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奇、陈吉宁会见本市的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代表
今天上午,市委书记蔡奇会见出席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的北京市代表,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合影留念。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一同会见。
蔡奇向代表表示祝贺,向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他说,你们的先进事迹很感人,你们是首都人民的骄傲。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在全市形成奋斗向上的精神面貌。希望各位自强模范和全市残疾人一道,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各位助残先进永葆大爱无疆的深厚情怀、践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德行善举,带动更多首都爱心人士加入助残队伍,让关爱的阳光普照每位残疾人朋友。
同双下肢残疾勇攀珠峰的夏伯渝握手
蔡奇强调,残疾人事业是特殊的事业、光荣的事业。各级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不断健全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好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事迹,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新时代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北京市共有夏伯渝等4名“全国自强模范”、北京市民卡管理中心等3个“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尧弘等3名“全国助残先进个人”、通州区培智学校等4个“残疾人之家”和“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从艳梅获得表彰。
魏小东、崔述强、张家明,市政府秘书长靳伟一同会见。
北京市获表彰的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是他们!
全国自强模范(4名)
夏伯渝 男,汉族,1951年生,肢残,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退休职工、北京市东城区残疾人体育运动协会名誉会长。1975年第一次攀登珠峰,双脚冻伤截肢。截肢后的四十多年,虽然没有了双脚,但是他从未放弃登顶珠峰的梦想。曾参加过轮椅乒乓球、举重、轮椅投掷等多项残疾人运动,打过诸多国际国内比赛。1996年不幸患上淋巴癌,这期间他不怕死,怕的是不能实现攀登世界最高峰的人生理想。为了梦想,他每天5点开始大运动量训练,负重10公斤深蹲1500个,引体向上100个,俯卧撑360个。由于假肢没有触觉,登山的关键全凭脚尖或脚跟的着力牢牢抓住重心,有一点不平衡就可能摔倒,所以他每天针对核心肌肉要做240个仰卧起坐,还加入了其他一些训练科目以达到极限体能。他的信条是“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为理想奋斗一天,拼搏一天。”在历经四次登顶失败后,2018年5月8日他第五次向着自己的梦想发起冲刺,于5月14日成功登顶,成为中国残疾人登顶珠峰第一人,同时也是世界登顶珠峰年纪最大的残疾人。他曾是世界首届残疾人攀岩世锦赛双小腿截肢组男子难度赛和速度赛两项世界冠军,先后获得2011年度体坛风云人物残疾人体育精神奖、第六届“中国当代徐霞客”、2018北京榜样、2019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体育时刻奖。
夏虹 女,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生,肢残,北京夏虹公益促进中心理事长。7岁时因意外车祸失去双臂,小学五年级因身体原因辍学,但她没有自暴自弃,凭着对人生梦想的追求和无比坚强的努力,自学了初中、高中的课程。多年来,在剪纸、绘画、文学、体育等方面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1995年起,四次参加全省、全国残疾人体育比赛,曾在400米、800米和跳远项目中获得冠军,并获得优秀运动员的称号;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表演了双脚剪纸、刺绣和针织,被评为“世博之星”;2014年,作为残疾人代表在“APEC会议周残疾人主题活动”上展示足艺剪纸。在磨砺自身剪纸技艺的同时,也注重剪纸文化的传承,成为北京多家“温馨家园”、特教学校的剪纸老师。2015年12月成立了以扶残、助学、济困为主的民办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夏虹公益促进中心,成立三年多以来,先后服务残疾人和社区老人10000多人次,超过500名下肢障碍者和精神残障人士参与过“夏虹公益”活动。先后获得过“北京榜样”“北京市自强模范”“中国青年志愿者”“首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纪德勇 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生,盲人,怀柔区残联盲协主席,北京纪师傅盲人保健按摩中心总经理。1995年参军,在一次消防演习时,接触到化学烟雾导致双目失明。退伍后,他自立自强,走进了天津中医学院学习按摩,并在中国残联下设的盲人按摩机构学习深造,取得了中医按摩师资格。曾在朝阳区的一家按摩店打工,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开办了自己的按摩店,创立了“纪师傅中医保健按摩”品牌。因为自身经历,他热心公益,捐助失学儿童;组织捐助小分队,用集体的力量助残、助老、助学;还每月捐赠600元给社区,由社区发放给生活困难的居民;每到养老助残日、重阳节等,为社区的弱势群体义务开展保健按摩和健康保健知识讲座。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累计帮扶困难群体468人次,协助安置残疾人就业30余人,帮助残疾人学手艺,救助残疾、孤老、贫困群体花费资金达13.5万元。多年来,他坚持对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无援人员等三类患者不收费,间接帮扶资金达25万元。先后荣获2013年“北京榜样”、2014年怀柔区“道德模范”、2017年怀柔区“帮扶先进工作者”。
智春丽 女,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生,聋人,北京市海淀区聋协主席。5岁时因注射链霉素导致双耳失聪,但她自立自强,多年来,关心聋人朋友的生活、健康、工作,耐心听取聋人朋友的求助和询问,并用娴熟的手语跟聋人朋友进行交流,用各种方式与聋人朋友建立起密切联系。为解决聋人朋友看病难的问题,主动联系导医手语翻译服务团队和爱心手语志愿者为聋人朋友做手语翻译,还向社会上的爱心朋友寻求帮助。由于经常陪同有需要的聋人朋友就医并承担翻译的角色,自然而然与医护人员成了朋友,经常通过短信等方法向医生咨询,为聋人朋友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服务,还主动组织聋人朋友参加健康公益免费体验活动。热衷公益志愿服务,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随北京志愿者团队去听力言语康复中心看望聋儿,与他们一起讲故事,聊生活,做游戏,还将亲手剪缝制作的近二百条背带式装助听器的口袋,送给了孩子们;并坚持和他们保持联系,随时和他们聊天,开导他们。多年来,她用真心、爱心与耐心服务了无数残疾人朋友,先后获得“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第五届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北京社会好人榜”等荣誉称号。
