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0  >  2010年第五期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听《二十四孝》故事有感

  发表时间:2010-11-12 【字体:

◎ 晨 光

  几千年来,孝道是我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被看做道德的根本。作为中国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朝时“孝”被看成做人的第一标准。凡是公认的大孝子,不论学识如何,都有资格被举荐做官,足见“孝”在当时被看得多么重要了。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孝子贤孙,他们的孝心感人至深,他们的故事世代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出名的要算《二十四孝》故事了,它的作者是元代人郭巨进。在这本书中,二十四个故事讲述了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二十四个代表人物彰显民族传统,二十四个不同阶层、各式各样的孝的典型,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现在来看,有的人感到难以理解、不可思议,只因为故事里传达的那种精神,那就是“百善孝为先”。

  我在幼年时代就听说过《二十四孝》中的不少故事,例如:“亲尝汤药”、“哭竹生笋”、“郭讵埋儿”、“卧冰求鲤”等。最近,我系统地聆听了著名评书演员连丽如先生讲的《二十四孝》,感触颇深。据说网上很多人把这本书说的一无是处,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这本书是六七百年前写成的,而且书中大多数人物出生于二千多年前,因此,为了宣传孝道,故事中加了一些神话色彩,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苛求它,应该历史地看待这本书。下面浅谈我的一些感想。

  一、 舜帝的“孝感动天”能作为二十四孝里的第一孝,是跟他高尚的品性不无关系的。尽管舜的父亲、后妈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对他进行百般虐待,甚至置他于死地,可是舜始终以德报怨、以大仁大义的孝和爱对待他们。舜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尊重,公认他为大孝子,并得到尧帝的重用。在舜长期的孝感召下,最终感动了他的父母和兄弟,尧帝也因为看上了舜的高尚品性,把皇位让给了他。

  舜从一个普通的百姓发展到一届英明的帝王是与他小到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大到爱护子民、尊敬先祖分不开的。孝不光是人生重要的品德素养之一,而且是其他道德素养的基石。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敬,也就具备了基本的道德素养。

  二、“尝粪揪心”,主人公南其人余乾楼亲尝父亲的粪便,看他的父亲是否能够医治,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在古时只有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方法。余乾楼毫不犹豫地亲尝父亲的粪便,丝毫不嫌弃,这种大孝之心令人钦佩。时过境迁,现在医学迅猛发展,各种先进、科学的诊断手段,早已不需要再用亲尝粪便的落后方法了。但有的孝顺子女为了拯救父母的生命,把自己的身体器官移植给父母,同此孝无二。这种把父母的生命视作自己生命的大孝,难能可贵。

  三、“亲涤尿器”的主人公是宋朝的黄庭坚,他在宋哲宗元佑年间官居太史,是个著名的文学家。他尊老爱幼,尤其是对待老母亲更是百般孝顺,尽管他公务很忙,回家后要应付人来客往,可是他每天对母亲做到早晚问安,亲自料理母亲的一切琐碎事情,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把母亲料理得很舒适。有的人认为,他官做得这么大,又是个大男人,为什么不能交给奴婢们办呢。黄庭坚知道后说,孝顺父母是人子的天职,我小的时候,都是由父母把我养大的,他们从来不嫌弃我,我把母亲料理的感到舒服,我的心才感到安宁,黄庭坚的孝心感动了所有的人。

  世界上最亲的人莫过于父母了,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抚养大,从来没有怨言,完全是心甘情愿的。孩子长大后又省吃俭用地供养孩子上学,培养成才。父母亲的恩惠是子女无法报答的,因此,当父母老了,不能动了,也应像黄庭坚那样,把尽孝心看作自己的天职,不嫌脏累,侍候他们。

  四、 都说婆媳关系很难相处,“乳姑不待”和“涌泉跃鲤”两则故事,说的正是古代媳妇如何孝顺公婆的,前一则故事说的是长孙夫人因为年事已高,牙齿完全脱落,无法吃硬东西,她的媳妇唐夫人每天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使她老人家身体很硬朗。后一则故事“涌泉跃鲤”,媳妇彭氏的所作所为更是可歌可泣了。

  主人公蒋诗夫妇都是孝子,尤其是媳妇彭氏更是孝敬了,每天给婆婆捶背揉肩,打洗脚水,就像对待亲妈一样,从来不喊累。后来婆婆年老双目失明了,彭氏照顾婆婆更周到了。有人对此眼红,当小两口出外时从中挑拨、搬弄是非,婆母一怒之下命令儿子把媳妇赶出家门,可是彭氏以德报怨,念着婆婆想着自己的家,以自己的诚意和行动感动对方。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婆婆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后,自责地叫儿子把媳妇接回家。一家人又欢天喜地地团圆了。

  现如今的生活跟古代虽然有所不同,但婆媳之间的关系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媳妇对公婆体贴入微,处处为他们着想,而老人们多体谅子女,多多沟通,以礼待人,那么,家庭生活一定会充满阳光,充满欢声笑语,家和万事兴啊!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父母怎么做,孩子就照着学,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单纯地认为父母都是对的。《二十四孝》里有这么多孝子,为人们所尊重,我想是因为父母教育的好,为孩子们树立的好榜样。

  现如今,有的父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一心要求他们学这学那,不让孩子干家务事,过分娇惯他们。而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一心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一点团队意识,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哪里谈得上继承孝道的传统美德。

  西方一些国家,不管长辈和晚辈之间,还是夫妻朋友之间,总会互相说“我爱你”,但是中国人不会,中国人比较含蓄,他们的感情全融在行动中,因此,我们孝敬父母不在口头上,而应表现在行动上。

  现在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为人子女的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闯荡事业上,陪伴父母的时间很少,但只要在百忙中抽空回家看看,多为父母着想,多为父母做些事情,我想这要比铺张浪费大办丧事更有意义。“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是大家熟知的,而紧接着一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它的意思是:当你想孝敬父母的时候,而父母已经离你而去了。尽孝要及时,千万不要等到父母辞世时再尽孝,那就为时晚矣。

  我是一个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高龄盲人老翁。同时,我也拥有一位大孝子陈旗,他就像黄庭坚那样把我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我因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而感到自豪,这篇小文我是有感而发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