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残疾人调查表指标项逻辑关系
文章来源: 市专项调查工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4-12-01
基本情况
【R2.残疾证号】:无残疾证填写身份证号码,是指在残疾人基础数据库中登记,但暂未持证残疾儿童填写身份证号码。
【R4.婚姻状况】:20周岁及以上填写。
【R5.监护人姓名】:智力、精神和17周岁及以下残疾人填写,多重残疾中包含智力或精神残疾的,也必填此项。
【R6.本人或监护人联系电话】:“固话”和“手机”至少一个必填。
【R7.是否在敬(养)老院、福利院、荣军院居住】:选“是”仅填写本调查表中“教育”、“社会保障”、“养护照料”、“康复”、“辅助器具”等五个部分的调查信息,其他不需要填写。
【R3.户口性质】:选“1.农业”时,可填报【R9】、【R11】、【R19】,不能填报【R8】、【R10】、【R18】。选“2.非农业”时,可填报【R8】、【R10】、【R18】,不能填报【R9】、【R11】、【R19】。
教育
【R12.是否识字】:15周岁及以上填报。选“否”时【R13.受教育程度】中只能选1-2其中一项,3-6不允许选择。
【R13.受教育程度】:15周岁及以上填报。选“1.从未上过学”的跳转【R17】,无需填报R14-R16。
【R14.就读学校】根据被调查人的当前就读学校类型,在“普通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机构”两类中选填一项。
如果【R14.就读学校】和【R13.受教育程度】同时选择,那么两者选择项必须相对应。
【R15.学前教育需求】:3-6周岁(含6周岁)周岁未在园残疾儿童填报。
【R16.义务教育需求】:6-14周岁(不含6周岁)周岁未入学残疾儿童填报。
【R12.是否识字】、【R13受教育程度】、【R14.就读学校】中任意填报一个,【R15.学前教育需求】和【R16.义务教育需求】都不填报。反之亦然。
劳动就业
本大类要求所有16-59周岁的被调查对象不分性别、城乡都必须填报。
【R17.是否就业】:选“否”直接跳转【R20】。
【R18.非农业户口残疾人就业形式】:填报完以后直接跳转到【R22】。
【R19.农业户口残疾人就业形式】:填报完以后直接跳转到【R22】。
【R20.未就业主要生活来源】:“1.退休金(养老金)”要求45周岁及以下圈选时给予提示性警告,但允许圈选。
【R20.未就业主要生活来源】:圈选“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者,一般应在“R30.一年来社会救助及福利补贴情况”1-9项中至少圈选1项。
【R21.未就业主要原因】:选“在校学习”跳转到【R28】,而且【R14】必填。
【R21.未就业主要原因】:圈选“2.退休”、“3.丧失劳动能力”或“4.无就业意愿”中1项者,一般应直接跳转R25。除提前退休的人可以有职业培训需求,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可能有零就业家庭帮扶需求。
【R21.未就业主要原因】:“6.农用土地被征用”项仅限农业户口圈选。
【R22.目前就业扶持需求】:1-5项可多选。“6.无需求”与前5项互相排斥,选“6”则不允许选1-5项。选1-5项则不允许选“6”。
【R22.目前就业扶持需求】:如果【R17】选择“1.是”,则【R22】的“4.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选项不可选。
【R23.目前就业服务需求】:1-5项可多选。“6.无需求”与前5项互斥,选“6”则不允许选1-5项。选1-5项则不允许选“6”。
【R23.目前就业服务需求】:1-5项可多选。如选择“1.失业登记(含转移性就业登记)”,一般应同时选“2.职业能力评估,4.职业指导(含创业指导),5.职业介绍”。
【R23.目前就业服务需求】:如果【R17】选择“1.是”,则【R23】的“1.失业登记(含转移性就业登记)”选项不可选。
【R24.职业康复劳动需求】:目前正在参加职业康复劳动的,及未参加职业康复劳动也未就业的智力残疾人和稳定期精神残疾人填报,多重残疾中包含智力或精神残疾的,也应填报。如果这几类残疾人本题选择了“1.正在参加”, 且有收入,则【R17】应选择“1.是”,同时【R18】应选择“5.其他形式就业”或【R19】应选择“6.其他形式就业”。
社会保障
【R25.是否参加职工社会保险】:16周岁及以上填报,1-3项可多选。“4.未参加”与前3项互相排斥,选“4”则不允许选1-3项。选1-3项则不允许选“4”。