全国助残先进个人(3名)
尧弘 女,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3月生,北京电视台《新闻手语》节目编辑。《新闻手语》是北京电视台唯一一档面向残疾人朋友的新闻节目,节目开播二十余年以来,为听不到声音的特殊人群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架起了残疾人朋友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作为《新闻手语》的一名普通编辑,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将近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国家大政方针、社会民生等新闻,通过手语和电视画面及时有效地传达给社会残障人士,每年平均播发相关新闻三千余条。积极参与关爱社会残障人士的新闻报道工作和帮扶工作,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动员全社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支持残疾人工作,关心关爱残疾人生活营造了积极的正能量。动员新闻中心的媒体同仁参与志愿活动,主动和残疾人朋友一起举办各种活动,帮助解决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特教学校的手语老师建立联系,通过他们了解残疾人朋友观看电视节目和获取信息的习惯和喜好,以便在节目中能更好地与手语老师沟通配合,满足残疾人朋友的收视需求,更有效地把新鲜热点资讯传递给他们,受到首都新闻界和残疾人朋友的广泛好评。
安钟岩 女,汉族,民建会员,1959年3月生,丰顺工贸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创办丰顺驾校,主动请战要求承担培训残疾人学习驾驶技术(C5车型)的任务,投入大笔经费进行设施改造,亲自组织专业培训团队编制C5车型培训的试行教学大纲,从全校近200名教练员中选派了10名优秀教练员,专门组织针对性业务培训、服务培训和心理培训,为残疾朋友学习驾驶建立了一整套贴心适宜的培训服务体系,在北京乃至全国首开残疾人驾驶培训的先河。作为人大代表,特别注重有关残疾人事业的调研,为了提高丰台残联的办公效率,一次性捐赠58台电脑。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全国助残日活动上捐款捐物并踊跃购买残疾人朋友的手工制品,每逢节日到企业属地的残疾人家中慰问,每年儿童节走访丰台区儿童福利院、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看望孤残儿童等;经常利用各种场合向社会宣扬助残扶残的正能量,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公益助残的事业。二十多年来,累计投入千余万元资金财物助残扶残。先后获得“中国残疾人事业爱心大使”“中国残疾人事业文化助残贡献奖”“北京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
吴颖萍 女,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3月生,北京市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作为长期从事劳动法律服务的律师,对残疾人员工心存大爱,在他们心中投入一缕温暖阳光,鼓励他们坚强勇敢地笑对人生。在北京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所属按摩公司关停中,接受相关委托,为盲人员工提供及时准确有温情的法律咨询,维护盲人员工的合法权益。多年前曾受北京市法援中心指派,担任一位四级残疾员工的代理人,经多次奔波协调,推动了该员工的养老和赔偿问题解决。长期坚持帮助残疾人维权,关注残障人就业,主动与残疾人做朋友,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在担任北京律协劳专委主任期间,与残疾人法律服务志愿团深入合作,积极调研,就残障人就业问题向有关部门提交和反映建议。在担任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常务理事、劳动法分会副会长、北京市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期间,多次积极组织并参与“送法律服务进社区”“送法律服务进企业”、义务咨询、给企业做劳动用工诊断等义务活动。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律师、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十佳劳动法律师、劳动法分会突出贡献奖等。
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
从艳梅 女,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7月生,东城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2005年任职以来,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提出的康复服务五大平台体系、家庭无障碍改造严把“五关”、温馨家园建设“四个必须有”及“三居家、四融合、五创新”“阳光爱心八进门”行动等工作思路和方法,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国和全市残联系统中予以推广。在她的带领下,东城区残联建成集残疾人托养、康复服务、就业培训、文化体育多功能于一体的全市首家区级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实现了残疾人事业的飞越式发展。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让残疾人实现在社区就业;同时,积极协调人力社保部门和用人单位,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残疾人就业搭建服务平台。五年来,东城区解决了上千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在她的力促下,东城区残联和司法局联合发文,在所有温馨家园设立法律援助室,使残疾人不出街道就能得到专业的免费法律服务。先后获得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特殊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残疾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全国助残先进集体(3个)
北京市民卡管理中心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残疾人之家(4个)
北京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
通州区培智学校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
延庆区永华残疾人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