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6  >  2016年第五期

一把打开首都宝藏的钥匙——《北京印象》的诞生记

  发表时间:2016-10-25 【字体:

◎任淑敏 张骥良


  北京残疾人写作学会,北京作家协会,中国盲文出版社三方面合作的重要成果,大型丛书“带盲童看祖国”北京卷《北京印象》近日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年轻的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刚刚过完她一岁半的生日,这本《北京印象》就是他们献给全国盲童的节日礼物,也是献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翻开这部厚厚的书稿清样,一股油墨的芬芳气息扑面而来。全书有39篇文章,均出自著名作家手笔。这一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美文,把我们带进了长城之巅,未名湖畔,带进了一条条胡同,一个个四合院,带进了老北京市景风情的画卷中。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们有关历史、有关时代的记录与思考。

  读后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振奋的,是我们作协主席刘恒先生的文章。这是一篇人物报告文学作品,写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位榜样人物—盲人杨佳的故事。文章的题目十分朴素—《小杨教书》。这是写人的非虚构作品,作者的采访十分深入,文笔流畅优美。作者紧紧抓住了主人公的特点,选取了生活中平凡小事,在细节上下了功夫,一下子让主人公在文章中活了起来。从读书、教书、听书、写书、又回到读书。这是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更是她的心灵轨迹。当我读到杨佳失明后,再让母亲陪她去一次图书馆时,我流泪了。杨佳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盲协的领导,在刘恒主席的作品中,杨佳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这本书是为盲童编写的,盲童通过这本书认识杨佳,熟悉杨佳,学习杨佳,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从这篇写实作品中,我读出了刘恒先生的爱,一种流露于文章字里行间的大爱。他与我同龄,都是一九五四年的“马”。他因为在文学上成绩斐然,成为了我们市作协的“一号首长”。在市职工文学创作研修班上,他曾经给我们讲过课。但我很少走近他,因为我心虚。所谓心虚,并非我干了见不得人的坏事,是因为我虽然写了很多年,但文学成就没法和先生相比。但他的谦虚令我崇敬,在送我的书上题写了“请指正”之类的话语,令我感到汗颜。盲人朋友,特别是很多个盲童小朋友,特别需要杨佳这样的典型人物的精神指引,《小杨教书》中的杨佳正是孩子们的楷模。

  由市作协王升山秘书长撰写的文章《从冰窖口想到的》是篇非常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在说到这一篇文章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长王升山先生是一位富有爱心的作协领导。《北京印象》能够这么迅速地得以出版,他是第一大功臣。当中国盲文出版社一编室马文莉主任提出,选编“带盲童看祖国”北京卷,希望与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合作时,想用文字回报社会的我们,立即就答应了马主任的要求。接下任务之后,才想到这任务并不好完成,因为这是一项公益活动,没有一分钱的经费。我们向著名作家约稿,没有稿费,人家能赐稿吗?我们首先想到了市作协,想到了王秘书长。他会管我们的事吗?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市作协,我们向王秘书长介绍了情况,一听说是为盲童编书,这位作协的当家人特别爽快:“为盲童编书别说钱,就是给钱我们也不能要。明天市作协召开理事会,我在会上把这项工作布置下去,要求每位理事必须写一篇。你们干得是好事,别担心,为了丰富盲童的业余文化生活,市作协应该尽这份社会责任。”一个月后,包括作协主席刘恒、副主席张承志在内的39位著名作家的文章,传给了中国盲文出版社。如今《北京印象》这部303页的厚书与广大读者见面了。王秘书长付出的心血,即将送到全国广大盲童手中,作家们的爱心真真正正落到了实处。

  再说王秘书长的这篇文章《由冰窖口想到的》,关于冰窖口和冰窖的掌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其实,对于晚清皇室的那些事,我还真的略知一二,因为写过溥仪的传记,皇亲国戚,遗老遗少,我还真的采访了不少。但从来没有涉及到冰和冰窖。他的这篇文章给我补上了这方面的课程。如今冰箱早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这一行早已经绝迹了。但在古都北京的历史上,毕竟是记录过这么具有神秘色彩的一笔。这本书的作用之一,就是让全国盲童们在了解新北京的同时,也了解一些老北京的人和事。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增加一点自豪感。在北京大踏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许许多多的老行业没了,老规矩没了,老建筑也没得差不多了。留下来的尽是记忆,尽是故事,尽是历史了。这是我们作为北京人引以骄傲、自豪的。关于老北京人文与历史方面的书,盲文读物出的太少了。这本《北京印象》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缺失和空白。就以冰窖和采冰行业来说,已经成为了老年人过去的记忆,那么对于生活在今天的盲童来说,还有什么价值呢?当然有。这就是认识价值,因为只有全面地了解了自己的民族史,地方史,对于我们下一代,无论是盲童还是健全儿童,都是大有好处的。这正是这本书的价值之所在。

