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7  >  2017年第六期

我有一个丛妈妈

  发表时间:2017-12-12 【字体: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讲妈妈的故事。

  这个妈妈不是那个生我的妈妈,但她也是那个给了我另一次重生机会的人。她就是康复师丛妈妈。

  我曾经是一个在8 年前由于一场意外早早的就宣判了死刑的人。终身,生活不能自理。这几个字,如出一辙的出现在十几家医院的医生之口。我跟爸爸妈妈说,这世界不是有奇迹吗?我就真的,连试试的机会都没有了吗?

  初见丛妈妈,是一个早上,为我敞开的大门后面,个头不高,瘦瘦小小的她满脸都是笑。她问我,康复会很疼,怕吗?我摇头,不怕!她问我,时间会很久,怕吗?我也摇头,不怕!其实,我是怕的。我怕家里几年的积蓄,因为我一点点的耗尽;我怕,爸妈暮年之时,竟无钱养老。

  丛妈妈拉着我的手说:“放心吧,钱不用考虑,党和国家每年有很多的残疾人在接受免费的康复训练。孩子,你也在其中啊!”

  从那天起,我和丛妈妈便一起踏上了这条漫长而艰苦的康复之路。每一场康复下来,我的眼泪和丛妈妈的汗珠,向来,都是成双成对地淌下。

  就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和丛妈妈真的创造了医生口中的奇迹。从一个终身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到重返工作岗位的准健全人,这中间,又岂止是一个康复中心,一个丛妈妈的距离呢?

  没有国家的繁荣,没有党的关怀,没有一条条残疾人康复条例和政策,我是一千个不可能站在这里。

  在这个不大的康复中心里,住满了丛妈妈的孩子,也住满了党的孩子,她们都是丛妈妈的心头肉。

  孙向艳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他是一名农村的脑瘫患儿。丛妈妈看不得本该稚嫩天真的脸上有得半点悲伤和绝望!她说“国家这么好的政策,给咱这么好的条件,我就不信,没法给孩子开一扇窗!”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了整整五个年头免费的艰苦治疗,那个只能躺着向艳,会坐了,能站了、可以走了。今天的向艳,不仅生活自理,更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

  这个康复中心里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奇迹!

  脑瘫患儿梦彤,现在已经是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

  不能行走、站立的小心怡,现在也已经成了怀柔康复中心的当家小明星;

  从现实到奇迹,从不可能到可能!

  直到我加入残联,我也一直在探寻着康复中心的奥秘,探寻着丛妈妈的奥秘。

  我听见习近平总书记说:“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我也听见张海迪说“残疾人的痛苦和困难关乎千家万户,预防和康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小小康复中心创造奇迹的奥秘,看似意料之外,但实属情理之中!

  30 年前,中国就有了自己的康复研究中心;

  党和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7 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五年规划;

  从残疾人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到国务院要求加大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大力发展我看到了各级政府,都在持续加大残疾人康复救助的投入。而且,康复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也纳入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而这个过程,没有决心和坚持是万万不能的!创造奇迹的丛妈妈,或许是党的一只手,她安抚着康复中心的每一个孩子,也拉起了她们可以行走。

  越来越多的时候,我看到,丛妈妈不是一个人战斗了,党和国家为这些孩子们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而丛妈妈,也逐渐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的代名词。我,愿意和这成千上万的丛妈妈一直走下去,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只因为我们心里永远装着的,是那些孩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