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 李直兵
与其说是阳春三月的旖旎风光,倒不如说是百听不厌的蒋大为的甜润歌声,将我吸引到了听障残疾人杨宽德的桃林。老杨是我在华严农场工作期间结识的一位优秀村干部,少小时因一次严重耳疾而造成听障,早年还不打紧,随着年事渐高而加重。我退休时,他亦从领导岗位上退下了,但他怎么也闲不住,于是承包了村里的几亩撂荒地打发日子。这次我回故乡,与之不期而遇,多年不见,相见成欢,他十分高兴地告知我他的近况,特意讲到他十多年来精心培育的一片桃梨林的巨大变化,并邀我前去观赏正值怒放的桃花。为实地鉴赏与领略蒋大为歌声中的“情景”交融的韵味,我哪里还有婉拒的意思。次日便约友邀朋,束装就道,驱车径直前往了。
我们踏着自行车,缓缓地行进在乡间的小道上,确有“信马悠悠野兴长”的味儿。那融融和煦的丽日,吹面不寒的软风;那若隐若现的烟景,鸣声悦耳的鸟唱;那如茵如织的细草,清香四溢的菜花;那摇曳多姿的柳丝,嫩绿初染的丛林,简直构成了一幅奇妙的春光图画,我们置身在这图画中游目骋怀,委实倍感心旷神怡。行不到数里,那桃林便呈现在眼前,放眼望去,宛若一片火红的云锦。我们来到桃林,老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如导游一般把我们领在桃林里漫步观赏。
这是一片桃树的天地,那盛开的朵朵桃花,红得天真烂漫,红得纯洁无邪,红得华贵富有,红得雍容温柔,红得娇媚多情,红得自然天成。那舒展的花瓣简直就像一张张含情脉脉的笑脸在热情地迎接客人。那株株怒茁的桃树,有的枝繁如伞,有的傲骨似铸,有的曲屈盘旋,有的婀娜多姿,那一枝一干好象向人们展示着它那傲寒斗霜的倔犟性格和沐风浴雨的旺盛生命。穿行在桃林,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虽无羽化登仙的雅趣,却有超凡脱俗疏世独立的飘飘豪情。
我爱春天,尤其爱这春天盛开的桃花,若把春天比作一乘油壁香车,这桃花就是香车上的宝盖,若把春天比作一只彩凤,这桃花就是彩凤下垂的流苏,若把春天比作一顶华贵的皇冠,这桃花就是皇冠上的宝石,若把春天比作精美的瓷器和玻璃制品,这桃花就是它们身上的彩绘。桃花堪称是春天的诗情画意,是春天的神韵气质,是春天的魂魄精灵。我赞美春天,更赞美春天盛开的桃花。我们投身在这桃林的怀抱,观赏这天工地造的秀色,吮吸着这缕缕幽微的清香,我们的五脏六腑都被净化了,我们沉醉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乐而忘归。
赏玩了好一阵子,老杨提醒我们该去家里歇息一下了,我们才舍林入室。老杨的家就在桃林中间,建在一个占地约三百平米的土台上。这家与其说是房舍,不如说是窝棚,简陋极了。但由于老杨将室内室外收拾得井井有条,且纤尘无挂,看去虽然矮小蜗窄,却也爽心悦目,舒适宜人,兼之房前屋后广植奇花异草,倒是令人感到别有一番风味。在这里俯仰歇息,徜徉漫步,是可领略到农家之乐的妙趣与真谛的。
在老杨家里,他陪着我们边饮茶边聊天,这让我们得知老杨来此改沙治土植树建园的一些情况。这桃林原是一大片荒沙地,解放前汉江决堤留下的罪孽。解放后,由于这里田多劳少,虽经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化,直到后来并入华严农场,这片沙地却一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年复一年,面貌依旧,流沙多年盘踞为患。每当夏日,骄阳似火,白沙如炽,人们从此路过,甚感灼肤之苦。后来村里曾将部分面积尝试植树造林,但因管理不善,树苗一茬一茬地栽下,这沙地给人的回报则是植树片片,成活寥寥,流沙依然肆虐横行。
