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09  >  2009年第二期

政协老前辈,我们感念您

  发表时间:2009-06-16 【字体:

◎ 林  达


本文作者林达(右)与著名翻译家、文学家冯亦代先生(中)在一起

  2009年3月3日,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时此刻,我们总是难忘一些政协老前辈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还少有关注的时候,一批政协委员就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向残疾人伸出了关爱之手。这些政协委员在各自从事的领域内都有着非凡的成就,是名家和学者,而他们却甘愿无私地帮助残疾人,他们早年为残疾人事业奔走呼吁的故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20多年来,这些前辈对残疾人的帮助,一直在鼓励着我们,我们感念政协老前辈,感念他们为今天的残疾人事业奠定了基础,作出了贡献。  

冯亦代:向国际友人介绍北京残疾人事业

  198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伤残人年”。当时我和许多残疾人朋友一样,因找不到工作而苦恼。为此,我写了一份建议,呼吁全社会关注残疾青年的就业与生活,但却不敢投给报社。冯亦代先生看了我的文章,马上推荐给了《中国青年报》。不久我的建议和另一封呼吁建立残疾人组织的联名信一起刊登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篇建议道出了无数残疾青年的心声,我们收到全国各地大量来信,自己深受鼓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在冯老的鼓励下,我一边坚持自学文化知识,一边积极参与帮助残疾朋友的社会工作。

  1982年,我们成立了“北京病残青年俱乐部”,组织朋友们学习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参加体育比赛,带动和鼓舞了许多的残疾朋友走向社会,俱乐部的积极影响轰动了全国。国际友人韩素音先生专题采访了我们,并在1984年3月15日的CHINA DAILY上刊登了长篇报道,政协前辈冯亦代先生就成了最早向国际友人介绍北京残疾人的人。

  冯亦代先生在《情系中国的韩素音》一文中写道:“在我国,韩素音的大名,无论党政要人,文化学术界人士,甚至是不幸的残疾人之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而且一提起她,也没有人不生敬佩之心……令我十分感动的,倒不是只是为了她在海外做了许多有益祖国的工作,而是她对我国前途、文化事业、以及残疾青年生活的关怀。”……“我熟识韩素音都快十多年了,我所见到的她,总是忙忙碌碌,废寝忘食;她要向祖国的朋友们倾尽积愫,也抱着一腔的热诚,做一个祖国的诤友。她不但对国际上对华态度了如指掌,甚至国内人行道不设坡道,不便于坐轮椅的残疾人这样的小事,也注意到了。她对于残疾人的关注,温暖了残疾人的心、使他们从无望的心境中,树立坚定的信心。她为他们捐款就医,她为他们购买轮椅代步,这些在有的人看来是小事一桩,但韩素音并不轻视,她鼓励了多少个残疾人有勇气走上了艰难的人生道路。”

  这篇文章唤起我许多温暖的回忆,那些年,每当韩素音先生回国,冯老都会通知我,让我带她去看望她认识或不认识的残疾朋友,文中提到的捐款、送轮椅的事我都具体参与协助过。每次去看望残疾朋友,冯老都亲自陪同,不辞辛苦。冯亦代先生曾陪同韩素音几次看望重残人孙恂,孙恂是重症肌营养不良患者,多次生命垂危,但她意志坚强,20多年来鼓励帮助了众多的残疾朋友,她是“北京病残青年俱乐部”的创办人之一,韩素音称她为“奇迹”,不仅为她捐款就医,还鼓励她继续创造奇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残疾朋友能有一些收入和增强自立的信心,当年我们尝试组织重残朋友在家制作手工剪纸贺年卡,设计者是重残人剪纸艺术家申沛农先生。冯亦代和韩素音先生对申沛农的剪纸创作给予了很高评价,他们还特意去家中看望过申沛农先生。此后近十年,冯老不仅每年圣诞节前购买残疾青年制作的贺年卡,还向周围朋友亲人宣传残疾人设制的贺年卡产品。冯老的支持,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我们最后一次见到冯亦代先生是在2002年的国庆节,当时他正坐在家中看书,黄宗英先生介绍说他已中风七次,但生命力极强,每次都挺过来了,大病之后讲话、写字全都重新学习,他每天能坐很长时间不停地看书,我想冯亦代先生一辈子读书、译书、写书,书是他永远的精神支柱!

