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舞台剧《我们》首次公演
5月17号下午,一场独特的演出在北京市西城区繁星戏剧村举行。
独特,不是因为剧本或舞台,而是站在舞台上的演员。
他们多数是精神康复者,走上舞台演自己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如果主办方不说,你可能根本就看不出来。
当你说不出来就写下来,当你开心的时候就开心,当你难过的时候也有朋友陪在身边……这是心理舞台剧《我们》中的台词,也是这部剧中演员的心声。
《我们》是舞台上的故事,更是他们自己的故事。在第29个助残日来临之际,这部剧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精神康复者的风采,更是用这种方式呼吁社会各界给他们提供一个关爱包容的环境。
图为 《我们》剧照
此次演出是北京市西城区精神康复者心理舞台剧《我们》的首次公演,旨在通过心理舞台剧在精神康复领域公益宣传方面起到守正创新,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和残疾预防示范区融合提升。
多数演职人员均是精神康复者,他们是一群活跃在北京市区的精神康复者。他们曾经没有办法走出家门、被歧视,但是他们勇敢地走起来、站起来,舞起来了,在台上演他们自己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图为 《我们》剧照
心理舞台剧的发起人、安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孙雅丽介绍,8名演职人员中,7名是精神康复者,只有扮演护士长的是精防工作人员。
整个心理舞台剧创作历时1年,西城区精神卫生保健所和区平安医院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残联工作者、精神康复者、社会人士反复研讨、探索形成的独特演出形式,既不是心理剧也不是舞台剧,而是一种新的聚合体,是心理卫生服务和助残过程中间吸纳社会资源进行创新的一个标识。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剧本里的主人公。在第29届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我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精神康复者的风采,展示助残扶残的风采,展示精神卫生人的风采。
图为 《我们》剧照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精神障碍问题逐年增多,而精神障碍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社会接纳和容忍度低,经过康复的患者要回归社会,需要为其提供一个关爱包容、和谐舒适的社会环境。
如何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心理舞台剧《我们》,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看到他们工作时的专注和真诚,旨在社会上形成消除歧视,减少病耻感,关爱残疾的良好氛围。
据悉,在日常的康复管理过程中,传统方式对一些康复者来说会感到没意思,此次演出的探索结合了表达性艺术治疗、主动式社区干预、积极心理学技术等,让演出者感受到了娱乐和快乐,让观看者在欣赏中同理患者,关爱患者,理解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孙雅丽介绍,接下来《我们》还将走进学校等地进行5场公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