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代表队在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 艺术汇演中取得好成绩
8月18日至20日,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湖北武汉举行。在为期3天的汇演中,2075名演职人员进行声乐、器乐、舞蹈、戏曲四大类型的节目展示。北京市共有16个节目参加预选,6个节目被评为一等类节目并赴武汉参加了现场展演,其中群舞《舞台的颜色》、钢琴独奏《弄臣》和京西皮影戏《大运河传奇》3个节目被评为特等类节目,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四年一届的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是全国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北京代表队此次参演的6个节目,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首都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在汇演中赢得阵阵掌声。北京市政府残工委将文艺汇演作为年度重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残联高度重视、严密组织,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市教委、市民政局、市文旅局和市广电局通力协作给予支持;各区残联、各残疾人服务机构和特教院校积极推荐认真备赛;残疾人演职人员克服自身障碍,讲大局、讲风格、讲奉献,为新时代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市展演节目简介:
1.特等类节目《舞台的颜色》: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听障残疾大学生们演绎的群舞,讲述了一位盲人音乐学生在演出后对看见舞台颜色的深切向往。通过学生的回忆,展现了她在梦想指引和老师帮助下走出迷茫、追寻心中色彩的心路历程。
2.特等类节目《弄臣》:视障演员付强将李斯特改编自威尔第歌剧的经典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琴键上精彩呈现了原歌剧的戏剧冲突与情感变化,既保留了动人旋律,又展现出李斯特独特的音乐风格。
3.特等类节目《大运河传奇》:肢体残疾人“小”演员们运用老北京皮影戏特有的“正音腔”“三赶七”等唱腔形式,声腔委婉,京腔京韵浓郁,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4.一等类节目《春天来了》:听障残疾人演员魏童完美融合阳刚与阴柔两种美学特质,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勾勒出万物复苏的蓬勃景象,展现生命在春天里觉醒的壮美画卷。
5.一等类节目《鼓上舞龙舟》:视障演员王得江创新性地融合传统素材与现代打击乐语汇,鼓点翻飞间宛如龙舟破浪前行,水花四溅,营造出充满生命力的音乐场景。
6.一等类节目《杨门女将·探谷》:肢体残疾人演员张霞等人演绎的经典剧目,讲述了北宋期间杨门女将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通过精湛的表演,传递出巾帼英雄的英勇无畏与坚韧不拔。
(供稿:潘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