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里搏出的精彩人生
◎ 张长水
初次见到霍壮是在2001年夏季的一天,泽元约我去良乡看望他的一位盲人朋友。周末余闲还略有几分好奇,我欣然答应与他一起驱车前往。行宫小区路边的一家店铺,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幅大字招牌,“雨佳浩然盲人按摩”映入我的眼帘。泽元向我介绍了它的主人,一位英俊、帅气,年龄不大的盲人按摩师。我一边听主人介绍,一边四下观察:一个筒子间被隔成了四部分,两间按摩室、一间休息室、一条长沙发和一张狭小的办公桌,几位盲人技师站在自己的按摩床前,静静地等候着。我这才注意到店内冷冷清清,恍然明白了泽元的良苦用心:朋友的生意刚刚起步,需要熟人捧场……
再次见到他,是因房山区残疾人联合会和房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在阳光照耀下”——房山区残联成立20周年》征文活动。在“残疾人自强不息模范候选人”中,我倏然见到他的名字位列其中,主要事迹一栏,有这样一段话:“目前北京雨佳浩然盲人按摩中心开办了四家按摩店,安置15名盲人就业。”我与他仅一面之交,当时留给我的印象及其深刻,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莫非他已事业有成?半是惊喜,半是感动,带着好奇,我采访了他!
这次是我约了泽元去他家。乘电梯上楼,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场面折服了。160平方米宽敞的大房间,跑步机、品牌家具、名酒柜饰,生活所需应有尽有。客厅打理得井井有条,清馨雅致。女主人忙着为我们沏茶、递水果。主人公则轻松自然地与我们攀谈起来。岁月风霜,他不仅帅气依旧,脸上还增添了几分自信从容,几句话便把我拉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他出生在岳各庄乡一个偏僻的丘陵小村。1983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加入武警北京消防总队,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军营梦想。部队是个大家庭,军营的训练生活,开阔了他的视野、磨练了他的意志品质。1985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警北京初级指挥学校消防专业。在一次训练当中,他的双眼意外受伤,被诊断为“外伤性青光眼”。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校领导批准了他停训休养,可他怎肯舍弃难得的学习机会,依然带伤坚持训练。1987年,他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全部学科,于同年8月被批准为武警部队正排职参谋,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防火科,成为一名英姿勃勃的消防监督员。他如愿以偿,每天穿着崭新的军装,去乡镇、去工厂、去商业网点,检查消防安全工作。那段时间,他交了女朋友、结了婚,沉浸在美满幸福之中。
伤痛从1989年夏天开始。那年的5月20日至10月中旬,他和战友们从天安门广场执勤归来,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单位,由于过度劳累得不到休息,他的眼压又在逐渐升高。这是严重的危急信号,应该抓紧去住院治疗。当时,战友们都在没日没夜地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他怎能向领导张口呢!治疗计划一拖再拖,病情也在一天一天地加重。安保工作结束后,他来到医院,医生做出了“视野缺损”的诊断结果。医生说:视野缺损不可逆转,缺损了就无法修复。并再三叮嘱他,平时一定要稳定情绪,除了不能喝酒吸烟、不能着急生气外,更不要熬夜加班。可医嘱归医嘱,他不能懈怠本职工作,停下自己前行的脚步!1990年北京亚运会,消防安全依然是安保工作重点,他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事务中,白天下基层做安监指导,晚上加夜班排查隐患。决不能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出现任何纰漏;1991年麦收防火工作,他在大石窝、张坊一住就是20多天。他带去的眼药水需要低温保存,但那里根本不具备冷藏条件,他用土办法保温,在一个医用小饭盒里放上湿毛巾,可待他打开饭盒时,药水已被毛巾包裹得热气腾腾。麦收工作结束,他的眼疾突然加重,视力急剧下降,手术治疗迫在眉睫。到1992年初,他的左眼几乎失明,右眼视力也仅剩下了0.8。也许是因为太过年轻,从来就没为自己的健康考虑,仅凭这点视力,他还在拼命工作。当年,他以“聚源商场”为试点,为全区普及“无烟商店”树立了典范。同年,单位集资建房,他有了人生第一套住房——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也许命运就该如此,每次欣喜都会伴着厄运而来。就在他为自己的新家欢欣鼓舞的时候,病痛再一次光顾了他,他的眼压又在悄然升高,吃药、点眼药水已无济于事,右眼仅有的一点视力还在下降,医生向他敲起了警钟:如果不手术治疗肯定要失明,手术也许还有一线希望。怎么办?他陷入了迷茫。1994年,他的右眼视力下降至0.4,几个月过后又降到了0.03,眼压还是控制不住。主治医生把病历转给了刚刚赴美归来的眼科专家赵教授,想通过赵教授在国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帮他留住最后的一线希望。但最终结果还是未能如愿。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要在黑暗之中度过余生。他还那么年轻,才28岁,儿子还不到2岁,爱人只有26岁。他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还有许多事情在等待着他。情急之下,他想到了死,死了才能得到解脱,一了百了。知夫莫若妻,就在他彷徨、无助,痛苦挣扎的时候,爱人把一首普希金的诗读给他听,让他在黑暗中重新振作起来。