【R25.是否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当选择“4.未参加”,且【R18.非农业户口残疾人就业形式】选择了“1.集中就业”、“2.按比例就业”、“4.公益性就业”中1项或者【R19.农业户口残疾人就业形式】选择“5.公益性就业”时,给予提示性警告,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公益性就业一般都应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
【R25.是否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当“1.养老保险”和“2.医疗保险”中仅选择1项时,给予提示性警告,2个选项一般同时具备。
【R26.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凡是不在职工社会保险覆盖的人员,都应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选“否”直接跳转【R28】。
【R27.是否享受居民养老缴费补贴】:60周岁以上全选“否”。
【R28.是否参加居民医疗保险】:选“否”直接跳转到【R30】。
【R30.一年来社会救助及福利补贴情况】:1-9项可多选。“10.无”与前9项互斥,选“10”则不允许选1-9项。选1-9项则不允许选“10”。①凡【R18】选“1.集中就业 2.按比例就业 4.公益性就业”,【R19】选“5.公益性就业”的,【R30】必选“6.其他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其他临时救助)”。②【R14】凡是在学的,【R30】必选“6.其他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其他临时救助)”。③【R30】的“9.其他福利补贴”项必选。
【R30.一年来社会救助及福利补贴情况】:本题选“1.最低生活保障”的,必须选择【R8】“1.低于本市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或者【R9】“1.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
养护照料
【R31.是否享受养护照料服务】:如圈选“居家安养”、“机构托养”、“社区日间照料”,不能直接跳转【R33】。“4.未享受”与1-3项互斥。
康复
【R33.一年来是否得到过以下康复服务】:1-3项可多选。“4.否”与前3项互相排斥,选“4”则不允许选1-3项。选1-3项则不允许选“4”。
【R34.目前康复服务需求】:1-29项可多选。“30.无需求”与前29项互相排斥,选“30”则不允许选1-29项。选1-29项则不允许选“30”。
【R34.目前康复服务需求】:被调查者按自己的残疾类别在对应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中选择,不得选择非自己残疾类别项目。多重残疾可以选择与其残疾类别相对应的项目。
辅助器具
【R36.目前辅助器具需求】:1-30项可多选。“31.无需求”与前30项互斥,选“31”则不允许选1-30项。选1-30项则不允许选“31”。
【R36.目前辅助器具需求】:被调查者按自己的残疾类别在对应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中选择,不得选择非自己残疾类别项目。多重残疾可以选择与其残疾类别相对应的项目。
法律服务
【R38.目前您有哪些法律服务需求】:1-5项可多选。“6.无需求”与前5项互斥,选“6”则不允许选1-5项。选1-5项则不允许选“6”。
无障碍
【R40.目前您家有哪些无障碍改造需求】:1-8项可多选。“9.无需求”与前8项互斥,选“9”则不允许选1-8项。选1-8项则不允许选“9”。
【R40.目前您家有哪些无障碍改造需求】:第5项只能是听力残疾的人选择,多重残疾中包含听力残疾的,也可选此项;第6、7项只能是视力残疾的人选择,多重残疾中包含视力残疾的,也可选。
文化体育
【R41.一年来是否经常参加社区(村)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选“是”直接跳转补充问题B1。
【R42.不能经常参加社区(村)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的原因】:可多选。
补充问题
【B1】:属于一户多残的各位残疾人成员,在填报各自的调查表时,此处残疾人信息是相互补充的,不允许出现本户残疾成员以外的残疾人(例如:甲的调查表填写了乙、丙两人;那么填报乙的调查表时,此处只能填写甲、丙两人;同样,填报丙的调查表时,此处只允许填写甲、乙两人)。且本处填写的残疾人,全部都必须在调查底册中列出,如果底册中不存在,则不允许录入。一个家庭,一次入户,一并对照填写。
