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8  >  2018年第一期

京西农贸市场的变迁

  发表时间:2018-02-05 【字体:

  如果说起农贸市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重要场所。今天我们餐桌上的每一粒粮食、每一棵蔬菜、每一个水果,从地头到餐桌,基本上是农贸市场供货,是农贸市场连接着城乡,为我们架起了生活保障的桥梁。从它60 年的变迁,不难看出国人生活水平的巨变。

  从我记事的60 年代中期起,就常听母亲唠叨。“买东西不方便,不新鲜。夏天,各种瓜果蔬菜集中上市,季节一过,新鲜的瓜果蔬菜就不好买了,到了冬天,只能吃到萝卜、白菜、苹果和柿子。原来,到北辛安,什么都能买到,非常方便。”

  后来我才知道,建国前后,石景山区的农贸市场主要集中在北辛安地区。北辛安人民市场占地达11665 平方米,市场内有商铺和摊贩近百家,包括蔬菜摊、肉禽蛋铺、小吃摊点近十几种。到了50 年代,由于石景山钢铁厂的红火,这里的农贸市场更是火爆。1956 年以后,经过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的店铺实行工私合营,有的店铺、摊贩组建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组,还有一部分弃商务农,市场日渐萧条。进入60 年代,市场变成居民区。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集市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会议公报指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富裕起来的农村,开始向城市挺进,京郊农民开始用自行车驮着大筐菜到城里卖,由于蔬菜新鲜、自产自销,价格自然比国营菜站便宜,逐渐吸引了大批消费群体,马路市场出现,一些头脑活泛的农民开始趸菜,到马路市场销售。石景山区的农贸市场也有了大的发展。

  在我高中毕业时,金顶街的马路农贸市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金顶街百货的北侧,路两旁的摊位一个挨一个,有布匹成衣、海鲜肉类、蔬菜、干鲜果、调味品、土产杂品、花鸟鱼虫和建筑材料等。大到车载,小到背负,有的就地铺张报纸,放下货物就卖。每天放学后,我们都来这里转上一圈,用零花钱买上点心爱之物,买不起也可以饱饱眼福。大人们再也不用愁买不到新鲜的蔬菜和肉了,还可以和小商贩讲价钱,少花钱,多买货。再也不用担心票证以外的东西没处淘换了。

  最明显的变化是:过去要吃花生、葵花籽要等到春节发票。每个人供应半斤花生、二两葵花籽,要多买比登天还难。当时,我母亲为了留住这点稀罕物,好在过节时招待客人,把它装入布书包中,用铁丝钩的一头钩住书包,将另一头挂在房梁上。要想吃,必须干出让母亲满意的事,才能奖励一小把。现在,有了农贸市场,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买到,想吃多少都行。

  1978 年以后,石景山区的农贸市场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是古城农贸市场、八角北里农副产品市场、玉泉路工业品批发市场、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和苹果园蔬菜直销市场。这些市场有的与居民区配套,方便了居民生活;有的成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年成交量最低达到了千万元,最高达到了上亿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开市三年半就成为中国十大粮油批发市场之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粮油现货批发市场。1995 年12 月,被评为北京市最佳批发市场。

  上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到城市,农产品的凭票证制度被取消。国有商业企业开始进入农贸市场,凭借自身拥有的全市1000多个零售商店的优势,吸收、消化了几大批发市场50% 的份额。同时北京周边市场的蔬菜开始进入北京,而南方蔬菜也源源不断地运抵京城。此时的农贸批发市场不仅担当了供应北京的重任,而且还渐渐成为辐射周边城市的蔬菜集散地。

  时代在前进,城市规模在扩大,城市环保要求农贸市场的档次要不断提高,城区市场“还路进厅”,社区市场进店,国有规模市场以租赁、承包等形式被大型连锁商贸企业代替,形成了华联、星座、物美等大众消费为主的大型超市股份制商贸集团;随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商贸企业也纷纷在石景山区开店;社区方便型农贸早市,吸引着众多的居家消费群体中的中老年人。这样,三位一体的销售模式支撑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运作的整个局面。有着我国超市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之称的“农超对接”,实现了从地头到餐桌的快捷、方便,来自周边区县的企业纷纷与超市对接,减少了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质量,让利于市民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开创了现代流通的一种更直接的销售模式。

  新中国成立60 年来,京西农副产品的供应从单调紧缺到丰富多彩,流通模式从单一到多样;农产品市场经历了计划经济的30 年,又经历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40 年,和着时代的脉搏前行。“快马撵不上青菜行”的老话正在被日新月异的流通销售新模式所打破。农贸市场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网上销售、广场式销售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更新的销售模式将不断创造出来。 随着北京“疏解整治建高端”工作的推进,京西农副产品的供应将更加形式多样,更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们更方便、更快捷地买到物美价廉的农副产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