  那天,重病在身、久未开口讲话的冯老微笑着对我说:“林达,你好!你妈妈好吗?”我向他讲了些家里的事,他很认真地听着。随后,黄宗英先生取出冯先生的散文集《绿的痴迷》,并教他一笔一划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润峰与我的名字。2004年春节,我与冯陶大姐通电话时才知冯老病得很重,已住院很长时间,而且还用上了呼吸机。我心中很为他老人家担心,同时也希望他不要再遭受太多的痛苦。没过多久,就传来冯老去世的消息……

  冯先生是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为文化事业奔走呼吁,奋笔疾书,他们这一代文化人受到的磨难很多。然而,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始终如一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关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并尽自己所能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奉献一切,他们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感人至深。

  1989年,《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组织了一次残疾人自学英语的征文活动,我们请冯老为此次活动题词,老人家欣然允诺,很快就写下了:“坚强不屈的人,是人类的精英;无所作为的人,身体虽健康,但远非残疾人竞争的对手。”冯老这份题词刊登在1990年第2期《中国残疾人》杂志上,鼓舞了无数刻苦自学的青年。

  90年代初,我们几位残疾朋友准备编写一本中英文的体育词汇及用语手册,希望为即将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当时我们收集、制做了大量的体育词汇卡片,由于我们没有知名度,出版社难以出版。冯先生得知此事后,特为我们联系了几位专家,并向多家出版单位推荐。虽然出书之事未能如愿,但我们仍对冯老的帮助感激不已。

  我自幼患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十几岁时双腿就已致残,无法正常上学,在病中坚持自学中、英文,近30岁才参加工作。冯老及其老伴对我的自学给予过很具体的教导,他们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写作不是一下就能成功的,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你甚至可以用前半生的时间去积累,以后再写”。这些话我一直牢记在心,而且坚持读书与实践,不求浮夸名利,踏实求学做人,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1995年我去美国生活了5个月,回国后写了一篇《坐着轮椅游美国》的散文,特送给冯老请他指教,他看过文章之后对我说“你的‘大作’我看过了,不错!”我说“这哪里是什么‘大作’,只是对美国的无障碍环境和社会氛围有点感触,是受您的那本优美的散文集《漫步纽约》的启发而作”。

  每当念起冯老夫妇给予我们多方面的鼓励和帮助,就会产生一种敬仰之情和一种鞭策自己的力量。

黄苗子:向政协提交关注残疾人事业提案

  1979年,我认识了黄苗子和郁风老师,至今已经整整30年!

  那时我对书法、绘画的认识还相当肤浅,我练字的初衷也只是为了战胜疾病,不使手关节继续僵化,对书法艺术了解甚少、也没什么练字的根底。严格地说做黄先生的学生远不够资格,黄先生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不仅应允教我这个小学生,为照顾我行动不便,竟表示要亲自上门指导我,面对如此谦和的大艺术家,我深深地被打动了。从此,我经常在黄老的指导下读书、练字,听老师畅谈艺术,每次我见黄老时,不论他有多忙,总是放下手中的工作,对我的作业认真点评,圈点出好与差的用笔及结构,并指导我认真体会历代名家在各自书风上的特点,使我逐渐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精髓。郁风老师在百忙之中还热情指点我看各种美术展览,推荐我读过很多优美的散文,在他们的熏陶下,我开始懂得艺术并热爱艺术。许多朋友羡慕我,说我有幸结识名家,起点高,进步快。然而,真正使我受益的不仅仅是在艺术的学习上,而是我在两位老师身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黄苗子、郁风夫妇是艺术界久负盛名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成就人们多有了解,但他们关注残疾人,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的事却鲜为人知。

  80年代初期,几位残疾人朋友到处奔走呼吁,希望国家成立相关机构,统筹安排残疾人的就业、康复等问题,我也参与其中,并经常与黄老谈起残疾人所面临的问题,黄老夫妇非常关心,他们多次向残疾人捐款赠书,为残疾人就业出谋划策。在1982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黄老亲自写就一份提案,希望国家重视、关心、帮助残疾人,使残疾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智,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个提案受到广泛关注,当时的政协委员冯亦代、张权等前辈都在上面签了字,这份提案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