他至今仍清晰记得那几句诗:“沉重的是我的心,迷茫的是你的眼,谁能理解命运变换的无情,谁能弥合受过创伤的心灵,用我们的真诚把未来世界感动、用我们的赤诚把整个地球支撑……”在亲人和朋友们的感召下,他终于走出阴影,重新站了起来。那段日子,他每天收听资讯广播,寻访力所能及的实用技术信息。战友许士良向他推荐了“北京盲人学校”,要他学习盲文。士良向他介绍说,盲人不仅可以学习文化,还对中医推拿按摩有独到之处,学成后同样可以和常人一样就业。恰在此时,电视台正在播放军人李志军为搭救战友,双目失明后自强不息,刻苦学习中医按摩技术的专题片。李志军医治小儿弱视、近视的先进事迹,鼓舞了他学习盲文的自信心。他让爱人带他来到盲校,把自己的想法讲给校长听,恳求学校放宽条件,收下自己这个大龄学生。校长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带上书面申请,亲自去教委向领导请示。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他终于走进盲校,同一拨十六、七岁的小同学吃住在一起。开学前,他的几位好哥们,一起凑钱为他买了一台“爱华牌”微型录放机和录音带。大家的帮助让他十分感动,他很知足,把患难之交的朋友看成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这台在当时价值不菲的学习用具,时时刻刻在激励着他: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负光阴,不负情义。
因为失明后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起初,去教室、去食堂、去宿舍,没人引路他寸步难行;理论课学习更是困难重重,他能写出盲文,却因手感不足,摸不出课本中的内容,多亏了那台录音机,他把所有课程全部录制下来,课后再请同学帮忙复习,在校三年,他整理的录音带有一千多盘;实操课,老师把穴位标在他身体上,手把手地教他技法,让他去感知、去体会。至今他还在庆幸,自己赶上了这些尽职尽责的好老师。
上盲校的那段时间,也是他最困难的时候。孩子上幼儿园每月要交托费,他上盲校要交学杂费、吃住费。为了减少开支,爱人处处省吃俭用,一个人既要上班,还要带孩子,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方面,都感到压力很大。现在回想起来,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他渡过难关的呢?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做个有用的人,要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活着就要有尊严。他发奋学习,苦练内功,只能用成绩回馈社会,回报关心他的家人和朋友。
三年苦读,他终于学业有成,无论理论水平还是实际操作,功课门门优秀。学校安排他在“北京盲人按摩医院”实习。不久,他就在医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实习项目,得到医生患者的一致好评。在这里,他收获了伤残后的第一笔工资收入。800元钱虽然不多,但他却兴奋得一夜未眠。他给爱人花200多元买了一件羽绒服,给儿子买了学习机。他知道自己现在是个有用的人,不仅能够自立,而且还能养家。于是他有了自信,有了更高的人生目标,他要像健全人一样,让自己的小家过上美满幸福的新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他决定筹备自己的按摩店,他一边继续在外打工,学习经营管理、业务知识;一边让爱人寻找合适的店面,并请来朋友帮忙把关。2000年,他向亲戚朋友借款2万元,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创远郊区县“盲人按摩”先例。
开业之初,老师和同学们经常过来帮忙指导,李老师还给小店起了一个正气凛然的名字——“浩然盲人按摩”。爱人觉得,欠别人那么多钱,心里不踏实,问他赔了怎么办,他就半开玩笑地说:“如果赔了,我还出去打工,把钱再挣回来!”夫妻二人就这样相互鼓励,用心经营。半年后,按摩店开始有了起色,不仅没赔还略有盈余。他乘势而为,又陆续开了4家分店,最红火的时候,员工多达30余人。当年开店他没想过要挣多少钱,他有自己的底线,只要不赔,员工们有满意的工资收入,自己有说话解闷的地方,就可以坚持下去。当时,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对按摩行业不太了解,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些人看到按摩两个字,就会同色情联系到一起。在这些困难面前,他凭着对盲人按摩的尊重和理解,确立了“浩然”的努力方向:浩然按摩树正气,中医推拿送健康。树社会正气、树行业正气,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如今,浩然按摩店走过了17年风雨历程,从最初的一家3人小店,发展成拥有几十名技师的连锁店。对待员工,他就像兄弟朋友一样,情同手足;对待顾客,他就像看见了自己的亲人。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他以国家危难为己任,主动向社会捐款捐物,尽微薄之力。从这里走出来的盲人按摩师,自主创业当老板的就有20多位。看到他们有了稳定收入,有的购房买车,有的娶妻生子,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就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现在,他有车有房有存款,孩子大学毕业已经参加工作,不仅解决了生活问题,更主要的,是两位老人已经不用再为自己担忧了。爱人辞掉了外面的工作,专心帮他打理店面,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他心情舒畅,奋发向上,多次被市区残联授予自强模范、文明服务标兵。作为北京市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他每年都要为市区残疾人事业建言献策。他从一名武警军人到盲人按摩师,从消防干部到残疾人企业家,不等不靠、勤奋努力,在黑暗中搏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