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北京:16周岁以上困难残疾人将享受非医疗康复补贴

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8-06-26

  市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将于明天正式开幕,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目前,全市共有405个温馨家园,每年服务残疾人超过100万人次,残疾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日间照料和康复服务。

  家住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的周先生每天都会在妻子的陪伴下,准时来到“慧馨园”接受康复治疗。“慧馨园”是本市第一家开展智力残疾人日间照料的温馨家园,主要帮助社区里重度智力残疾人进行康复劳动、生活适应训练、接受文化教育和在娱乐中得到治疗。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小周已经能用“箱庭疗法”在沙盘前完成设计。

  “老师给他制定了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有手工编织、文体活动,还有室外训练,他很喜欢。心情开朗了,到家也知道主动跟我说话了,还帮我干家务活。”看到丈夫的变化,妻子的心情也开朗起来。

  三年的康复训练,也让社区居民小梅一改以前的自闭状态,开始与其他人正常交流起来。小梅的妈妈表示,孩子进入“慧馨园”,明显比以前快乐多了,这也减轻了家长不少负担。

  展览路街道温馨家园,30多位和小周、小梅一样的智力障碍残疾人,在老师的辅导下学习绘画、手工艺品创作、烹饪技巧等,他们还定期走到户外,参加主题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街道残联理事长崔秀英介绍,残联引入了“箱庭疗法”,让残疾人在有细沙的箱子里随意摆放组合设计玩具,同时将心理关爱、绘画治疗融入职业康复。此外,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回龙观医院等合作,医生在社区为残疾人进行有效治疗,服务街道3200多名残疾人。

  像“慧馨园”这样的温馨家园,全市目前共有405个,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每年服务残疾人超过100万人次。除了街道、社区,市残联还在7个远郊区的深山村创建了87家村级温馨家园,为困难残疾群体提供送餐、理发、体检、家政、代购、助行等特色服务,共有约3500多名残疾人受益。

  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市残联还创新温馨家园运行模式,推动其转型升级。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本市共有218个温馨家园通过引入社会力量购买专业助残服务;45个温馨家园完成登记注册,以独立主体形式运营;37个温馨家园托管给专业服务机构。

  下一步,市残联将加大温馨家园的改革力度,力争2020年在全市全面铺开,除了已有的3种改革模式,探索“整体托管+星级评估+信息化常态监管”的模式,建立温馨家园社会化运行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