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6  >  2016年第五期

鸿雁折翅仍翱翔——记全国劳模、残疾邮递员于兴三

  发表时间:2016-10-25 【字体:

◎于海三


  2015年4月28日,首都北京,风和日丽,明媚的阳光洒满了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金碧辉煌的大会堂里,群星璀璨。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全国劳模齐聚一堂,在这里隆重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与会的2968名全国劳模中,有一个身着绿色标志服的残疾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当年北京市怀柔区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怀柔区邮政局喇叭沟门邮政所残疾邮递员于兴三。

  1959年,于兴三出生在喇叭沟门满族乡西府营下湾村,在兄妹7人中,他排行在二。那年,父亲当兵退伍后,在喇叭沟门邮电所当了邮递员。由于父母忙碌无暇,照顾不了这么多孩子,小兴三在1岁多时,就被送到沟门村的姥姥家寄养。姥姥家离邮电所不远,小兴三经常跑到邮电所去玩儿。他看着父亲飞快地分信、数报、盖邮戳…..望着父亲骑上高大的绿色自行车远去的背影,打心眼儿里崇拜。

  1980年,21岁的于兴三如愿以偿地接过了父亲手中的邮包,当了邮递员。当时他并不知道做邮递员的辛苦,只知道从今往后就能象老爸那样,每天骑着那辆绿色自行车满乡串村子送信了,他高兴极了!

  兴三接班后,最初被分配到了宝山寺邮政所。正式上路投递后,兴三才真正体味到了做投递工作的艰辛。那时,山间道路本就崎岖,一路上坡下坎,涉水渡河。当地村民出行都得靠驴和马。兴三每天都得背着沉重的邮包,沿着山沟、河边,在只容得下一个人的羊肠小道上,步行投递十多个小时。大山中气候多变,常常令人防不胜防。遇到这种时候,兴三总是先包好报纸和邮件,再穿上雨衣,可很快他就是外边一身雨,里边一身汗;遇到结冰,他有时洒土防滑,有时不得不绕点远路……除了辛苦,更难熬的是寂寞。在苍茫的大山深谷里,人烟稀少,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往往行走几十公里也看不到一个人,孤寂如影随形。

  一段时间后,和兴三一起当投递员的几个小伙伴儿,有好几个人熬不住苦和累的考验,都半途而废不干了,但于兴三却坚持了下来。他认为这点苦算不上什么,比起父亲常讲述的老一辈儿邮递员来,现在的条件可算好多了。

  1988年,于兴三调到了喇叭沟门邮政所。

  喇叭沟门邮政所,位于北京城区三百余里外的“北极乡”,人称 “京北第一所”。这里,山路崎岖,住户分散,时常还有野兽出没。然而,大山深处,他的“铁脚板”却连成了条条绿线。这绿线,连接着山里四十多个小山村,也连接着山外的精彩世界。山里人因为这条条绿线,获得各种无穷无尽的信息。为了这条条绿线永不间断,兴三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能受常人不能受的累。

  天有不测风云。24年前的一场塌天大祸,从天而降:1992年,一辆违章行驶的四轮拖拉机,将正在送报的兴三撞成重伤,生命危在旦夕。局领导指示:送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医生,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兴三在被送到医院时,已重度昏迷,不省人事。度过危险期后,醒过来的兴三除了头能动,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动不了,医生说恐怕以后会造成高位截瘫。所幸的是兴三以惊人的毅力挺过来了,连医生也感叹“这真是个奇迹”!但这次车祸,让兴三的左手和左腿落下了残疾,久坐后左半边身体就会麻木不仁,没有知觉。

  于兴三出事后,邮局领导多次到医院和他家里安抚、慰问。于兴三倍感温暖,更加坚定了战胜病魔的决心。于是,在家休养不到一年,他就请求上班。局领导权衡再三,安排他到机动车组当记账员。这个岗位比较清闲,除了一早一晚司机加油时忙点儿,平时就基本上没啥事了。可就在大家都羡慕于兴三因祸得福时,干了不到半年,兴三却提出要继续回喇叭沟门所去干投递。对此,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个兴三哪,怕是脑子有毛病吧”,“都工伤了还不让邮局养着自己,真犯傻!”。