  我曾经介绍过几位残疾朋友去见黄老,都得到老先生的热情接待。开始总认为老师对我们的帮助,是由于艺术家对残疾人的一种特殊情感和关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到黄老夫妇对所有追求艺术、热爱文化的人都会尽力去帮助、去扶持,不论你是多么平凡。人们称黄老夫妇是“文化大家”当之无愧,不仅是称赞他们艺术上的成就和造诣,更赞叹的是他们对人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影响。凡是接触过黄老夫妇的人,在感受到他们种种真诚、热情、善良的品质之外,无不受到两位老人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这也是他们两老对社会、对文化的贡献。

  2007年4月,郁风老师因病去世,黄老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几个月后,听说老人家开始整理自己的书画作品,要全部拿去拍卖,建立一个基金,为推广宣传中华文化再作努力,听到这一消息,我们对黄老更增添了崇敬之情。

  2008年6月,我陪表兄去看望黄老,老人家的精神仍然很好,思维敏捷,记忆不减,95岁的高龄,仍勤于读书、思考和研究学问,还能用电脑写文章、上网、发电子邮件!如此与时俱进的老人实在不多见。

  那天黄老送我一本《迴风宧书画存珍》,他介绍说,这本书画集收录了他们夫妇的作品和他们收藏的名家作品,这些作品已经或即将拍卖,拍卖所得将在香港建立一个基金会,用以资助那些热爱并有志于研究中国古文的贫困青年。听到这里,表兄和我都深为感动,这也是老人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又一贡献!

  黄老在《迴风宧书画存珍》的画册中写了一篇序言,文章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兼以郁风辞世将一周年,她生前总想做些对国家文化教育有益的事情,於是朋友建议,老汉一把年纪,精力无多,这些断简零缣,守之无用,不如公之同好,或有裨於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幸而有收藏家不弃秕糠,便可集腋成裘,达到‘取诸社会,用之社会’的微愿。承嘉德拍卖公司欣然承担这个任务,於是索性连愚夫妇毕生一些书画拙作,也都抛出来凑个热闹。……多难的上世纪过去了,但愿过去世纪的噩梦一去不返,国家、民族和个人,今后都有共同保存、享受和发展文化的权利和自由。”

  掩卷沉思,心中难以平静。当今不少人为了名、为了利争来斗去,看看黄老夫妇豁达的作为,真是令人肃然起敬,他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老人!  

艾泼斯坦:向外国友人介绍残疾人剪纸艺术

  1984年,在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和工合国际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下,在剪纸艺术家申沛农鼎力帮助和参与下,“北京病残青年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在京成立。成立大会是在北京市民盟所在地西四的一个四合院举办的。成立大会召开时,艾泼斯坦、沙博里、伊莎白、魏路诗等一批外国专家前来祝贺,他们既是政协委员,又是“工合”的老前辈,艾泼斯坦等前辈在成立大会上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一再表示,“工合”是在抗战时期由宋庆龄女士发起成立的,几十年来始终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经历中看到了这种精神,“残青社”是“工合”恢复工作后在北京成立的第一个合作社,意义非常深远,希望残疾朋友在“工合”精神的鼓舞下,走出一条自力更生的路。

  “残青社”白手起家,没有办公地点、生产场地和库房,申沛农老师家就成了办公室,一切业务联系、设计、分活、取活,甚至开会、接待外宾等,都在申老师家。

  10年中“残青社”设计了几百种剪纸工艺贺年卡,生产总量约几万件,销往海内外,赢得赞誉。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友好代表团,曾多次来北京参观并购买“残青社”设制的工艺品,国内外各届知名人士路易·艾黎、韩素音、冯亦代等多次参观并资助“残青社”。当时我义务承担“残青社”社长和翻译工作,许多外宾在80年代就了解到北京残疾人的生活和他们的剪纸工艺作品。

  艾泼斯坦和魏路诗等前辈当时住在北京友谊宾馆,为了帮助我们,他们积极与宾馆联系,让我们在那儿销售贺卡。魏路诗老人还帮助我们开发新产品,在她的努力下,美国朋友特意向我们订购了几千套信笺、信封,每套有八种图案,分别是不同姿态的熊猫在进行各种体育竞赛,惟妙惟肖十分可爱,充分体现出申老师的剪纸设计风格。

