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0  >  2010年第二期

从“雪中送炭”解悟“旱中送水”……

  发表时间:2010-05-07 【字体:

◎ 杨振威

  最近,南方大旱让国家领导人眉头紧皱,普通民众也是愁肠百结。这时候一些爱心人士站出来了,媒体报道说,张国立夫妇、冯小刚夫妇、陈道明夫妇、林建岳、毛剑锋等明星联合发起捐款倡议,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送水”项目向旱灾地区捐款20万人民币。云南当地为了应对抗旱,政府正组织找水队等打井取水,抗旱自救。

  这些援助和自救,都让人心里很温暖,很感动。但我认为,病急最忌乱投医。抗旱救灾,最需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旱区现在最缺什么?当然是救命的水。虽然钱可以买到一切,但在水资源奇缺的情况下,以“送水”项目给灾区捐款,只会助涨抢购和涨价热潮,真不如给灾区送去实实在在的饮用水实在。

  用打井来说,由于干旱,地下水位已下降得厉害,现在只能是打深井才能取到水。而打深井的结果,会使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导致一些使用中的水井“搁浅”,这样的做法,是否等同于杀鸡取卵?

  这两天有舆论批评说,在特大旱情下,灾区一些地方仍不注意节约,比如还要搞泼水节、还在用非循环水洗车等,这些确实应该引起注意。节水固然重要,但更要考虑到旱区此时的水资源承载力。能不能先暂停一批非紧要工业用水?能不能从相对富余地区多调拨一些生活用水?能不能把价值不大的庄稼暂时舍弃,先提供给大部分人生活用水?如果不计成本,不惜一切地去抗旱救灾,那样既不科学,也不是明智之举。

  干旱虽然是个突发事件,抗旱也只是一个阶段性工作,但如何应对灾害?灾害来临之前该做什么?救灾时该做什么?灾害缓解之后又该做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我们不能总是茫然无措,中国人抗旱有几千年的经验了,世界人民抗旱也积聚了丰富的经验,关键是我们如何总结转化吸收这些经验成果,变被动为主动,最终转危为安。

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导,没有有序周密的组织方案,想当然、凭热情地抗旱救灾,或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地只顾一隅,或者寄希望于钱能解决一切,都是不恰当也是徒劳无益的。用科学的态度去做事,用“雪中送炭”的解悟做好“旱中送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