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东升曲
◎刘维嘉
我喜欢晨光,晨光洒在身上,柔柔的,暖暖的;晨光投射到心底,爽爽的,亮亮的。
静谧的晨光,是一首优美动听,无比美妙的歌,就像轻柔的风儿,吹拂着我的心,弹拨着我的情,抚慰着我的梦境。
晨光划过地平线,给大地上穿越了黑暗的万物送来了生机和光亮,也给人们,特别是那些在人生道路上遭遇不幸,遇到挫折的人们送来了希望的曙光。
我一直盼望着,盼望着能够有人为晨光而歌,为希望而唱。我终于盼到了,有人创作、编辑、制作了《同在阳光下》这样的音乐专辑。这是专门为残疾人而歌,为残疾人事业而唱的系列歌曲,这些歌曲鼓舞着遭遇不幸的人们磨砺坚强的意志,勇做生活的强者;引导着人们积德行善,向身边遇到困难的人伸出搀扶的手臂,营造友爱互助的氛围。这是盛满希望的晨光之歌,这是注满暖意的阳光之曲。
那是7月初的时候,我参加了2016年北京市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启动仪式,主办方向与会者赠送了这个专辑,著名歌手小春、赵雅萱、黑鸭子组合先后演唱了专辑中的《同在阳光下》《温馨家园是我家》《同一片蓝天》这三首歌曲,歌词优美,雅致婉约,曲风明快,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文化周启动仪式开始前,我见到了房山区残联副理事长王秀芬,从她的介绍得知,这部音乐专辑,是房山区残联和房山区文化委员会等编辑制作的。这部专辑,得到了著名词作家瞿琮、车行、宋青松,特别是曲作家陈光的支持和帮助,其中的大部分歌词,是房山区残联理事长赵东升创作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和杨光、黑鸭子组合、纪敏佳、赵雅萱、汤非、李明阳、刘冲等十多位著名歌手分别演唱了其中的24首歌曲。
数月来,我常常在家里,在车上反复聆听专辑里的歌,可总是听不够,这些歌曲唱出了我的心声,唱出了我的感悟,在我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经常在我的心头萦绕。身为一名残疾人,一个在残联系统工作了近30年的残疾人工作者,我非常喜欢这些令人心醉的歌曲。这些歌曲,向人们展现了残疾人在不幸和麻烦面前,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精神状态;向人们展现出在温暖的阳光沐浴下,残健共融,心手相牵,传递大爱,的世间最美的景象。这些节奏明朗、欢快的歌曲,绽放出生命的光芒,点燃了听者灵魂的火焰,带着火热的情怀,在天空回响。
二
想起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残疾人作家司德林、朱宪臣创作了诗歌《希望的曙光在哪里》,著名曲作家谷建芬特意为这首诗歌谱曲,还教残疾人朋友歌唱。
1988年11月,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国谊宾馆隆重举行。晚间联欢的时候,市残联副理事长吕争鸣站在主席台上,声情并茂地演唱了《希望的曙光在哪里》这首歌曲。在那次会上,我结识了词作者之一的朱宪臣,他谈笑风生,开朗乐观的心态,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残疾人朋友们。如果光听他说话和欢笑的声音,谁也猜想不出,他不仅双目失明,而且还是肢体残疾。他是个重残人,可心里却很阳光。后来,我又结识了另一位词作者司德林,我们的腿脚儿都有障碍,彼此也成了好朋友。从那时起,这首歌就铭记在我的内心深处,时常在心中往复唱响:“希望的曙光在哪里?不是在梦中,不是在天际,希望的曙光哟,就在我心里。虽然我已是病残,理想为我点燃火炬……虽然病魔把我摧残,青春的火花格外绚丽……”《希望的曙光在哪里》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表达了我们的愿望,展现出广大残疾人坚强乐观,勇敢追求幸福的精神风貌,这是我听到的第一首属于我们的歌。
从这首歌诞生以来的34年间,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充实。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面前,房山区残联主动争取词作家、曲作家、歌手等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创作、编辑、制作了《同在阳光下》这部音乐专辑,为我们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为我们谱写了音乐文化的新篇章。
三
房山区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化群英荟萃,很多人在国内文学界和音乐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他们的作品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房山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房山区文化委员会调研员、著名曲作家陈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陈光是北京乃至全国唯一一位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文化部“群星大奖”的曲作家。20多年来,他与车行、瞿琮、 宋青松等著名词作家合作,创作谱曲了600多首(部)各种题材的音乐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由阎维文、佟铁鑫、殷秀梅、张也、魏金栋、尤泓斐、祖海、谭晶、黑鸭子组合、韦唯、刘和刚等著名的歌唱家和歌手演唱。2014年11月8日,他在中山音乐堂成功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2015年,他又和赵东升等词作家合作,为残疾人而歌,为残疾人事业而唱。
与赵东升的相识,那是在2014年9月,北京市残联组织各区县理事长到清华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在开学典礼的时候,我结识了赵东升。下课后,我们走出教室,沿着那条甬路,路过那片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前往餐厅吃饭。我和赵东升在行动上,腿脚儿都有些不便,就常常结伴儿去餐厅,边走边聊。我在参加培训期间得知,多年以前,他不幸遭遇交通事故,被汽车撞伤致残。过去,他曾经在乡镇和区政府职能部门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后来被调到区残联担任理事长。不久,在市残联主办的《挚友》杂志上,我从目录看到了赵东升的名字,按着页码翻开杂志,我阅读了他创作的多首诗歌,这才知道,赵东升是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特殊风格和色调,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同在阳光下》这部音乐专辑内的歌曲,有20首是赵东升作词,陈光谱曲的,在这些歌曲中,都有他们的个性气质、人格色彩的自然呈现。
