,抓好培训和实操演练,强化教学水平。
(四)推出家庭治疗应用的保护性措施
时机成熟时出台相关的文件,保证残疾人家庭治疗的有效有序进行。专规专制,规范操作,规范流程,提高服务能力,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