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2  >  2012年第四期

17岁小将“经典”绽放

  发表时间:2013-02-18 【字体:

◎ 张  宇

  

  

  

  “这个金牌你要吗?给你!”和记者一见面,性格活泼的茅经典就开了个玩笑。看着不知所措的记者,小冠军调皮地眨着眼,莞尔一笑,将本已递过来的金牌又“唰”地收回怀里。

  眼前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哪里像出道以来已经拿了8块金牌的伦敦残奥会上所向披靡的冠军。她清澈的眼眸、如花的面容,更是未刻辛酸往事的烙印。

  这微笑与那激动人心的伦敦一夜何其相似,茅经典稚嫩的脸庞在国旗的掩映下红彤彤的,只是笑着笑着,眼眶里就泛起了泪花——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年仅17岁的经典努力让眼泪不要涌出眼眶。不仅仅因为面对着电视镜头,不仅仅是因为电视机前已经老泪纵横的爸爸,更因为她要笑着对命运说:我赢了!

  掌声从观众席潮水般地涌来。没有人能想到,就在七年前,她曾是一名乒乓球专业队员,如果没有那次误诊,如果没有延误治疗,她或许会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但就是这个曾被医生宣判要永远坐在轮椅上的女孩,无视命运的捉弄,顽强地站在了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上,她,还给了命运一个骄傲的微笑。

  飞来横祸 身心俱伤

  茅经典的冠军之路遍布荆棘,一路走来她身心俱伤。

  1995年,茅经典出生在江苏。5岁的时候,她便被爸爸送去学打乒乓球,10岁因表现优异被选入了江苏省队,成为众人眼中的好苗子。

  争全国冠军,进入国家队,美好的前景似乎就在眼前。可就在此时,命运的魔手却将她推出了那铺满鲜花的轨道。2005年底的一次训练中,茅经典突然感觉右腿一阵剧痛,跌倒在地上。“其实打球受伤也很正常,所以当时也没太当回事”。受伤之后,性格倔强的经典还在坚持训练,“因为医生一直对我说没事,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以为真的是拉伤而已,只是感觉腿疼得越来越厉害,我爸放心不下,才带着我四处检查”。

  在江苏省求医时,医生们都说是拉伤,养一养就好了。可经典的伤却越来越严重,不要说正常训练,到最后,一站起来脚就仿佛踩到了钢刀上一阵阵钻心的痛……父亲看着女儿痛苦的神情,决定带她到北京求医。

  诊断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股骨头脱臼。而此时距离她受伤已有半年之久。主治医生的话如同一声闷雷在经典的耳边炸响: “最佳的治疗时间已经错过了,你以后可能就要坐轮椅了……”11岁的小经典,瞪大自己的眼睛,爸爸已是泪如雨注,医生无奈地摇着头。她听不到,视野也渐渐模糊起来。她使劲地咬着嘴唇,可眼泪还是不争气的,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

  为了最后一线希望,小经典在短短2个月内接受了三次手术。可手术的疼痛并没有换来良好的效果,为了能够再次站立起来,医生为经典选择了做牵引治疗。

  为了把腿固定到牵拉装置上,医生用两根小拇指般粗细的钢钉,穿透了她的膝盖和大腿,钻透骨头,然后把她的腿高高吊起来,另一边用小重锤加力牵拉。

  每一次牵拉,右腿的骨头就像被生生拧断了一样,撕扯着她。可要强的小经典,愣是没喊过一声,实在太痛了,她就死死地咬着嘴唇,直到唇角渗出血丝……经典的爸爸看到女儿被病魔折磨的样子,心如刀绞。懂事的小经典,看到爸爸痛苦的神情,便给自己开了“药方”:她让爸爸买了一瓶白酒放在病床头,每天晚上临睡前,就狠狠灌自己两杯,晕晕乎乎的让自己睡过去。

  就在这艰难的康复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经典看见了乒乓球比赛的电视直播,而参赛的运动员正是她以前的队友。那一瞬间,所有的痛和委屈都一股脑地扑向了她,“哇”地一声,小经典再也控制不住地大哭起来。没有人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安慰这个可怜的孩子。

  当爸爸和医护人员都在担心,小经典会因为情绪崩溃而放弃治疗时,她却倔强地告诉爸爸:“我一定要站起来。”