  其实,兴三的媳妇也强烈反对他这样做。“干投递又苦又累又危险,你现在的腿脚又残疾了,为什么偏要干啊?”媳妇跟兴三闹,死活不让他再干投递,可最终没有拗得过固执的于兴三。其实在兴三内心深处,总是觉得对不住媳妇:媳妇儿彭桂芝本是一名乡村教师,1994年,为了照顾残疾的兴三,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当起了喇叭沟门邮政所的营业员,两人开起了特殊的“夫妻邮电所”。一说起自己的媳妇,兴三语带哽咽:“她跟我这么多年,没过什么好日子。闺女出生的那天,我都在工作岗位上,没在她身边陪她。现在我腿脚残疾了,家里好多事儿都是她做的。自打我出车祸后,她就包揽了家里的大小体力活儿。”“跟他过,净受委屈了。”彭桂芝有时也会抱怨两句。但是一到刮风下雨天,她总会抢过兴三的自行车,替他去送报。

  “邮递员是很累,可我舍不得扔下这个工作,乡亲们也需要我。”在兴三看来,帮乡亲们办些力所能及的事,很有意义,他也从中感受到很多快乐。

  于是,拖着残疾的腿,于兴三向单位要了一辆女式自行车,他又回到了喇叭沟门邮政所。兴三的投递路段,是怀柔邮局最艰苦的道段之一。常年穿梭在北京最北的乡村,村民们早已记住了这个脸黝黑、背微驼的朴实的瘦小汉子。在这条邮路上,兴三已不仅仅是一名邮递员,更是一所“流动邮局”,人走到哪儿,业务就办到哪儿。

  上世纪九十年代,山区还很闭塞,交通也不方便。许多年轻人走出了大山,留下了一些老弱妇孺。80岁高龄的马瑞成老人,家住中榆树店村,距喇叭沟门邮政所8里多地。老人是北京内燃机厂的退休工人,退休后的每个月,单位都将工资通过汇款形式寄递给他,由于他年事已高,加上路途较远,交通又不便,取一回汇款就要耗去多半天时间。兴三得知这一情况,在征得老人同意后,每月都将汇款单和钱一同送到老人家里,让他足不出户就能领到工资。这一送就是十几年。老人用山里人特有的朴实话语道出了对于兴三的肯定:“这孩子可帮了我不少忙,让我说啥好哩,他就跟我亲儿子一样。”

  家住西府营村的黄广文老人,也有着同样的经历。黄老是河北省滦平县的一位退休老干部,他腿脚不好,出门很不方便,他又孤身一人,子女不在身边,每月的生活费都要靠单位寄来的这点工资,不到万不得已,他都不去邮局取汇来的工资。于兴三调到喇叭沟门邮政所后,主动找到黄老:“大爷,您要信得过我,下月您的工资到了,您就消消停停儿地在家等我,我给您送过去”。从此,每当黄老的汇款单到了,他就将钱送到家。就为这一句承诺,他一送就是二十几年。

  喇叭沟门满族乡的官帽山村,距乡政府卫生院只有五里路,可这五里路,对患有骨股头坏死的残疾人陈福瑞来说,却如同相隔万水千山。兴三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将为陈福瑞买药、取钱、换证等一切事务都承揽下来。

  2007年的一天,于兴三送完报回单位时,见一位步履蹒跚、直不起腰的老人,正为无钱坐车而发愁,兴三不但出钱给老人买了车票,而且主动承担起为其买药、办事等所有事宜,一直义务服务到老人去世。在深山里,还有许多年事已高、身体欠佳、行动不便的用户,都受到他特殊周到的服务。

  喇叭沟门邮政所系半营半投性质服务,门口挂的营业时间牌是上午8点至12点,而村民来办业务时,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都是随来随办。上午,他是营业员;下午,他是邮递员。按照规定,邮件只需投递到各村的收发点,但对于汇款单、包裹、特快之类的重要邮件,他都主动提供延伸服务,坚持直投到用户人家里,遇到农忙时节,他还会将邮件送到田间地头。他深知:尽管小小一封信,不过二三十克重,但对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农民朋友来说,却重似千斤。为此,于兴三从不轻视每一封邮件,就算多走“冤枉”路,多跑“冤枉”腿,也要把信件投寄出去。

