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2  >  2012年第二期

感悟北京精神 推动残疾人融合发展

  发表时间:2012-05-22 【字体:

◎ 晏 京


  2011年12月3日是第20个国际残疾人日,它的主题是 “人人共享美好世界,推动残疾人融合发展”。残疾人融入社会将是主导方向,残疾人融合发展将是主流思想。

  融合是精神文明。残疾不是残疾人自身的过错,也不是天生的“孽源”。“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这是对残疾最科学、最文明的一种诠释。传统观念中,残疾属于个人和家庭的不幸,照顾残疾人完全是家庭的责任;如果国家和社会都没有照顾弱者的思想和责任,那将是社会的不幸、民族的不幸,国家的不幸。国家何以发展,民族何谈文化。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涵盖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融合,这是我们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文明的体现。残疾人融合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融合是现代理念。北京提出“科技、人文、绿色”的发展理念,融合就是“人文”的重要内涵;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融合就是“包容”的重要内容;2008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融合就是这一理念的精髓;2008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更是直接、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平等、互融、同创、共享”的新人类观,“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残疾人观,无不体现着融合理念,融合在当今的社会文化中,无处不在。

  融合是社会进步。融合是人与人权利的平等,是人与人心灵的交融,它是行为、思想上的一种平等交流,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一种公平共享,是人在物欲面前的真善表现,是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它是人性的进步,是社会的进步,是文明的进步。残疾人的融合发展更体现着人权的平等,社会的公平,文明的进步。

  融合是发展力量。古语:天时、地利、人合。合是一股发展的力量,合是一种团结的精神。在前不久结束的CBA联赛中,北京队最终夺冠,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奇迹。NBA球星与CBA的融合、外援与本土球员和球队的融合、外援与外援的融合、本土球员之间的融合、球员与俱乐部乃至球迷的融合……正是这种融合的力量创造了奇迹。胡锦涛总书记说,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融合发展将给予残疾人更广阔的舞台,更强劲的动力,更多的尊严,他们有能力与健全人携手共进,共创和谐盛世。

  融合更是责任与使命。残疾人的发展就是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联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宗旨是“代表、服务、管理”,代表残疾人利益,服务残疾人民生,管理残疾人事务。如何搭建好残疾人与社会融合的桥梁,如何促进残疾人全面实现融合发展,如何将融合理念融入到各项为残疾人的服务中,如何将融合理念转化为残疾人的幸福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既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残联的使命。

  法律法规是实现融合的保障。以人为本、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之本。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长期性等特性保证了保障机制的长期实效性。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现行的《就业促进法》、《职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中都对残疾人实现融合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了进一步确保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还出台了《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多项法规。更为可喜的是,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中对残疾人各项权益给予了进一步的明确和保障。但从法律法规覆盖面和执行力等方面仍需完善,社会中仍存在歧视残疾人的现象,立法维权之路尚需努力。我们应以保证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以维护残疾人权益为出发点,以有效化解残疾人社会矛盾为切入点,以坚持司法公正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和监督职能,加强立法、维权工作力度,为实现残疾人社会融合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为残疾人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北京精神是推动融合的动力。作为首善之区,北京提出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爱国”,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长期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感受社会各界的关爱,他们心中有着更深、更浓的爱国情怀;“创新”,残疾人融合发展理念就是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方式的创新之举;“包容”,残疾人融合发展体现全社会对残疾人群的接纳和关爱,更显包容之德;“厚德”,残疾人融入社会,融合发展,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北京首善之区的厚德之美。北京精神逐渐成为广大北京人的内心价值取向和直觉行动的大环境,为残疾人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强有力的精神理念支撑与无尽的发展动力。

  在当前社会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之时,个人认为,推动残疾人融合发展也是调节社会风气的一味小药。融合教育,让健全和残疾孩子在一起学习成长,使健全孩子从小就明白这个社会中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和人人平等的理念,同时让残疾孩子体会到温暖和公平;融合就业,让残疾人充分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社会的公平,唤起全社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融合文化,让残疾人和健全人在艺术、文化的大舞台上共同享受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成果,既是美,更是思想的感染,心灵的洗礼;融合体育,“精神寓于运动”,是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给健全人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残疾人的机会。他们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邓朴方主席认为,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可以康复治疗、强身健体;突破局限和障碍;融入社会;更重要的是,残疾人体育运动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这一切的融合都是美的,高尚的,感人的。我们应当努力将残疾人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改善社会风气的新生力量,成为弘扬、践行北京精神的生动实践。

  真抓实干是实现融合的根本。北京市残联在深入学习北京精神和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平等、融合、共享、阳光”的新残疾人工作理念。平等是维护残疾人公平权益之基;融合是残疾人推动科学发展之源;共享是实现残疾人平等权利之本;阳光是落实残疾人政策未来之终。新残疾人工作理念已经逐步成为残疾人工作者的思想规范、工作准则和人生理想。

  推动残疾人融合发展要做到“融心、融行、融智、融力”。融心就是要实现思想互融。把心和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融合在一起。把残疾人当主人,真心地尊重他们;把残疾人当亲人,真诚地服务他们;把残疾人当家人,真正地贴近他们。做到思想上尊重残疾人,感情上贴近残疾人,工作上依靠残疾人,始终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全情全力为残疾人事业奉献。融行就是要真抓实干。全面深入地宣传贯彻《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实施《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以深化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科学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全面提升首都残疾人事业发展动力。一是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康复是残疾人融合发展的前提。健康的身体必将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融合发展的自身能力;二是做好教育就业工作。教育就业是残疾人融合发展的途径。教育、就业是残疾人根本权益,也是残疾人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要依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相关规定,让所有学校为残疾人开放,让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为残疾人就业“开门”,推动融合教育和融合就业工作。三是做好文化体育工作。文化体育工作是残疾人融合发展的体现。要将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作为宣传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活动让大众了解残疾人,走近残疾人,理解残疾人,最终是实现健全人和残疾人的心通、心融。四是做好无障碍建设工作。无障碍建设是残疾人实现融合的基础。在加强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也就是物质基础的无障碍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无障碍建设工作。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北京精神为契机,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逐步形成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和谐、包容、共建的无障碍社会环境,将所有的工作,所有的行动统一到推进残疾人融合发展上来,统一到全心全力为残疾人服务上来,实践永不止步,创新永无止境。融智就是要加强理论研究。北京有着先天的科研优势,高等学府,专业机构和人才等优质的智力资源为实现残疾人融合发展提供高水平、高水准、高质量的智力保障。要与高校联姻,要与机构对接,要与人才搭勾,采取成立研究会、举办专业论坛、开展项目调研等多种方式,丰富融合发展理念,探讨融合发展方式,交流融合发展经验,推进融合实现科学发展。融力就是要协调配合,广泛动员。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促进残疾人事业社会化发展。一方面要聚政府之力。逐步将残疾人康复与卫生的融合,特教与普教融合,就业、社会保障和人力社保融合,立法维权与人大司法融合……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优势力量,齐商共管,联动共融,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聚社会之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发挥首都社会资源优势,进一步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到残疾人事业各领域中来,广聚慧力,形成合力,逐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协同,民间运作,志愿参与的残疾人社会发展,融合发展的科学模式,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的社会化进程。

  我坚信,随着中华民族扶弱、济困、助残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北京精神的弘扬,通过广大残疾人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全社会定会形成“互尊、互信、互爱、互助”之风,融合、和谐、温暖的阳光一定会照亮每位残疾人的心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