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6  >  2016年第五期

用爱激发艺术的潜能——北臧村残疾人民族器乐团

  发表时间:2016-10-25 【字体:

◎王 朋


  由椰子壳打造而成的二胡、塑料管改装的笛子……北臧村温馨家园的残疾人民族器乐团就是用这些自制乐器,演奏出一曲曲动听的乐章。这是一支由大兴区兴丰惠民社会服务中心帮助组建的特殊乐团,虽然成立不久但已经初具规模。

  帮残疾人将热爱付诸实践

  兴丰惠民社会服务中心一直致力于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帮助服务,在为北臧村温馨家园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工们发现这里有很多的残疾人朋友都对音乐充满了热爱与向往。但由于身体状况以及经济条件等种种原因,他们对音乐只停留在聆听欣赏的阶段。

  于是,兴丰惠民的王朋主任萌生了建立一支残疾人乐团的念头:将残疾人朋友的爱好付诸实践,在满足他们兴趣的同时,或许更能促进他们与外界的交流沟通,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对残疾人的身心康复都大有益处。

  有了想法后,兴丰惠民的社工们很快就行动起来,通过和温馨家园工作人员访谈、下村走访、村委会广播、橱窗张贴宣传、微信群等方式,召集了一批愿意参加乐团的残疾人朋友,正式组建了残疾人乐团。乐团成立后,社工们又马上联系了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刘丽莎老师,请她来为残疾人乐团指导授课。

  从不识乐谱到合奏成曲

  温馨家园的残疾人朋友们对组建乐团反响非常强烈。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购买乐器有些困难,但大家都很有巧思妙想,有人用椰子壳打造了二胡、有人将塑料管改造成笛子……竟然也凑齐了演奏所需的一众乐器。老师见了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感动,于是免费提供了二胡所需的松香给大家使用。

  硬件问题解决了,老师授课却又遇到了难题。乐团的残疾人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根本看不懂乐谱,为此,老师因材施教,调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将通用的“哆来咪发唆”改为他们口中常用的“铛格里格啷”,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他们进行讲授。

  面对老师的尽心付出,残疾人朋友们则用刻苦努力地练习来回报。看不懂乐谱的他们,就将老师的演奏过程用手机拍下,回家反复观摩聆听,力求更加进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残疾人乐团就已经可以合奏出一曲完整的《南泥湾》。

  于黑暗中追寻光明

  在残疾人乐团中,留给社工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位年逾七十的盲人爷爷。这位盲人爷爷失明多年行动不便,每次排练都是由比他更为年长的哥哥骑着电动车跋涉十多里路程送来。尽管如此,盲人爷爷却是风雨无阻,从不迟到早退。几乎每次排练,盲人爷爷都要留到最后,只要多听老师演奏一段乐曲、讲解几段知识,他的脸上就会露出陶醉的笑意,这乐声像是一束光,能穿透他眼前的黑暗照亮心灵。

  在组建北臧村残疾人乐团的过程中,社工们感触良多。残疾朋友们从不识乐谱到独立奏乐,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给予足够的鼓励与支持,搭建好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就能激发他们无限的潜能。这也更坚定了兴丰惠民社工们继续做好残疾人社会服务的信心,用生命影响生命,帮助他们于黑暗中体味光明,于无声中感悟音律,于残缺中寻求完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