  站起来?谈何容易。被钢钉贯穿之后,她的整个膝盖里面都是空的,别说弯曲了,只要稍微一动都会痛彻骨髓。但是为了康复效果,她必须强制弯曲膝盖。

  于是,在病房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个“狠心”的父亲一手握着女儿的小腿,一手按住她的膝盖,强制她一次一次地弯曲膝盖。“爸爸,痛!……”女儿的叫喊撕心裂肺,可每当他把手软下来时,小经典就边擦着眼泪,边执拗地,哽咽着对爸爸说:“爸爸,别管我,我不喊痛了……”父亲回过头去,不忍再看,因为每一次弯曲,经典都要倒吸好几口冷气,疼痛像是一把钢刀正在刺向她,汗水混合着泪水,让小经典浑身上下如同水洗一般湿透了。就这样,从拄拐,到扶着墙走,再到能够自己行走,顽强的茅经典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2006年10月,她已经能够颠着步子行走了,虽然还有些不稳,但这个结果比早前医生的“要坐轮椅”的预测好太多了。

  父爱如山 相依为命

  然而,命运却没有就此放过她,第二次的打击接踵而至。2008年初,敏感的经典发现了家里的小变化:妈妈总是不回家,爸爸不再阔绰地给自己买东西,还常常带自己到叔叔家蹭饭。她心里不安地猜测,肯定是出事了。

  果然,在经典的逼问下,爸爸皱着眉头说出了实情:家里之前做生意积攒下来的钱,已经全部花光,如今他们一分钱也没有,就连经典的学费,都是热心的叔叔垫付的。“还有一件事,经典,爸爸必须告诉你,”爸爸停顿了一下,踌躇着,深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深沉地说:“我和你妈妈分开了。你妈妈已经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带着钱走了。”

  茅经典坐在床上,怔怔地看着父亲,半晌才说出一句:“爸爸,我好冷。”父亲沉默了一下,抬头看着懂事的女儿,抚摸着女儿受伤的腿,哑着嗓子说:“是心冷了。”狭小的房间里,父女俩一时相对无言。

  接下来的日子,可谓度日如年。为了照顾经典,父亲辞了工作,父女俩全部的生活费就只有几百元国家发的生活补助,经典平时在学校吃住,爸爸则靠叔叔一家人接济。尽管如此,回校前,爸爸总是从兜里凑出600元,递到经典手里:“孩子,该用的还是要用。”经典握住钱,鼻子一阵发酸,从那一刻起,她便暗自发誓,要把逛街,买衣服,吃零食的习惯统统戒掉。

  生活上的清贫不算什么,最难熬的是夜深人静时,妈妈的身影总是闯入脑海。刚刚10岁的小经典,痛苦彷徨,百思不得其解,她在日记中写到:“妈妈,一个陌生的字眼,多少次只能在梦中呼喊。她还活着,只是早已远离我身边,她怎么会只是我生命中的过客呢?如果她是过客,那么,我也不会出现。”她迷茫无助地感慨:“无处为家,心在虚无中……”经典只能任由眼泪无声地落下,直到浸湿枕头,“我撑不住了,我恨她,她为什么要丢下我和爸爸,她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她反反复复地问,“老天,你为什么要夺走我这么多东西?!”

  这样的窘境,一直到2009年才慢慢缓解。国家提高了生活补助标准,茅经典的爸爸也找到了工作,租了房子。尽管那只是一个很旧的单间,除了床什么也没有。但是,相依为命的父女俩依然为有了“家”而感到满足。

  也就是在那一年,经典开始参加残疾人乒乓球比赛。她先是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中表现优秀,然后又在亚洲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中包揽团体和女单两个冠军。这个基础扎实,训练刻苦的姑娘,如金子般地发光了,而这仅仅是她伤后重拾乒乓球拍,进入首都体育学院凤凰岭校区乒乓球队训练的第二年。

  再续前缘 静待机遇

  回忆重拾球拍的过程,茅经典觉得是命运安排了她与乒乓球再续前缘。2006年底的某个傍晚,爸爸骑着脚踏车载经典回家,那时的她刚刚能够站立起来。经过了小区礼堂的时候,她听到了“乒乒乓乓”的声响,原来,是一群大爷大妈正在打球。

  经典下意识地逼自己闭上眼睛,扭过头去。可那乒乒乓乓的声音,让她的心就如同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般,痒痒的,疼得微微渗出血来。最终,她还是没有忍住心里的冲动,对爸爸说:“爸爸,我忍不住了,手痒,心也痒,带我去打球吧……”

  从受伤到重握球拍,茅经典已经远离球台整整两年了。拗不过女儿的坚持,爸爸只能看着她走上球场。每当脚伤使得女儿无法蹲下,妨碍削球发挥时,爸爸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和经典商量:“经典,我们别打球了,以后好好读书吧。”可经典却摇摇头,语气坚定地说:“爸爸,我实在放不下乒乓球,我想一边读书,一边打球。”