  1981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于兴三完成了大部分投递工作,邮包里只剩下一封写着“机密”的信件,收信地址是距离邮政所20多里路的一支部队驻地。当时,正下着大雪,而通往那支部队唯一的一条路还处于施工阶段,自行车根本无法行进。为了将信及时送到,他顶风冒雪,一步一步跋涉在泥泞的道路上,顶着夜色赶到了部队,圆满完成了当天的投递任务。

  于兴三30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风雨无阻,在坚持把报刊邮件准确、及时地送给用户的同时,还始终坚持“三送三代”服务,他默默为乡亲们代取汇款、代领包裹、代缴电话费,不管什么事,只要托付给他,他都有求必应。人走到哪儿,业务就办到哪儿。为帮农民所需,大到种子、化肥、农药,小到化妆品、肥皂,他都是事无巨细,服务到家。

  当投递员是个苦差事,在深山区拖着残疾之躯当投递员,更是艰苦异常。

  他在30多年的投递工作中,始终如一,一丝不苟。他不仅要经受春季的沙尘暴困扰,夏天的烈日炙烤、风雨洗礼和冬日的严寒风雪考验,还要时刻提防洪水、泥石流和山上的石头随时滚下的危险,以及冬季雪后的冰面,这些都是他投递路上的障碍。滑倒、摔伤是常有的事,每次投递受伤后,他总是吃点药、揉点药酒、贴点膏药,继续工作。47公里的山路,他每天都要走一遍,每个月至少要走 1100多公里,这一干就是36年!36年下来的行程总共超过了47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1.8圈!

  36年,于兴三从年轻时四肢健全的“小于”到如今拖着一条病腿的“老于”,他怀着对家乡百姓的浓浓亲情,风雨无阻、埋头奉献,绘就出一幅折翅鸿雁传书36载的感人画卷。

  铮铮铁骨汉,悠悠鸿雁情。

  难忘15年前的那个冬日,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山封了,路封了,可他那不屈的残疾脚步却始终没有被封住。在经过一段险路时,他连人带车摔下山谷。腿划破了,手、脸也划破了,而他苏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跪爬着捡拾散落在雪地上的信件。在他的身后,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了他殷红的“赤诚”……

  中秋节是农村的大节,那年中秋节,进口月饼包裹、信件非常多。就在这裉节儿上,他偏偏患了重感冒,可为了更多家人的团圆幸福,他加量吃了药,硬是支撑浑身无力的病体,踏上了征程,直到掌灯时分才归班。当他到学校去接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时,只见那双白嫩的小手,将老师送给的月饼紧紧搂在怀里睡着了,他鼻子一酸,硬是将泪水咽到肚里……

  路旁的杨树绿了又黄,山涧里的积雪消了又现。

  30多年来,兴三拖着残疾的病体,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一颗火热的心,做出了常人难以置信的业绩,创造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他爱岗敬业,矢志不渝,情系百姓的动人事迹,得到了业内外普遍赞誉;他多次被评为怀柔区先进个人、优秀营销员、郊区邮政局文明职工、北京市邮政公司先进个人、北京市劳动模范等称号。2009年,他被授予首都劳动奖章;2012年,他被评为“怀柔十大道德模范”;2013年,他荣获“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称号;2015年,他荣登“中国好人榜”;2015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我喜欢这儿,我看这儿啥都亲,我离不开这儿,这儿的乡亲们也需要我。”

  穿上洗得发白的工作服,骑上装满各类报刊信件的绿色自行车。于兴三又像往常一样出发了。

  路漫漫,情深深。

  在他的前方,依然是无法用脚步丈量的“绿线”。为了他深爱的父老乡亲,为了他深爱的邮政事业,为了他当年对父亲的承诺,他决心将这个事业,做到极致,做到永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