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2  >  2012年第四期

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消除残疾人生活和融入社会的障碍——在“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发表时间:2013-02-18 【字体:

◎ 市残联理事长  吴文彦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以举办奥运会、残奥会为契机,逐步深化城市无障碍建设,在抓好城市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改造的同时,启动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六年来,本市先后投入5亿多元为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免费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其中包括:为6.8万户肢体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为2.7万户听力残疾人家庭安装了可视闪光门铃,为5000户视力残疾人家庭装配了语音读屏软件,为全市有需求的残疾人发放辅助用具13万件,初步实现了残疾人居家无障碍,为他们独立生活、融入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基本理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对于残疾人,家庭更是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和支持系统,是社会融合的开始。国际社会对改善残疾人居家环境非常关注,《残疾人权利公约》第十九条明确了残疾人有“独立生活和融入社区”的权利:“残疾人获得各种居家、住所和其他社区支助服务,包括必要的个人援助,以便在社区生活和融入社区,避免同社区隔绝或隔离。”

  残疾人由于身体障碍和环境限制,在居家生活、活动交流等方面有很多实际困难。特别是一些重度残疾人,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生活自理和社会沟通受到极大制约,给家庭护理和照料带来很大压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是针对残疾人家庭日常生活可能遇到的障碍而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通过改造必要的住家生活设施,方便残疾人起居和独立生活,促进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减轻家庭成员的照料负担。

  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包括物质、信息与交流无障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建设工程。通过无障碍设施配套改造和科技辅具的支持手段,实现了残疾人从被动服务到自主照料和独立生活的转变,让家成为更适合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场所,让家成为他们自在、自如、自由的世界,让家成为他们融入社会生活的纽带和桥梁。一个小的抓杆和浴凳,残疾人就可以独立浴厕;一个门前坡道和安全扶手,残疾人就可以独自走出家门;一个闪光报警水壶,可以避免水壶烧漏的尴尬;一个闪光可视门铃,可以拉近残疾人与邻里朋友的距离。

  二、主要做法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法推进改造工程。这项工程在实施初期,我们将它纳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配套实施项目和市、区县政府办实事计划,成立了由残联牵头,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参加的无障碍改造工程工作小组,开展了全市性的需求调查,对整体改造项目和年度改造任务进行了系统规划,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修订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进一步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这项工程的持续开展提供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二)贴近残疾人需求,实行个性化改造。一是根据残疾人实际需要制定改造计划和方案。所有的改造项目都是在入户调查摸底,逐户确定改造名单的基础上进行的。6.8万肢体残疾人家庭就有6.8万个不同的需求,需要我们根据不同需求、不同户型和城乡不同区域特点确定6.8万个设计方案。二是根据残疾人实际需要确定重点改造项目。在试点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把洗澡、做饭、上厕所、下厨房和进出门道等与残疾人日常生活最密切的设施作为重点改造内容。针对聋人、盲人听觉和视觉障碍的特点,配备闪光门铃、闪光水壶、语音电话、盲人语音软件等无障碍用具。为满足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的需要,各区县还普遍对残疾人住宅楼道、单元门出入口以及农村院内路面进行了配套改造。三是根据残疾人实际需要确定无障碍设施和产品。如选择具有防菌健康、材料表面温差小、手感好、美观防滑、耐腐蚀的钢芯尼龙无障碍扶手和折叠浴椅等系列产品,确保残疾人使用安全、舒适。

  (三)建立工作规范、确保工程质量。一是明确标准规范。先后制定了《北京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规范》、《北京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设计施工技术要求》等五项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明确了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工作程序、改造项目、产品规格、施工要求等内容,对管理工作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培训。二是坚持试点先行。第一年确定500户改造任务,以后逐年递增。每个区县选取几户家庭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行推广。三是充分依靠专家。从市建设研究院、规划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选聘近百名无障碍专家和相关人员参与改造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邀请专家通过现场检查和电话随机抽查等形式开展质量监督;公开招标聘请社会会计事务所对改造经费进行跟踪审计,确保经费足额用于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四是严格程序。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确定了一批有资质、有爱心、有经验的施工队伍承担改造任务。

  (四)广泛宣传动员,争取社会支持。一是抓住举办北京残奥会的契机,加强邀请国内外新闻媒体从各个角度对北京的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使这项工程成为了备受社会瞩目的“亮点”。二是深入开展社区宣传。让社区居民理解住宅公共区域改造,不仅可以方便残疾人,同样方便社区的老人、儿童和全体居民。三是发挥残疾人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讲解,广大残疾人主动配合改造工程,家庭无障碍改造不仅解决了他们生活自理的困难、而且增强了他们参与社会的信心。西城区北营房西里社区的李秀慧,因患有先天性疾病,双下肢严重变形,只能靠坐轮椅代步,她家门口虽然只有三级台阶,却像三座大山挡在面前。家庭无障碍改造后,工作人员给李秀慧家楼门口修了标准坡道,室内安装了方便扶手,卫生间配装了专用浴椅。现在她自己不仅可以在家料理家务、做饭、洗浴,还能自己坐着轮椅走出家门到小区买菜、购物、健身。她动情地讲:“家庭无障碍改造就像给小鸟插上了翅膀,让我飞出了禁锢多年的家,融入了社会。我会更加珍惜生活,自立自强,回报社会。”

  三、未来展望

  消除环境障碍、提供社会支持,让残疾人充分平等地融入社会生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残疾人事业的永恒追求。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将全面持续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加开放,更加文明。

  (一)全面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认真贯彻《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导意见》。一是建立健全具有北京特色的无障碍标准体系;二是新建项目全部按照无障碍标准规划建设;三是继续推进既有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园林绿地、城市广场和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四是重点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实现信息无障碍。进一步推进无障碍建设从局部向全局、由个体向整体拓展,真正做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让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和其他行动不便者、交流不便者在家中享受平安、便利、幸福;在社区享受阳光、绿地、空气;在社会生活中享受就业、医疗、休闲、文化、健身、体育等人类文明成果。

  (二)深化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我们要继续按照满足需求、全面覆盖的目标,不断增加受惠家庭数量,做到“新增一户、改造一户”,使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常态化和零拒绝。同时,在家庭无障碍改造中,兼顾类别、加大投入,满足残疾人家庭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三)加快推进居住小区无障碍建设。2012年,我们结合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不具备无障碍条件的100个老旧居住小区进行无障碍改造,完成家庭与社区、社区与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之间的无障碍衔接和有效链接,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全方位融入社会。

  (四)加强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普及。我们要加大对无障碍辅助用品的研发,加强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的复合式研究,加大无障碍知识的宣传,扩大无障碍产品的使用范围,让无障碍设计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为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有需要者提供隐私保护及安全感的无障碍支持,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无障碍需求服务。

  我们秉承“消除障碍、方便你我”的理念,并通过始终不渝的坚持,消除挡在残疾朋友面前的障碍,让残疾朋友同健全朋友一道,平等融合,共享阳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