老杨退下后怀着改变家乡面貌的雄心壮志,独自来这里承包了约18亩面积的荒沙地植树建园。为了把整个身心都交给这块荒沙地,他毅然离开了子女,离开了家庭,在这里结庐定居与荒沙作伴。那时,他虽年近花甲,却凭着一副硬朗的身板,用毅力与决心克报了重重困难。他用勤劳的双手,改沙治土,挖塘养鱼,种瓜种豆,植桃植梨。他以养儿育女的爱心,培植看管他一手栽种的这些作物,瓜豆熟了,瓜豆的蜜汁有多甜,他的心有多甜;桃梨高了,桃梨长多高,他欢喜得就要蹿多高。当年下来,塘里的鱼藕、苗圃里套种的西瓜及豆类,纯收入就有近万元,次年收入翻番,到现在年收入超十万,预计今年将会是一个更好的年景。
老杨边向我们高兴地介绍他近几年成倍上升的收入情况,同时又喜形于色地向我们讲述了他躬耕园林与林木花卉作伴的赏心悦目的愉快生活。如今他将这八亩荒沙地创办成了一个大花园。春天桃梨争艳,红的火红,白的雪白,望去犹如红霞白云,蔚为壮观。他在里面作业,如在缥缈的云天中神游。多年的失偶悲痛,常年的鳏居寂寞均为之一扫。他夏临荷塘,荷花嬝嬝婷婷,有的羞涩打朵,有的笑靥迎人。荷塘的朝容晚态,雨趣晴姿,无不使他陶然沉醉。望着那“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有时还使他联想到有关昔人流传下的“梅妻鹤子”的轶事趣闻。他秋赏黄花,菊香沁入心脾,每当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劳作之余,花前小憇,独自把盏品茗,静听秋虫唧唧,他更感到独处的宁静与安谧。隆冬时节,虽然园中桃梨落叶,台前菊花萎谢,塘里荷杆枯黄,但当他在房前屋后转悠时,却也能品味到古人吟诵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意。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生涯,也足以让他自满自得的了。
他从春谈到夏,从秋谈到冬,园内景色四时各异,八节常新,这片乐土是属于他的了,他感到无边的快意与欣慰。他越谈越亢奋,而且脸上泛起红光。他那蕴藏在心底的愉悦之情,仿佛运行奔突在地下的炽烈岩浆,一下在我们面前喷涌了出来,大有一发即不可竭之势。已近中午,他却乐而忘餐,也许是火炉上壶盖拍打的声音告知了午餐时间已临近的信息,他这才要去烧火做饭,并挚意挽留我们在他那儿用餐。我们因不好意思为他增添麻烦,也就莞尔而拒了。
他带着无可奈何的心情,送我们出园,当我们转身挥手告别之际,猛然间感到他身后的那盛开的桃花也象和他一同在含笑送客,且那脸蛋红得越发惹人喜爱。此时老杨正兀立园口,不知是情感的激动,还是对我们离去的依依不舍,或者是对我们没有就餐的内疚,也许是三者得兼吧!他那已经泛红的面颊更加红润了起来,面对此景我不禁心有灵犀地赞美了一句: 好一个“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特写镜头啊!如有相机,拍下这天然无饰的一瞬,不也是美不胜收的吗?
我和友人行在归途,嘴里筹划着桃梨登场定要前来尝鲜的打算,心里却在虔诚地默默地祝愿老杨今年获得更好的收成。祝愿之余,一股对老杨的不可言状的钦佩之情仿佛从心底油然而生,这不只是出于挚友的情感,更是对于象他这类残疾人的礼赞。他青壮年时是村干部中的佼佼者,及至垂老,听力虽每况愈下,却并不因不便与人交流言语就甘当生活的弱者,去靠儿女的赡养或是政府的扶助了此残生,而是英姿不减当年地奋然跃起,继续创造丰厚的物质财富为儿女们造福。我为有这样的友人而甚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