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7  >  2017年第一期

梦想的力量

  发表时间:2017-02-25 【字体:

◎ 高 奕


  距离我第一次完成自己的文学作品,已经过去十多年的时间。而作品第一次幸运地变成铅字,发表在杂志上,也已过去了六年。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幼年的自己曾立志于写作,在文学小径上辗转徘徊的可爱模样。同学们都在操场上追逐嬉戏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坐在桌前一字一句地构建着只属于我自己的“美丽家园”。尽管每天都动笔,但却一直无缘发表。手写稿积攒了一大堆,却没有实力让它们变成铅字——真正达到了“厚积薄发”的“最高境界”。十数年后,偶然读到作家李唯的一篇创作谈《把小说写得像麦当劳一样》。李唯老师在文章中对当今社会的文学状况做了精准地分析,并说:“我希望我们的艺术小说有一天都能像麦当劳那样为那么多的大众所追捧。”整篇文章如同黄钟大吕,令人振聋发聩。我读后心有所悟,原来小说可以写得如此好看。所以我很快就改变了写作思路,此后,作品也开始有所发表,亦有了一种“回首前尘,恍如隔世”的感觉。至今我还保存着小时候作文、日记和随笔的手写稿。记得那时写稿,在观念上有误区,总认为越长越好。所以努力扩充每一篇文章的字数,哪怕挥洒出来的,通篇都是注定要被编辑枪毙的“三纸无驴”的废话。

  若问文学给我带来了什么?可以说是苦乐参半,甚至可以说是苦多于乐。童年时代,十一二岁的光景,偶然读到作家谈歌的小小说《桥》,惊异于原来这么短的篇幅也可以称之为小说,也可以发表在报刊杂志上,遂一时冲动萌生了当作家的梦想。那时候文学对于我,意味着理想,意味着成功,也意味着小小的虚荣心。自此,一向贪玩的我便“投戎从笔”了。辛勤练笔之余,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对文学这么执着,也没人告诉过我写作这条路是何等的坎坷!

  渐渐地,写作成了我业余时间的唯一乐趣。

  渐渐地,我去往邮局投稿的次数越来越多。

  渐渐地,我的稿件被退回和“石沉大海”已成了家常便饭。

  其实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我在写作投稿的“事业”上竟有力量承受得住这么大的打击?而且承受了十几年!十几年间,明知自己水平有限,却依然厚着脸皮投稿和接收退稿信。每当别人问我从事什么工作,我总是自嘲地说:“自己真正的工作是接收退稿信和往“海”里扔“石头”……”但说笑过后,却没有几人能明白,我幽默的话语中包含了多少的辛酸!而现在,当我颇为自得地一次次对别人说我是业余撰稿人的时候,竟然丝毫感觉不到惭愧。想是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我的脸皮比写过的稿子还厚了。金庸大侠《笑傲江湖》里的华山派掌门岳不群先生,在久经锤炼之后练成了古今独步的“金脸罩,铁面皮”神功。令我“自豪”的是,岳先生的看家本领,竟也被苦苦跋涉在文学小径上的我给练成了。

  人生若有张厚脸皮,基本就我这副“尊容”了。

  现在,得到缪斯女神垂青的我,有少量作品发表在刊物上。但是,如果真的有缪斯女神的话,她恐怕早已忘了,当年她是何等残忍地将我拒之门外。

  曾在某杂志上看到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文学是你谋生的手段和挣钱的工具吗?”说实话,文学不是我挣钱的工具,但确实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养料。与我所认识的文学爱好者比起来,我写的作品可以说少得可怜。由于生活所迫,我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工作上,这主要是出于生计上的考虑。但是,我热爱文学,我敬仰从事写作的作家。我自己是八十年代生人,在写作这个充满艰难的领域里乐此不疲地“流窜”着。

  我写小说和散文的时候,心里很纯净——正如李唯老师所说:“因为不为挣钱,因为根本也挣不了钱。那索性就不想挣钱的事。”我发表一篇稿子所得的稿费,相当于一个小学生半个月的零用钱,也许还比不上。所以没有了挣钱的念头,我就心灵纯洁地写着我数量不多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高高兴兴地享受着每一篇作品带给我的难言的快乐与成就感。这一切都因为我热爱甚至痴迷已经变得有些惨淡的文学艺术,我会永远坚持心中那份“哪怕文学是一杯鸩酒,却依然心甘情愿为你甘之如怡”的信念。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大家忙于实际利益,文学逐渐被疏远、被淡化。在如何保持文学的存在,维护文学尊严的问题上,人们亦多有争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文学是不会消亡的!也不会失去尊严!甚至可以说,越是商业化严重的社会,就越需要文学来净化人们的心灵。人们就越需要在商场打拼之余,用文学来抚慰早已干涸的心。人们是不会让唯一纯净的心灵栖息地走向消亡的。毕竟,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李唯老师那种立志要“把小说写得像麦当劳一样”的可爱文人。我们的文学也一定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得住考验,得以长存。

  我希望我们的文学艺术能为所有心怀梦想的人带来一份永恒的强大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