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0  >  2010年第五期

胡禹的艺术情结

  发表时间:2010-11-12 【字体:

◎ 夏雪飞

  走进胡禹的家时,他正在屋里靠窗的桌上写着毛笔字。当说明来意后,胡禹急忙停下笔来招待我们。于是我们在胡禹的讲述中,走入他的生活、了解他的人生,并为他感动着。

  胡禹今年63 岁,老家在千家店镇石槽村。1964 年初中毕业后,在村里当过民办教师,后来当了八年生产队会计,之后又当上了生产队队长、大队长。1994 年10 月搬迁到了旧县镇小柏老村。没搬家之前,胡禹娶了媳妇。那时候的他上有老母亲,下边还有两个孩子,一家五口过着平静的生活。谁想天有不测之风云。

  1990年,44岁的胡禹得了结核性脑膜炎,由于手术没成功,当时便瘫痪在床,衣食起居都需要别人的照顾。就在这时,他的家庭又突发变故,爱人离开了他,这对胡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那段时间,胡禹也曾绝望过,但是母亲和兄弟姐妹们的爱重新唤起了他的勇气,他想:我要是死了,会给疼爱他的老母亲和家庭带来多大的精神负担啊?

  他得彻底地转变自己,坚强地活下去。在母亲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胡禹逐渐恢复了健康,但是留下了腿脚不便的后遗症。

  当弟弟给他找来一段树根当拐杖时,他看着拐杖,心里开始琢磨:因为我残疾了,需要拐杖,而周围许多残疾人也需要这个东西,我为何不利用自己的手艺为残疾人做拐杖呢?尽自己一份力量。胡禹说干就干,由于生病后身体虚弱,四五年之内他还不能上山,就让弟弟上山时碰到合适的树根给他捎回来。后来胡禹经过锻炼后,能够活动了,就一个人拄着拐杖挪着步子上山寻找材料,由于久病不运动,一动身两腿酸软,满脸流汗,要强的胡禹咬牙坚持着。

  采回来原料后,还需要经过烘烤,让木料干燥。然后,他根据木料的形状,把一根普通的木头,雕刻成形态各异的拐杖。这些造型全都是在木头的原型上加工出来的,其中没有任何的拼凑、粘贴。做的拐杖多了,听说山里总是有游客来爬山,胡禹就带着自己雕刻的拐杖前去赶集,向游客出售拐杖,居然卖了个好价钱,这让胡禹很是兴奋。

  胡禹说:“自己残疾了,才知道拐杖的重要性,所以在为别人做拐杖时,不能作假,否则人家一拄,手杖把折了或是棍折了,会造成伤害。”所以,他每次选木料都选最结实的,形象尽量做得好一些,独出心裁些。村里的人看到胡禹为了生活自谋出路,碰到合适的木料就给他送来,这让胡禹很是感激。到现在为止,胡禹一共做了几百根拐杖。

  在做拐杖的同时,胡禹还用废弃的塑料坯子,山上砍的荆条当原料,巧妙地编织出筐和菜蓝子,自己用不了,就送给村里人,结实又耐用。

  胡禹从小就对书法感兴趣,尤其是对春联情有独钟,他一直练习着毛笔字,不但字写得好,还自己创作对联,时间长了,竟也编写了一大本对联册,里面都写满了他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每年的春节前是他最繁忙的时候,前来求写对联的村民络绎不绝。胡禹是逢人就应,认真对待,他的才艺得到大家的认可,这让他很是欣慰,更加努力地练习毛笔字,创作新颖独特的对联。当他看到村里的老百姓拿着他写好的对联满意地贴在家门口时,心中充满了自豪感,没事时候就拄着拐杖到村里绕一圈,欣赏着自己写的对联。

  胡禹的母亲80多岁了,仍然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两个人互相照顾着、牵挂着,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让胡禹心存感激,他说:“要是没有老母亲这么多年的照顾,我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我非常感谢老母亲对我的爱。”当我们要他写出一幅对联时,老人饱含深情地写出:“世上只有妈妈好唯有妈妈最辛苦”几个大字时,胡禹的老母亲在一旁欣慰地笑了。

  在这里我们祝愿胡禹和他的母亲健康长寿,一家人幸福快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