  如今,有的外国友人已经仙逝,有的已是耄耋老人。然而,他们仍在为中国的进步和富强倾尽自己的努力,不断地为残疾人事务默默地奉献着。  

谷建芬:为残疾人创作的歌词谱曲

  谷建芬老师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她谱写了无数著名歌曲,优美的旋律深入人心,差不多有两代人是听着她的歌曲成长的。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歌手,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然而,在20年前,谷建芬老师还有一段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故事,至今依然感动着我们。

  198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伤残人年”,我国只有盲人和聋哑人协会,还没有一个包括各类残疾人的机构,广大残疾人朋友渴望解决在生活、医疗、入学、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帮助,当时有两位重残朋友创作了一首诗歌《希望的曙光》,想谱成歌曲,其中一句歌词是“希望的曙光在哪里?在哪里?希望的曙光就在我心里。”反映出那时残疾人的心声。可是找谁谱曲呢?大家想到了谷建芬老师,两位朋友摇着手摇车,从南城到北城,经过半天的奔波,终于打听到谷老师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谷建芬老师住的楼下,托人敲开了谷老师的家门。谷建芬老师得知有残疾人来访,因行动不便不能上楼,立即从楼上赶下来,热情地接待了两位素昧平生的残疾青年,并毫不犹豫地答应为送来的歌词谱曲。不久,《希望的曙光》这首歌就在残疾朋友中广为传唱,鼓舞着一大批残疾青年,勇于拼搏、自强自立。1984年9月4日,“北京病残青年俱乐部”的合唱队与中央乐团同台演出,这首歌受到全场观众长时间的鼓掌欢迎。之后,谷建芬老师还为残疾青年所作的诗歌《农舍》等谱曲。这些歌曲一次次地打动了人们,给残疾人朋友极大的鼓舞,在病残青年的心中,谷建芬老师的名字,成为社会知名人士理解和支持残疾人的象征。

  从那时起,北京病残青年俱乐部的朋友们,积极呼吁社会关注残疾人就业、教育和康复等问题,组织残疾朋友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大家互相鼓励,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尽自己的努力奉献社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残疾青年们组织的活动,无论是在景山公园的座谈,还是借用工厂大食堂举行的联欢,谷建芬老师总是有请必到,有时还带来她的学生和艺术界的朋友参加,热情鼓励残疾青年奋发进取,奉献社会。她还在不同场所呼吁政府成立相关机构,负责残疾人的事务。20年过去了,随着各级残联组织的建立,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不少残疾朋友一直在参与各级残联的工作,许多人都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到残疾人事业之中。我们亲历了这一巨变,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我们不能忘怀20多年来一直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人们,谷建芬老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

  在我珍藏的照片中,有一张照片是几位残疾朋友与谷建芬老师、吴国松老师的合影,照片中的朱泱早已是商务印书馆的高级翻译和编辑,刘京生已是著名书画家,曹雁是自办学校的校长……大家从20年前的青年人,逐渐步入中年,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祖国的改革开放及残疾人事业,我们无怨无悔。

  2001年9月8日晚,谷建芬老师作品音乐会“绿叶对根的情意”的演出在保利剧院举行。那天我们作为北京残疾人的代表来到演出现场,希望再见到谷建芬老师,向她表达我们的祝贺并感谢她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被安排在演出中间上台向谷老师献花,当无臂书画家刘京生、市残联副理事长吕争鸣和我依次走上台,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走到谷老师面前端详着她,20年没见她仍然那样精神抖擞,她紧紧握着我的手久久没有松开,眼中涌动着泪花,我也哽噎着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说了一句“您的音乐会真棒!”。演出结束后,谷老师又来到我们中间和大家亲切交谈,并一一问起她熟悉的朋友,还特别问到曹雁,我们告诉她曹雁也来到现场,只可惜台前幕后的台阶太多不便轮椅通过,她遗憾地错过与您见面的机会,那束鲜花是曹雁特为您买的,谷老师欣慰地点点头。随后,我们将刘京生书写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大幅书法作品献给谷老师,以表达我们对谷老师的感激之情。

  还有盛中国、罗天婵、胡松华、刘诗昆等政协委员,多次参加为残疾人的义演活动。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政协委员的名字,记住他们对残疾人事业的奉献和关爱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