王秀芬和区残联理事林国华都是我结交了十多年的好朋友,我们都喜爱文学,喜爱好歌儿。王秀芬擅长散文、诗歌的写作,我在微信里经常看到她写的诗歌,就连她每年发给我的节假日祝福短信,也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林国华是1956年出生的,我们同岁,小的时候因病致残,架单拐走路。过去,我们每次去市里开会,休息的时候,常常一起聊天儿,聊的最多的还是文学,他曾表示,哪天去通州,要和我好好聊聊小说、散文创作的那些事儿。可让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他没来参加七月的那次文化周启动仪式。那天,记得那天,我遇到了王秀芬,她有些难过地告诉我说:“本来应该是林理来,他分管文化工作,可他在前不久,已经因病突然离世了。”我听了这个难以置信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在《同在阳光下》这部音乐专辑里,《温馨家园是我家》这首歌,是唯一的一首由赵东升和林国华作词、陈光作曲的。在那次文化周启动仪式上,歌手赵雅萱动情地演唱了这首歌。主办方特意安排演唱这首歌,也许有怀念国华,怀念这位优秀的残疾人工作者之意吧!
列夫·托尔斯泰在谈到创作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一句非常精辟的话:“艺术作品中主要的东西是作者的灵魂。”《同在阳光下》这部音乐专辑,就是词、曲作家的心灵与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与残疾人事业相撞击而产生的炫丽的火花,燃亮了广大残疾人,也燃亮了他们自己,更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创作的新领域、新境界、新天地。《同在阳光下》这部音乐专辑的词、曲作家是在某种灵感迸发的创作状态中,倾注着他们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关注,对广大残疾人的深切关怀,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对人性的诚挚呼唤,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正能量的引领。他们这种深沉的思索、火热的激情,以饱满的歌词、优美的音符表达出来,使歌唱者、听歌者在歌词和音符间感受着情感的冲击、生命的震颤、精神的愉悦、思想的碰撞和人生的启迪。他们深入生活,植根于现实,紧跟时代潮流,静下心来,甘于寂寞,深刻思索,精益求精搞创作,不仅为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更为各界群众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全社会创作出了隽拔的文化杰作,我们怎么能不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呢!
专辑里的歌曲,正如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所说:“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作者是用一双欣赏美的慧眼,能够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诗意,并选择恰当的角度构思,把心中的诗意表达出来,给人真挚新鲜的感觉,从而产生心灵的震撼。这些歌曲,在我们的心中播种着理想、希望和坚强,就像温暖的阳光充满了我们的心房。
四
人们唱歌、听歌,不是仅仅满足于情感的愉悦和享受,而是要从歌曲的艺术和思想中获得幸福、平静、轻松、熏陶、感染、鼓舞和力量。通过心灵的对接,实现人性的锤炼、精神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同在阳光下》这部音乐专辑,就蕴含着这样丰富和深刻的思想。
一个人从来到人世间的那天开始,不仅可以享受人生的快乐、幸福、美好,还要或多或少地经历命运的坎坷、痛苦和磨难。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永远健康长寿,这是现实问题。每天,都有许多新的生命诞生;每天,都有许多人或因为遗传、疾病、自然衰老、交通事故、火灾、矿难、地震、战争这些诸多因素,瞬间从健全人进入残疾人的行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随时有这种心理准备,一旦不幸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就要勇敢地去接受这难以置信的现实,敢于正视和面对,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承受能力,你才能坚强起来。有感于此,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同一片蓝天》、《你就是奇迹》、《你的笑容最灿烂》、《要学会坚强》、《我要成为你的骄傲》这些歌词,表达了作者面对突遇的不幸,历经痛苦而不沉沦,遭遇磨难而能奋起的良好心态。正如那带着生命最强音的歌词:“我们无法预知命运的改变,但我们可以扬起精神的风帆,我们无法逆转岁月的轮换,但我们可以滋润心灵的家园......”。“......要学会坚强,经历磨难才能积蓄力量,战胜痛苦才能心怀坦荡,度过黑夜才能珍惜阳光。”“意外的重伤你不能爬起,剧烈的疼痛你没有哭泣,连夜的手术考验你的毅力,漫长的期待你没有放弃。你就是奇迹......”这些自然朴实的歌词,表达了作者乐观健康的心态,启发和激励着每一位遭遇不幸的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勇敢坚强、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人生的奇迹。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典型例子有千千万万,其中就有海伦·凯勒、保尔、尼克·胡哲、张海迪、史铁生、史光柱、刘京生、张骥良这些优秀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创造了人生的奇迹,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尊重和爱戴。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创作了《我要为残疾人唱首歌》,歌词中写道:“虽然你听不到,但什么也没说;虽然你看不到,但一直在摸索;虽然你行动不便,但从未放弃;虽然你很不协调,但从未退缩。我要为残疾人唱首歌,唱首歌,因为你正视困难乐观生活;我要为残疾人唱首歌,唱首歌,因为你坚强意志是真正强者......”。
