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0  >  2010年第三期

一样的生命 别样的美丽——海世博会北京周残疾人才艺展示纪实

  发表时间:2010-08-11 【字体:

◎本刊综合

双目失明,也能拍出感动人心的摄影作品;失去双臂,也能书写赏心悦目的画卷……
  5月4日至5月8日,上海世博会北京周残疾人才艺展示活动在生命阳光馆举行。短短的5天里,8位来自首都的残疾人艺术家、能工巧匠在生命阳光馆的舞台上尽情展示他们的才艺,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们高超的才艺表演,自强不息的精神,让观众为之叹服:一样的生命,别样的美丽!

特殊才艺展示“生命阳光”
  走进“生命阳光”馆,游客首先听到的是贝多芬的名曲––《热情》。场馆入口处一架纯白色的钢琴,时而铿锵、时而舒缓的音符,从一个盲人的指尖流淌出来。来到“生命阳光”馆的游客,首先被这乐声吸引。
  他叫孙岩,今年23岁,曾在日本横滨举办的首届国际残疾人钢琴大赛上拔得头筹。先天性白内障使孙岩失去了视力,但他对声音格外敏锐,音乐成为他生命里的阳光。19岁那年,他被免试招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如今即将研究生毕业的他,有幸登上了世博会的舞台。
  一曲演奏完毕,掌声四起。虽然掌声对于屡获国际大奖的孙岩来说,已不稀奇。但站在世博会舞台上的他,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自从我学习钢琴那天起,我就希望能通过音乐,向更多人传达我对美好生命的追求。”孙岩说,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按照组委会安排,他将在“生命阳光”馆表演半年之久,将有数以万计的各国游客成为他的听众。
  北京残疾人马仲春在一个去掉蛋清和蛋黄的鸡蛋壳上,用刀点点戳戳,不到5分钟工夫,一个无名指大小的海宝活灵活现地在鸡蛋壳上向游客招手。
  “我这还不算有层次感,再刻个东方明珠电视塔。”马仲春随即拿起另一个鸡蛋壳……
  1951年出生的马仲春因先天性脊柱侧弯导致残疾,但他酷爱民间手工艺,潜心研究蛋壳雕刻艺术,能在不到1毫米厚的蛋壳上表现出繁复层次。2006年,他参加“北京市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和人才培养成果展”,成为最受观众喜欢的技能人才之一。
  当无臂书画家刘京生用嘴咬笔,娴熟地写出“和”、“谐”、“欢”、“乐”几个小篆时,脸上已沁出细微汗珠,站在一旁的夫人赶忙掏出手绢给他擦汗。
  刘京生1978年因公负伤致使高位截肢,遂发奋以书画求新生。他的书画作品恢宏大气,清雅大方,曾在香港、深圳、美国、日本、奥地利等地展出,获得好评。
  在场的观众纷纷拿出纸来,向刘京生索要墨宝。“能给我写一个吗?”一个日本女游客说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双手将笔记本递给刘京生,刘京生咬住毛笔,一低头,遒劲而飘逸的“奋进”二字,写进日本女游客的笔记本里,日本女游客高兴地接过笔记本,“真棒,谢谢!”
  受到青睐的不只是刘京生。在他旁边一直默默做着布贴画的孙承图,不一会儿周围也聚起不少观众。别人眼里的碎布头、下脚料,在他手中都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
  “我这是用模子,蒙上纸或者布,再细细描画。”肢残艺术家张伟一边创作京剧脸谱,一边详细地传授给参观者制作方法。参观者纷纷手持张伟制作的作品进行走秀、拍照。
  3位外国游客对宫灯制作巧匠周国利的“艺术宫灯”爱不释手,详细询问着制作的工艺过程,当了解到宫灯完全是手工编制、糊制的时候,他们竖起大拇指连连说道:“Good!Verygood!”。
  “啪啪”的拍手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原来是盲姑娘李宁在为游客照相。只见她先与游客交流握手,以此判断对方的高矮;然后站定,将相机放在额头,半按快门对焦;再让对方拍手,通过声音最后确认一下方位,紧接着闪光灯一亮,客人的笑脸便被定格在了相机显示屏上。
  28岁的李宁是“非视觉摄影”的代表,她在生命阳光馆内现场演示盲人摄影,并让参观者亲身体会闭起眼睛拍照的感觉。“盲人摄影不能用健全人拍摄照片的标准要求,重要的并不是我们拍了什么,而是我们拍的时候在想什么。”手里拿着相机的李宁“眉飞色舞”地介绍说,她自费参加过英国一个摄影组织的“非视觉摄影”培训,“我们以盲人所具有的听觉、触觉这种特色视角去感知和表现世界,展现视障群体与社会、自然的亲切交融”。她的摄影作品被收录于英国BBC网络杂志,并曾作为有代表性的中国残疾人为世博会澳大利亚馆拍摄名为“姐妹”的宣传片。