  回到乒乓球的怀抱后,茅经典很快就因为球打得好、为人热情,而在北京市各种业余赛事中得到了球友们的认可。她一边享受着乒乓球的乐趣,一边学会坦然面对别人的目光。每每看到别人好奇但又难以启齿的模样,经典总是送上一个大大的微笑,然后爽朗地说:“对,我腿不好。”

  阴差阳错 机缘巧合

  2007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经典在打“野球”的时候,遇到了关教练。作为首都体育学院凤凰岭校区乒乓球队的主教练,关华安一眼就看出了茅经典的潜能。队里并没有接纳残疾孩子的先例,关教练默默地为她奔走,在得到了学院领导的支持后,圆了经典“一边打球,一边读书”的梦。

  走进训练场,她心里充满了紧张,球拍挥出的那一刹那,她又流泪了。顶住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创伤,虽然教练没有多说什么,但茅经典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她越发勤奋地训练,决心不让教练和领导们失望。高强度的训练使她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但小经典很会自我调节,比如弹吉他,“同学们都嫌我弹得太吵了,他们感到紧张了!”茅经典开着玩笑。

  对于这么多年反复的训练比赛,比赛训练,她感觉“漫长艰难如爬楼梯”。这种艰难首先来自残疾人运动员特殊的身体状况。经典的腿下雨阴天就会痛,流血流汗、掉皮掉肉更是家常便饭。茅经典备战奥运的最后二十天,浑身疼痛,早上死活起不来,晚上必须去按摩店做治疗。深夜疼得睡不着觉,又怕影响室友休息,就强忍着。“上场比赛之前还吃过止疼片,不过都是事先申请过的。”

  感恩坚强 苦难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异常的努力换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在2009年以辉煌成绩“出道”后,经典又在2010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的团体和女单两项冠军,并在当年连续拿下了中国公开赛和亚残会的乒乓球女单冠军,到刚刚闭幕的伦敦奥运会,茅经典共获奖牌11枚,其中金牌8枚。“出手就是冠军”有粉丝这样描述她的战绩。

  看着这些成绩,经典的父亲、学校和残联的领导都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经典是个特别刻苦、要强的孩子,训练时,只要我不喊停,她也绝不会停,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残疾孩子需要特殊待遇。”关华安说,“而且,这孩子特别懂得感恩,知道我颈椎不好,去石家庄打比赛时特意跟盲人孩子学按摩,回来就给我按摩,很贴心”。

  在茅经典的人生哲学里,没有怨天尤人,只有“感恩的心”。她感谢乒乓球,因为这个小小银球,让她经历了许多人永远体会不到的事情,她将这一切苦难都看做生命赋予她的财富。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妈妈的离开,经典也想通了:“我感谢妈妈,因为她的离开,让我更快地成长,也让我学会了去接受生命里注定残缺和难以如愿的部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我比同龄人更早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更早地成熟。”“感谢妈妈让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做决断。”茅经典还特别提到带自己走出阴暗的残联领导。有一段时间她的内心极其灰暗,一次逛商场,看到别人怪异的目光,她把拐杖一扔,一边哭一边单脚跳出了商场。“那个时候喜欢写一些颓废的诗,无病呻吟,现在看太好笑了!”这个时候,北京市残联的冯老师带她去打了第一次全国比赛,“所有的人都不看好我”,但与领导沟通之后,冯老师坚定地带她去了,并坚信第一名非她莫属。为了陪她缓解压力,冯老师和她吃住在一起,天天和她讲霍金、张海迪的故事。信任和关怀温暖着经典幼小的心灵,鼓励着她奋力拼搏!这次比赛她一鼓作气拿下了全国冠军。就是这个冠军,让她进入了国家队。当年妈妈带走了家里的钱,爸爸连学费都交不上,后来北京市残联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帮她申请了每月1200元的补助,还免除了首体附中的首年度学费,这个历经风雨的家庭终于渡过了难关。“感谢那几位我都叫不上名字的叔叔阿姨”茅经典眼里泪光闪闪……“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们一样,为残疾人服务,这是我的心愿。”

  这种感恩的心,是经典从书本中领悟出的真谛。陪伴她度过最困难时期的,是海伦·凯勒的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完之后,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如果你不曾体会过身在黑暗中永不见光明的绝望,又怎会珍惜每一天灿烂的阳光?如果你不曾体会过失去行动能力力不从心的无奈,又怎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其实我们很幸福,只是这幸福来得太过容易,终究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人不能选择命运,却可以选择接受它的方式。茅经典弹着吉他,吟着小诗,用优雅回应着命运的玩笑。面对这个笑容甜美的女孩,你难以想象那些苦难曾经发生过。可是,若非因为苦痛的浸润,因为不屈的坚守,因为感恩的心,她的微笑,怎会显得如此美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