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1  >  2011年第一期

“坡化”残疾人救助政策初探

  发表时间:2011-05-23 【字体:

  法定的福利救济通常有清晰的边界,贫困线上下哪怕只差一元钱,享受的待遇可能就差别很大,这就造成了低保和低收入人员之间救助政策的断层––“悬崖”,即 “悬崖效应”。如果仅仅用“一刀切”的标准,使得许多有实际困难的家庭望崖兴叹,也就失去了扶贫帮困的初始意义。于是,将“悬崖”修成“斜坡”,有一个渐变和缓冲,逐步使救助措施呈斜坡式特征,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从“悬崖效应”到“斜坡效应”的改变。

“坡化”残疾人救助政策初探
◎ 王师军

  近几年来,我市着力构建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残疾人的优惠政策,首都残疾人事业成绩显著,引人瞩目。在欣喜于事业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政策在研究制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适用标准在尺度把握上仍存在缺憾,科学性上有待斟酌。具体说来,用家庭收入、残疾等级等“一刀切”的方式出台政策,出现了明显的“悬崖效应”,随之而来地又出现了相当大一部分被边缘化的残疾人。譬如,2007年本市出台了重残无业补助政策,政策规定凡符合标准的重残人,可以享受相当于最低生活保障的生活补助。具体到智力残疾人,凡智商IQ值在49以下,才能领取相应补助。许多智残人家属为了能把智商IQ值从50降到49,想尽了办法,托关系走门路,看似不起眼的1个智商IQ值,决定了能否每月享受几百元的实实在在的补助,凸显了政策运用时“悬崖效应”所产生的局限性。

  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探究解决“悬崖效应”的有效办法或对“悬崖”进行有效“坡化”,使政策有渐变和缓冲的斜坡特征,使具体的救助政策能够更加科学,这将有利于首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纵观其他省市的做法,上海市采取重点研究处于救助政策边缘的相对困难群体的单项救助政策,“缺什么补什么”,逐步形成斜坡式的救助体系,改变目前所有救助帮困政策高度聚焦低保群体的“悬崖效应”。还有一些省市以道义实力,采取“恒温工程”来弥补“悬崖效应”的不足,所谓“恒温工程”即:采用社会化运作方式,通过道德感召、行为示范、透明运行等,获得社会各方的认同,募集资金,建立帮困基金,以满足部分生活困难但又不符合福利救济政策的人员实际需求的一种做法。这些做法,各有千秋,值得借鉴,在此不赘述。

  这里,笔者探讨从根本上建立“坡化”残疾人救助政策制度,即:建立一套“残疾人适应性系数体系”,即通过各有关权重评估与计算,使每名残疾人拥有一组反映其自身实际情况的系数数值,并通过具体算法,求得其享受救助政策多寡。

  一是“残疾人适应性系数体系”所指的“系数”,应当是一组数值而不是一个。且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体系可以扩大。以一名残疾人为例,为其建立起社保年限、工种与工龄、受教育程度、康复状况、无障碍设施配备状况等一组基础系数,具体操作时可以提取一个或者更多个系数来计算他所享受救助的多寡。

  二是“系数”要引入诸如家庭收入、残疾状况、生活环境等各有关因素,进行权重评估与计算。系数值越大,代表困难越大,享受的政策应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单一标准下同一类别残疾等级重的并不一定比等级轻的系数值更大,或者某类残疾固定的比其他类别残疾系数值更大。譬如,要制定一项促进残疾人出行的优惠政策,残疾等级轻的下肢残疾人可能比残疾等级重的上肢残疾人享受的扶助更多。

  三是“残疾人适应性系数体系”的核心是通过引入“系数”,客观反映残疾人的实际困难,残疾状况的评定,又是制定系数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残疾评定工作不仅要做好残疾类别、等级的确定,还要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残情的客观描述。

  由此可见,建立“残疾人适应性系数体系”需要在大量调研、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涵盖医学、统计学等诸多领域,并可能在多方面突破现有的工作模式,其科学性与操作性愿与同仁们探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