【B2】:填写的项目不能与调查表中提及的需求项目重复,并且仅能填写一项需求。
【R2.残疾证号】:无残疾证填写身份证号码,是指在残疾人基础数据库中登记,但暂未持证残疾儿童填写身份证号码。
【R4.婚姻状况】:20周岁及以上填写。
【R5.监护人姓名】:智力、精神和17周岁及以下残疾人填写,多重残疾中包含智力或精神残疾的,也必填此项。
【R6.本人或监护人联系电话】:“固话”和“手机”至少一个必填。
【R7.是否在敬(养)老院、福利院、荣军院居住】:选“是”仅填写本调查表中“教育”、“社会保障”、“养护照料”、“康复”、“辅助器具”等五个部分的调查信息,其他不需要填写。
【R3.户口性质】:选“1.农业”时,可填报【R9】、【R11】、【R19】,不能填报【R8】、【R10】、【R18】。选“2.非农业”时,可填报【R8】、【R10】、【R18】,不能填报【R9】、【R11】、【R19】。
教育
【R12.是否识字】:15周岁及以上填报。选“否”时【R13.受教育程度】中只能选1-2其中一项,3-6不允许选择。
【R13.受教育程度】:15周岁及以上填报。选“1.从未上过学”的跳转【R17】,无需填报R14-R16。
【R14.就读学校】根据被调查人的当前就读学校类型,在“普通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机构”两类中选填一项。
如果【R14.就读学校】和【R13.受教育程度】同时选择,那么两者选择项必须相对应。
【R15.学前教育需求】:3-6周岁(含6周岁)周岁未在园残疾儿童填报。
【R16.义务教育需求】:6-14周岁(不含6周岁)周岁未入学残疾儿童填报。
【R12.是否识字】、【R13受教育程度】、【R14.就读学校】中任意填报一个,【R15.学前教育需求】和【R16.义务教育需求】都不填报。反之亦然。
劳动就业
本大类要求所有16-59周岁的被调查对象不分性别、城乡都必须填报。
【R17.是否就业】:选“否”直接跳转【R20】。
【R18.非农业户口残疾人就业形式】:填报完以后直接跳转到【R22】。
【R19.农业户口残疾人就业形式】:填报完以后直接跳转到【R22】。
【R20.未就业主要生活来源】:“1.退休金(养老金)”要求45周岁及以下圈选时给予提示性警告,但允许圈选。
【R20.未就业主要生活来源】:圈选“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者,一般应在“R30.一年来社会救助及福利补贴情况”1-9项中至少圈选1项。
【R21.未就业主要原因】:选“在校学习”跳转到【R28】,而且【R14】必填。
【R21.未就业主要原因】:圈选“2.退休”、“3.丧失劳动能力”或“4.无就业意愿”中1项者,一般应直接跳转R25。除提前退休的人可以有职业培训需求,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可能有零就业家庭帮扶需求。
【R21.未就业主要原因】:“6.农用土地被征用”项仅限农业户口圈选。
【R22.目前就业扶持需求】:1-5项可多选。“6.无需求”与前5项互相排斥,选“6”则不允许选1-5项。选1-5项则不允许选“6”。
【R22.目前就业扶持需求】:如果【R17】选择“1.是”,则【R22】的“4.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选项不可选。
【R23.目前就业服务需求】:1-5项可多选。“6.无需求”与前5项互斥,选“6”则不允许选1-5项。选1-5项则不允许选“6”。
【R23.目前就业服务需求】:1-5项可多选。如选择“1.失业登记(含转移性就业登记)”,一般应同时选“2.职业能力评估,4.职业指导(含创业指导),5.职业介绍”。
【R23.目前就业服务需求】:如果【R17】选择“1.是”,则【R23】的“1.失业登记(含转移性就业登记)”选项不可选。
【R24.职业康复劳动需求】:目前正在参加职业康复劳动的,及未参加职业康复劳动也未就业的智力残疾人和稳定期精神残疾人填报,多重残疾中包含智力或精神残疾的,也应填报。如果这几类残疾人本题选择了“1.正在参加”, 且有收入,则【R17】应选择“1.是”,同时【R18】应选择“5.其他形式就业”或【R19】应选择“6.其他形式就业”。
社会保障
【R25.是否参加职工社会保险】:16周岁及以上填报,1-3项可多选。“4.未参加”与前3项互相排斥,选“4”则不允许选1-3项。选1-3项则不允许选“4”。
【R25.是否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当选择“4.未参加”,且【R18.非农业户口残疾人就业形式】选择了“1.集中就业”、“2.按比例就业”、“4.公益性就业”中1项或者【R19.农业户口残疾人就业形式】选择“5.公益性就业”时,给予提示性警告,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公益性就业一般都应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
