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杭州
◎ 秦玉花
1996年元旦,妈妈带着我和二姐回了趟浙江绍兴的老家。在途经杭州转车的时候,我们在这座江南古城玩儿了两天,由此亲身感受到了其中蕴涵着的美丽与魅力。
我们到杭州时已是临近午饭时间。早就听说杭州的小笼包子是非常出名的,于是,我们一路打听着找到了一家杭州知味观,点了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子。随后,我们慕名前往建于北宋时期的六合塔。
我们到六合塔时是下午两点多,整座塔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使这座古色古香的塔平添了几许高雅的风韵。塔的外部结构是木制,内部由砖石构成。每层塔有八面,每面有三扇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将四周围的景致尽收眼底。我们沿阶而上,登上了塔的最顶端。望着钱塘江所在的方向,我突然想起了以前曾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里读到过对六合塔的描写,说是各路武林豪杰为共商大计而汇集于塔上。当时正值三更时分,周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听声辨人,听音辨方向,脚踩在台阶上发出“咚咚咚”的回声,在加上不远处钱塘江咆哮的潮声,听来直让人毛骨悚然。然而此时此刻,我丝毫也没有感到阴森恐怖的气息,我感受到的是雄伟壮丽、大气恢宏的风姿。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天作之合”的缘故吧。每一处景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所处的地理文化、历史背景融为一体的,使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以及不同的心境、情绪下,会产生出不一样的感受。
从六合塔上下来,我们来到了不远处的钱塘江。沿着江堤我们走到了钱塘江大桥。
我上小学时曾读过一本《茅以升传》,里面有部分内容详细地记述了他设计和建造钱塘江大桥的前前后后。在这次来杭州以前,我特意把小时候读过的几大纸箱子书翻出来,从中找出了《茅以升传》来重读。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江南北。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钱塘江大桥的建成打破了外国人认为此处不可能建桥的预言,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然而,大桥建成仅三个月,日军铁蹄便踏上了北岸桥头,为了阻止日军南下,中国当局决定炸毁大桥。茅以升虽然不是政治家,但他热爱祖国,对时局的忧患使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1937年12月23日傍晚,随着一声巨响,茅以升亲眼看着凝聚着自己心血的钱塘江大桥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情景。那一刻,茅以升满腔悲愤地在书桌前写下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现在的钱塘江大桥是于1953年修复的。听妈妈说,大桥修好以前,杭州与绍兴之间需要经过轮渡,火车开到江边以后,先把车厢一节节地卸下来,用轮船将车厢逐一运到江对岸,然后,把车厢再一节节的接上,继续往前开。直到大桥修好了以后,这种费时费力的轮渡才终于成为了历史。
第二天,我们去了西湖及其周围的景点。
西湖常被比作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是源自于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滨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打磨了很多年,白玉就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常开。后来,这颗明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于是就派天兵天将把明珠抢过来,在抢珠的过程中,双方发生了争执。王母娘娘的手一松,明珠就降到了人间,成为了碧波荡漾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成为了玉龙山和凤凰山,永久守护着西湖这颗璀璨的明珠。
西湖十景起源于南宋时期。我们漫步在苏堤,感受着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治理西湖的功绩;我们置身在花港,看着成群结队的红色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我们登上了雷峰塔,看着夕阳一点点地落下去,夜色一点点地漫上来;我们走到了断桥,没有看到残雪,只吹到了带着潮气的风;我们穿行在南屏山,凝望着古老的寺庙,倾听着悠远的钟声,沉醉于苍茫纯朴的意境之中。
西湖之所以闻名于天下,不仅是因为风光旖旎、景色秀美,还因为从古到今涌现出的许多文人墨客。宋代文豪苏东坡曾就职于此,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文于此,爱国将领岳飞曾战斗于此,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林徽因曾生长于此。
说到林徽因,她是我非常欣赏和敬重的人。我欣赏她外柔内刚、温良儒雅的性格,敬重她谦虚低调、不张扬的做事态度。她与徐志摩的康桥之恋浪漫却没有结局,她在和梁思成的婚姻生活中是一位贤妻良母。在家庭和睦的同时,林徽因在事业上也是卓有成就。她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开拓者,她也是景泰蓝传统工艺的拯救者,她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除了在建筑设计领域有所贡献之外,林徽因还在文学方面享有盛名。著有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我上中学的时候,曾被林徽因精辟之语中所蕴含着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想所打动,于是将其抄写在一个小本子上。这个手抄本现在就放在我书桌的抽屉里,每次拿出来品读,总会使我生出许多的感触。
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了。如今,北京与绍兴两地间开通了高铁,中途无须再转车,六个多小时便可直达。时代在变,我也在变,不变的是我游杭州的记忆,那段记忆历久弥新,永远珍藏在我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