留住脚步 带走感动 
  为期5天的展示活动,不仅给参加此次活动的北京残疾人艺术家、能工巧匠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让参观者“留住脚步,带走感动”。
  北京周期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委常委梁伟、副市长程红等领导来到世博会生命阳光馆,专门看望参加北京周残疾人才艺展示活动的残疾人艺术家,亲身体验残疾人特殊技艺,对参展人员给予鼓励,勉励残疾人朋友“只要自强不息、生命充满阳光”。杜德印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设立残疾人综合馆,它与举办残奥会、特奥会一样,都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北京“参博”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生命阳光馆的各项展览展示工作,使残疾朋友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阳光的照耀。
  北京周开幕当天上午,市残联理事长齐静来到残疾人展示区,看望了忙碌的残疾人艺术家和工作人员,观看了残疾人的才艺展示,体验了“非视觉摄影”,与大家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市残联副理事长吕争鸣忙碌在工作现场,精心安排接待工作,努力为残疾人艺术家创造更好的展示条件。在生命阳光馆北京活动周即将结束的时刻,市残联巡视员梁田,把写有所有参加生命阳光馆北京活动周人员签名的,由书法家刘京生亲笔书写的“生命阳光”的横幅,赠送给了生命阳光馆,藉此表达北京残疾人对上海生命阳光馆为残疾人提供这一展示舞台的深深谢意。
  短短5天的展示时间里,展位迎来了数万名观众驻足参观和热情参与。新加坡前总理陈庆炎一行来到刘京生的展台前,被他的口书作品深深打动,收到艺术家现场创作的书法作品“爱”字时,高兴极了,主动要求与大家合影留念。
  观众在留言本上纷纷留下了自己的感受。来自日本大阪的福田喜伸用中文留言:“非常感动,请继续用生命书写人生的精彩。”一位来自荷兰的朋友用“great”(伟大)来形容参观北京周残疾人才艺展示后的感受。
观众的感人话语给参展艺术家带来无比的动力。
  每日4个小时的演奏着实让孙岩“累并快乐着”。他说:“我要用举办独奏音乐会时演奏的状态来完成这一荣幸的使命,虽然音乐会不会有4小时那么久,但我要求自己,尽量排除干扰,以最佳状态演奏,展示我们盲人音乐家的风采。”
  无臂书法家刘京生是展台前最忙碌的一个,每个喜爱书法的观众都希望能得到他的一幅字,他有求必应,纸用完了,他就建议观众用他们的“护照”,留下自己想要的字,这一提议一经传开,立即吸引了许多书法爱好者排队等候。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他也无暇顾及,一幅幅刚柔相济、洒脱飘逸的字跃然纸上,人们带着惊讶、钦佩和满意的表情,纷纷和他合影留念。值得一提的是:32年前为刘京生到上海就医而忙碌的《解放日报》记者金女士,在看到近日《解放日报》关于刘京生故事的报道后,托写该文的报社同仁核实是否是自己曾经认识的那个人,当得到肯定答复后,80多岁的金女士第二天就来到刘京生的住处看望他,30年后老友再度重逢,大家激动不已。金女士被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
  摄影给李宁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带来了友谊。虽然,她看不到自己的作品,但是通过同伴的描述,她很有成就感。“这是我们与大家分享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些照片的画面不见得有多震撼,多美,但我可以通过它与你们、与明眼人分享我内心的感受。”李宁说,她希望能让大家去体验闭上眼睛拍照的感觉。“大家闭上眼睛,去感受这个世界。通过耳朵、通过鼻子,你可能会发现原来另外一个世界是这样的。”来自重庆的姑娘刘晶晶,很快和这位同龄姐妹成了好友。她提出要向李宁学学这个绝活,还要用同样的方式跟李宁合影。姐儿俩手把着手、有说有笑,一张张溢满笑容的合影,就这样闭上眼睛凭借心灵的交汇而诞生。

小空间宣传大事业
  20平方米的展示现场,入口摆放的宣传板上介绍着北京艺术家们的特殊才艺;背景墙上布置着书画作品;展架里摆放着小件手工艺作品:京剧脸谱、布贴画、蛋雕……这就是小小的残疾人才艺展示空间。
  在这里,残疾人艺术家现场展示才艺的同时,来自北京市残联的工作人员不忘向观众宣传首都残疾人事业。他们向观众发放了5000册介绍首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折页,连续滚动播放了30小时“幸福·北京”的专题宣传片。观众们对残疾人制作的中国结手工艺品手机链、手链、残疾人艺术家的宣传书签等小礼品爱不释手,他们对北京利用有限的展示时间和空间进行全方位展示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京周期间,各大新闻媒体和网络聚焦残疾人才艺展示活动现场,累计报道达30多篇(条)。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才艺展示,成为了北京周活动的一大新闻亮点。
  北京市8位残疾人艺术家现场才艺展示和系列宣传活动,巧妙地把北京周活动与生命阳光馆主题活动结合在一起,既宣传了首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就,又弘扬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生命阳光的理念,是北京残疾人工作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又一次在具有国际性重大影响的展示平台上得到全方位的宣传和展示,为国家和首都赢得了荣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