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之晋城市:从“能就业”到“好就业”——多措并举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文章来源:太行日报
发布日期:2025-09-03
8月18日的《太行日报》以从“能就业”到“好就业”为题报道了晋城市推进残疾人就业的典型做法。

“6月大学毕业,7月就找到心仪的工作,现在已经入职一个多月了。”这个夏天,对家住城区的残疾人大学生程飞(化名)来说注定“不平凡”。他毕业于西安财经大学,后天性听力障碍,在市残联和城区财政局的多次沟通下,帮他争取到了城区财政局的见习岗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十四五”以来,我市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模式创新、服务优化等多维度发力,为残疾人搭建起广阔的就业平台。截至目前,我市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28004人,已录入就业状况残疾人27861人,录入率为99.49%。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已就业15556人,就业率为55.83%。
强化服务保障让就业路越走越稳
摇着轮椅、打着手语、戴着助听器……5月16日上午,城区物贸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25年我市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推介会正在进行。
“您好,这是我的简历,我是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应届残疾人毕业生王城(化名)正与心仪企业就岗位情况深入交流,很快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王城表示,对企业给出的岗位和待遇很感兴趣,内心充满希望与惊喜。这也是我市细化服务、推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生动一幕。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是残疾人中的佼佼者,也是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主力军。“十四五”以来,我市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摆在残疾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十方面具体措施和《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文件规定,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全市累计走访用人单位327家,征集残疾人就业岗位208个;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职业能力评估、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岗位推荐、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等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并建立完善“一人一策”就业服务档案,为残疾人大学生迈向更高质量、更稳定、更广泛就业开辟了“快车道”。同时,还千方百计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据统计,2025年我市高校残疾人毕业生116人,调查录入率和“一人一策”服务率均为100%。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 61人,已就业42人,就业率为68.85%。
促进自主创业让就业路越走越顺
在城区北石店镇东上村的“郭海云盲人保健按摩店”,郭海云正坐在按摩床上,双手熟练地为顾客按摩肩颈,动作轻柔而有力。每个来到店里的顾客都对她的服务称赞不已。
1998年,17岁的郭海云患上大动脉炎,视力严重受损,无法继续学业。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来到市残联接受免费盲人按摩培训,在这里她从最基础的理论课程学起,逐步掌握了多种按摩手法,经过刻苦练习,终于获得了盲人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在掌握了一技之长后,郭海云便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市残联帮她申请了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凭借着认真的态度、过硬的技术和诚信的服务,闻名而来的顾客越来越多,她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郭海云的成长轨迹是我市推动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不仅需要技能,更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聂阳波说,“我们举办各种技能培训,旨在帮助残疾朋友们掌握一项技能,增强自主创业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技能是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我市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自“十四五”以来,共举办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订单式、定岗式培训,累计培训残疾人2992人次。同时,积极帮扶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扎实开展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补贴工作,严格执行3-4级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户3000元/户的标准进行补贴,1-2级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户6000元/户的标准进行补贴。夫妻一方为精神、智力或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另一方自主就业创业的,按照3000元/户的标准进行补贴。
实现辅助性就业让就业路越走越好
“在这上班挺好的,像我这样的残疾人同事还有不少呢。”冯小帅(化名)已经在晋城宇光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了21年。在该公司,冯小帅和其他残疾人同事一起,享受着公司为他们创造的优质工作氛围和待遇。
晋城宇光实业有限公司既是集中就业机构也是我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之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残疾人就业。目前,该公司残疾职工人数达66人。
“一直以来,我们公司秉承不让残疾职工受到二次伤害的原则,将残疾职工集中安置在劳动强度小、岗位安全系数高、操作简便等适合残疾职工从事的岗位,并在材料分公司加装排烟设施,统一安排通勤车辆,加装无障碍通道、改造卫生间等,最大限度便利残疾职工出行需要。同时,为确保残疾职工身心健康,每年还会为残疾人安排健康体检。”晋城宇光实业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原啊丽表示。
建设辅助性就业机构是帮助就业困难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宝贵平台。“十四五”以来,我市为全面贯彻落实《山西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积极帮扶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市残联严格依照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开展山西省“晋享家园”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示范机构的认定工作。
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审核,市康复医院、晋城宇光实业有限公司、泽州县康复医院、高平市残联精神康复医院、阳城县颐康圆养老院、沁水县康复医疗中心等6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市残联积极落实政策红利,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辅助性就业,逐步实现投资和运营主体多元化;对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提供就业项目、经营场地等方面支持作出显著成绩的企业或单位,给予补贴或奖励;鼓励各级政府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建设、场地租赁、无障碍改造、生产设备和辅助器具购置及残疾职工社会保险等支出给予政策优惠、资金扶持。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和完善‘康养结合+辅助就业’的特色路子,为残疾人持续提供精准、精细、精心的就业服务,用实际行动点亮残疾人的就业梦想,推动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