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2  >  2012年第五期

金秋佳话

  发表时间:2013-02-19 【字体:

◎ 黄  安

  

  金秋十月佳话多,其一是重阳节与霜降巧合,原以为会很冷。不料天公作美,秋雨过后,阴复转晴,风和日丽;其二是北京民政局部分离休干部们,在工作人员小齐的巧妙安排下,趁重阳晴好,顺利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建在复兴门外西长安街的南侧,虽系京城繁华地带,耄耋之年的老人们也少光临。在离休干部中,我是唯一的盲人,自然来得更少。这次因我居住较远,特许报销车费,独自打车前往。我请志愿者陪同,清晨七点半便动身,九时许,便到达首都博物馆门前。志愿者为我介绍了周围环境。片刻后,搭载多数老同志的大轿车便已赶来。随后,我听到一阵脚步声,谁知一双大手紧紧握住了我的手,随即笑着说:“老朋友!你来得真早,看来身子骨还好。”我迅速辨认出他正是老友——工业公司离休支部书记,赶忙说:“老严!你好。我们又见面了,真高兴!”我们就这样笑着加入了老同志的参观行列。

  首都博物馆虽只有两幢大楼,但内容十分丰富。既有三千年建城史,还有八百余年建都史,其中包括新中国建成后的改革史。历史遗存无比丰厚。每一层的展品都用现代化的声、光、电包装,使历史王朝的瑰宝,如铜器、瓷器、漆器等都灿烂夺目,难以数计。至于传统的书法、京剧等国粹,更是琳琅满目。即便是老北京的民风民俗,如花卉、杂耍等,也五彩缤纷,令人赞叹。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展品更多,也更令人感到亲切。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的党,率领亿万军民,翻天覆地、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的伟大成果。在离休干部中,就有不少人投入了这一洪流,为建设新中国、新北京的宏伟事业而艰苦奋斗。

  老人们边看边谈,兴趣甚浓,我和志愿者缓步跟随,无意中发现有一位工作人员也在我身边。原来他是我熟悉的小龚,她一面为我讲解,一面配合志愿者保护我上下滚梯。当来到现代历史部分时,为纪念建国十周年大庆的十大建筑,许多照片和模型赫然耀目。小龚禁不住惊叹,“真是宏伟壮阔!1959十大建筑,就已经建成。而我还没有出生呢!黄老您见过这些建筑吗?”

  她的提问让我记忆的闸门顿开,顷刻返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连忙回答:“我见过,我见过!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些足以使我感到震撼,感到光荣和自豪。”

  “您参加过这些重大工程的建设吗?”小龚再问我,我回答说:“十大工程是向十年大庆献礼的项目,不仅北京人民关心,全国人民都十分关注。建设者有数百万之多,我尽管没有出现在那些沸腾的工地上,却也是百万建设大军中的一员。”

  我激动起来,有些毫不谦逊地讲述着,“回想大跃进的1958年,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第一所正规的福利工厂在京建成。纵然全场职工只有百余人,半数是盲人、聋人和肢残人,但我们的生产项目是急需的建筑材料,如螺钉、螺母和铁钉等。当年年末,为了保质保量,加速生产,还组织了突击队,每天分两班倒换,每班工作12小时。我当时主管文教和共青团工作,也经常参加劳动,一度曾担任突击队长。我深知那里凝聚着百余职工的血汗,闪耀着盲人、聋人和肢残人的智慧之光。让我终生难忘。”

  她仿佛还想问什么,但老干部的队伍已下到一楼,我们便和大家一道在牌坊下纷纷留影,依依难舍。

  时近中午,我和志愿者随老同志的队伍到达餐厅。落座后,小齐则组织全体老同志进行座谈。严明山、岳桂珍同志代表大家坦露了激动的心情。大家由衷地感激工业公司领导以及小齐等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让大家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重阳节。老友们同感祖国和首都的宏伟建筑来之不易,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首都稳定,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我也朗读了即兴填写的小令《采桑子》:首博同览临霜降,巧遇重阳。喜度重阳,老友登楼面闪光。金秋佳节多佳话,盛世传扬。万众传扬,党大欢歌荡四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