  说起刘一达这个名字,这是北京广大残疾人文学爱好者最熟悉的一位京味作家。他在西城区一家残疾人民间文学组织当会长,不但没有一分钱的报酬,还经常参加残疾人的民间活动,不仅为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免费讲了很多次课,还帮助两位残疾人朋友加入了北京作协。刘维嘉是残疾人工作者行列里少而又少的北京作协会员,他的第三本散文集即将出版时,他特别想请刘一达先生写篇序文,他鼓起勇气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刘先生,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京味作家不但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而且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写出了一篇热情洋溢,又不失中肯分析的序言。这篇序言的分量很重,由于刘一达先生的鼎力举荐,让这位通州区残联前任副理事长加入了北京作协。

  要说刘一达先生与北京市残疾人事业的关系,还得要追溯到八十年代中期,那时他还在市委统战部工作,从北京市残联创办《挚友》杂志那时起,他就拿出了自己的中篇小说《玉碗》在《挚友》杂志上进行了连载,这部中篇佳作受到了广大残疾人朋友的喜爱。在《挚友》杂志举办的通讯员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刘先生。请他谈起了这部中篇的创作,他说起了民间文学泰斗钟敬之先生对他的教诲与帮助。这之后,我连续听了多场他的讲座,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骥行千里》即将出版时,我请他写一句推荐语,他挥笔写下“骥良先生,笔耕不辍,无道酬勤”12个字。

  刘先生也与我同龄,他写的《老北京风情》让我读起来十分亲切。我虽然没有生活在胡同里,但对于发生在胡同里的故事,我还是知道一些。象“倒脏土”这样的话儿,在城市里已经绝迹,象“嘿儿喽蜜”这样的说法,已经从老百姓的口头上淡出了;而胡同的公共厕所,在北京25行胡同保护区里依然存在。但背粪桶的掏粪工身影,早已淡出胡同居民的视野已经好多年了。刘一达先生笔下的这几个故事,勾起了我对许许多多往事的记忆。先生被称为京味作家,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确实弥漫着一股子浓浓的京味儿。我曾经在文章里呼吁过,京味儿也应该申遗,我毕竟是人微言轻……

  刘先生的著作极为畅销,这充分说明京味儿依然受欢迎。让我们下一代盲童知道点京味儿,了解点老北京的市景风情,决不是坏事。也许多少年以后,这本《北京印象》在盲童的内心深处起反响,激活了盲童们的智慧,今天的盲童在多少年之后,会杀出一位盲人京味作家来,那这本《北京印象》起的作用那就大了。

  在这本书的作者中,有不少关心盲残人士的作家,象给盲人讲过课的同心出版社原社长解玺璋,象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星竹,象关心农村残疾人文学创作的《京郊日报》文学副刊原主编刘晓川,他们既是文学创作方面的高手,又是德艺双馨的爱心人士。这本书中三分之二的作者,都和我打过交道,或多或少给过我这样、那样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我对他们心存感激。

  实实在在地说,盲人旅游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一般人是无法想象的。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再秀美的风景也无法欣赏。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系列丛书“带盲童看祖国”是由中国残联宣文部牵头,由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央电视台播音部等几个单位联合举办的一个公益项目。现在已经出版了河北、辽宁、江苏、安徽四个省的文集。据了解,已经出版的这几个省的图书,都是由残联、作协合作的产物。而这本即将出版的《北京印象》,则是由民间的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直接与北京作家协会,与中国盲文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带盲童看祖国》北京卷《北京印象》。在出版图书的基础上,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著名主持人,把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朗读出来,制成光盘,送到全国各省、市盲校。把通常意义上的看景,变成让盲童们“听景”。让盲童们通过这些优美的声音,感受北京的山水风景、名胜古迹、市井风情和人文历史、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风格,会给你纯美的艺术享受。它的读者对象适应于低视力的盲童及成人群体,由于是大字本读物,也同时适应于老年人,对于喜欢舞文弄墨的文学爱好者朋友们,这本书也是极有价值的教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