在这部音乐专辑中,有两首歌是歌颂残疾人组织的。一首是歌颂残联的《残联,残联》,还有一首是赞美温馨家园的《温馨家园是我家》。这两首歌,充满了温情,也充满了对残疾人工作者的敬意。《残联,残联》这首歌把残联比喻为是残疾人朋友成长的摇篮、情感的家园、心灵的港湾和梦想的蓝天。因为具有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双重身份,我对残联有着深厚的情感。我目睹了残疾人组织成长进步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逐渐改善和提高的日日夜夜,由此感念那些紧贴残疾人的脉搏、为残疾人的幸福而不辞辛苦、日夜操劳的人们,特别是工作在最基层,风里来、雨里去、走东家、串西家、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送关爱,默默奉献的人们。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密切了残疾人组织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为残疾人托起了幸福的蓝天。
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每当遇到困难甚至危难的时刻,都盼望能够有人伸手相助,尤其是身体功能有障碍的人,就更需要帮助,需要良好的服务环境。在这部音乐专辑里,《心手相牵》、《将爱传递》、《同在阳光下》这三首歌曲,展示出作者的善根和爱憎情怀,通过自己的作品,给唱者和听者,开启了艺术之门和思想之门,释放出推动社会进步的能量。歌词的语言亲切自然,意境深邃,充满了温馨:“心里盛满阳光手里捧出温暖,你会发现快乐的事都与你有关/心和心贴近人与人不会疏远/长路总有坎坷你我心手相牵/心手相牵就会有爱陪伴/心手相牵路上少些艰难/心手相牵给人方便自己方便/心手相牵希望就在眼前......”。“......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将爱传递/人人将变得唇齿相依/喔/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将爱传递/世界将变得多彩美丽.......”“......同在阳光下/阳光下/你我平等融合一家/共同参与尽情抒发/人世间的爱让人宽容豁达。”团结互助,扶弱济困,包括扶残助残,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发扬光大。古人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些话,精辟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假如人人都自私地为自己着想,甚至歧视残疾人,那么,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得麻木、自私、冷漠、无助,如果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我们都会失去幸福感。因此,我们都应当从自己做起,不要总是习惯地指责他人,却不愿意自己去尽责任。要不放过身边那些微小的善事儿,真正地修心养善,形成自觉和本能,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和社会,努力营造善良、正义、友爱的大环境,这样,受益的不仅仅是残疾人,也包括每个社会成员,更包括我们自己。如果一个社会中芸芸众生都具备了这种思想境界,就会越来越体现出歌词的那些深刻内涵。
在这部音乐专辑中,《雪花,雪花》《其实幸福很简单》《想给爱人写首歌》《最痛时有你的贴心》《情的力量》《从感谢说起》《拿得起放得下》《心中的彩虹》《小雨》,表述了亲情温馨的热度,阐明了爱情责任的深度,抒发了友情真诚的厚度。还有感念中的乡情娓娓道来,人性中所富含的良知和阳光心态得到最充分的褒奖。
这部丰厚馨香的音乐专辑,之所以被人们喜爱和广泛传唱,与其特有的文化意蕴是分不开的。这些歌曲,歌词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简单流畅,朗朗上口,富有韵律,而且“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歌曲节奏明快,曲调顺口,优美抒情,宛转悠扬,回味无穷。歌手吐字清晰,声情并茂,“以声带情”,“以情感人”,具有深刻而透彻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唱效果,引起听众的共鸣,产生出完美的艺术效果,实现了词、曲、唱的完美融合;这些歌曲,韵味十足,巧妙运用了比喻、对偶、排比、反复、夸张、重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诗的语言变得更有魅力,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感和感染力,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所熟记,所传唱;这些歌曲,歌词以口语为主,让人感到亲切而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就像和作者坐在一起,听着作者聊天儿,俗中见雅,雅俗共赏,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不知不觉地已经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心灵的激励和精神的鼓舞;这些歌曲,没有用僵硬生涩、枯燥无味的说教和口号去简单地表达,而是让人们从饱满的诗意、深邃的哲思、真挚的情感、高尚的意境中受到精神力量的鼓舞和德行的提升;这些歌曲,不仅仅是立足于残疾人的视角,而且立足于大众的视角,让人在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健全和残疾等方面得到启迪,受到心灵的洗礼;这些歌曲,充满精神的力量、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深邃的艺术境界,与我们的时代、与广大残疾人的生活发生了碰撞、交织和融合,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强烈的熏染力,深刻的思想内蕴;这些歌曲能够传播当代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大众的审美追求,是将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为我市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