【R25.是否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当“1.养老保险”和“2.医疗保险”中仅选择1项时,给予提示性警告,2个选项一般同时具备。
【R26.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凡是不在职工社会保险覆盖的人员,都应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选“否”直接跳转【R28】。
【R27.是否享受居民养老缴费补贴】:60周岁以上全选“否”。
【R28.是否参加居民医疗保险】:选“否”直接跳转到【R30】。
【R30.一年来社会救助及福利补贴情况】:1-9项可多选。“10.无”与前9项互斥,选“10”则不允许选1-9项。选1-9项则不允许选“10”。①凡【R18】选“1.集中就业 2.按比例就业 4.公益性就业”,【R19】选“5.公益性就业”的,【R30】必选“6.其他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其他临时救助)”。②【R14】凡是在学的,【R30】必选“6.其他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其他临时救助)”。③【R30】的“9.其他福利补贴”项必选。
【R30.一年来社会救助及福利补贴情况】:本题选“1.最低生活保障”的,必须选择【R8】“1.低于本市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或者【R9】“1.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
养护照料
【R31.是否享受养护照料服务】:如圈选“居家安养”、“机构托养”、“社区日间照料”,不能直接跳转【R33】。“4.未享受”与1-3项互斥。
康复
【R33.一年来是否得到过以下康复服务】:1-3项可多选。“4.否”与前3项互相排斥,选“4”则不允许选1-3项。选1-3项则不允许选“4”。
【R34.目前康复服务需求】:1-29项可多选。“30.无需求”与前29项互相排斥,选“30”则不允许选1-29项。选1-29项则不允许选“30”。
【R34.目前康复服务需求】:被调查者按自己的残疾类别在对应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中选择,不得选择非自己残疾类别项目。多重残疾可以选择与其残疾类别相对应的项目。
辅助器具
【R36.目前辅助器具需求】:1-30项可多选。“31.无需求”与前30项互斥,选“31”则不允许选1-30项。选1-30项则不允许选“31”。
【R36.目前辅助器具需求】:被调查者按自己的残疾类别在对应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中选择,不得选择非自己残疾类别项目。多重残疾可以选择与其残疾类别相对应的项目。
法律服务
【R38.目前您有哪些法律服务需求】:1-5项可多选。“6.无需求”与前5项互斥,选“6”则不允许选1-5项。选1-5项则不允许选“6”。
无障碍
【R40.目前您家有哪些无障碍改造需求】:1-8项可多选。“9.无需求”与前8项互斥,选“9”则不允许选1-8项。选1-8项则不允许选“9”。
【R40.目前您家有哪些无障碍改造需求】:第5项只能是听力残疾的人选择,多重残疾中包含听力残疾的,也可选此项;第6、7项只能是视力残疾的人选择,多重残疾中包含视力残疾的,也可选。
文化体育
【R41.一年来是否经常参加社区(村)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选“是”直接跳转补充问题B1。
【R42.不能经常参加社区(村)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的原因】:可多选。
补充问题
【B1】:属于一户多残的各位残疾人成员,在填报各自的调查表时,此处残疾人信息是相互补充的,不允许出现本户残疾成员以外的残疾人(例如:甲的调查表填写了乙、丙两人;那么填报乙的调查表时,此处只能填写甲、丙两人;同样,填报丙的调查表时,此处只允许填写甲、乙两人)。且本处填写的残疾人,全部都必须在调查底册中列出,如果底册中不存在,则不允许录入。一个家庭,一次入户,一并对照填写。
【B2】:填写的项目不能与调查表中提及的需求项目重复,并且仅能填写一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