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6  >  2016年第六期

孝 子

  发表时间:2016-12-31 【字体:

  刘维嘉

  千百年来,民间有“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样的民间俗语,这是对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的结论,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一个人的父母患病的时候,那还好办。一旦父母残疾了,尤其是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儿女照料的时候,那才是真正考验子女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个时期谁也不知道究竟会有多长,会有多久。

  有谁能够想象得到,张亚祥就生长在这样一个极不寻常的家庭,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和女主人,先后因病瘫痪在床,一个16年,一个17年。张亚祥是这个家庭年龄最小的孩子,他的上面还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从12岁到58岁期间,他的父亲和母亲,先后因意外摔伤和瘫痪卧床以后,他就和姐姐哥哥一起,照顾父母亲。张亚祥从小一直与父母一起生活,所以,照料父母的活儿,他承担的要比哥哥姐姐更多一些。1982年他结婚以后,妻子脱下红妆,换上素装,跟着照料公公和婆婆。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始终如一,即使在父母病重和病危的时刻,也轮流抢着替换值班,周到细致地照料二老,直到父亲60多岁病故,母亲99岁离世。

  说起父母在世时候的情景,张亚祥的眼眶里,总是充满晶莹的泪花。

  1968年的一天,在北京市运输公司十四场干装卸工的父亲因高血压,在上班途中不慎摔伤,当时,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后来,在工作中再次摔伤,去医院治疗的时候,又被耽误,造成他的父亲先是半身不遂,后是瘫痪在床,这一瘫痪就是16年,直到病逝。

  父亲瘫痪在床以后,基本上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吃喝拉撒都要依靠家人照料。父亲面对自己的疾病,想想还不到知天命之年的自己就不能再上班,家里的经济来源也减少了,一大家子人的生活会很困难,而且还要让家人昼夜伺候,这些都让他经常烦躁不安,脾气暴躁,说嚷就嚷,说骂就骂,想摔就摔,经常发无名火儿。一次,躺在床上的父亲,突然挥起还能动的右手,把家人省吃俭用给他新买的半导体收音机摔到地上,瞬间,半导体被摔得粉碎。像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家里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每次事情过后,他的父亲又很后悔,屋里就他一个人的时候,常常自责内疚,觉得对不起家人,不该乱发脾气,更不该乱摔东西。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张亚祥两口子和姐姐哥哥,不仅谁也没有责怪父亲,还千方百计劝父亲,和他聊天儿,安慰他,转移他的情绪,分担他的痛苦。

  从小儿就懂事儿的张亚祥,尽管年龄还小,但是很懂得父亲的心情,总是力所能及地照顾父亲。他的父亲瘫痪以后,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解决,有时候因为肠胃不好,还会失禁,弄得被褥上到处都是,张亚祥总是默默地把床单等物,拿到附近的小河沟儿去洗,这样既可以省水,还能不让母亲看到了而过多着急。

  张亚祥自幼喜欢画画儿,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他的理想是长大了当画家。他在通县公园下坡小学上学的时候,被学校选送到通县少年之家美术组学习。他的父亲瘫痪在床的时候,他刚到北京市通县第一中学(现通州区潞河中学,建于1867年)上初中。面对父亲的疾病,面对父亲的暴躁脾气,他自己不知流过多少眼泪,想当画家的梦也变成了泡影。那是在通县一中上高中期间,凭他的绘画基础和条件,完全可以到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可家里的经济条件和现实情况不允许他去,他只好无奈地放弃了。那天半夜里,帮父亲收拾好以后,已经很晚了,他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透过窗户上的玻璃,凝望着寂静的天空的繁星,还有弯弯的月亮,他想了很多,不知不觉,鼻子一酸,泪水默默流淌下来,浸湿了枕巾。当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被现实无情摧残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的痛苦,张亚祥当时的心情,是不难想象到的。

  参加工作以后,每逢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张亚祥都要整天窝在家里照顾父亲,还要面对父亲经常发脾气,摔东西,心情很是郁闷,精神也很压抑,他盼望着父亲能够早日康复,可是,希望却很渺茫,自己曾经有两三次机会拜师学画画,也有几个广告公司想高薪聘用他,无奈,因父亲需要照顾,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更没有时间涉足广告行业,只好都无奈地放弃了,面对这一切,他甚至曾经产生过厌世情绪和轻生的念头。尽管有过这样的想法,可他想得更多的,还是对父亲的孝顺,始终把孝道、诚实、善良、守信当做自己的做人之道,把照顾好父亲,当做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张亚祥和我们提起自己的父亲,曾感慨地说:“人的一生中,要面临无数次选择,为自己的理想,而弃瘫痪在床的父亲于不顾,即使成了画家,又有何脸面面对世人?为照顾父亲,虽然失去了到中央美院学习的机会,但是我不后悔,我觉得,要想画好画,必须先要做好人,否则,你画出的画儿也是干瘪的,缺乏思想和情感。我喜欢水墨画,在照顾父亲期间,根本没时间拜师学习,就买了一些书,在闲暇的时间自学,在地上和报纸上练习。”

  在父亲瘫痪的16年里,张亚祥先后在通县第一中学读完初中和高中,1974年高中毕业后,又去农村插队,1976年,他从农村抽调上来,到了北京军区营房科工作,1979年底,为便于照顾父亲,他申请调到离家比较近的北京化工六厂工作,先后从事汽车修理、物资管理、供应服务和美工,后担任安全环保科科长、工会副主席等职,企业转制后,他毅然买断了工龄。

  张亚祥的父亲,从瘫痪卧床到1985年离世,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度过了5840多个日日夜夜,从来没有长过褥疮,他的床上总是干干净净。

  父亲离世后,张亚祥用更多的精力照顾母亲,让母亲安度晚年。1992年3月,张亚祥所在的北京化工六厂,推荐他脱产到北京市委党校读大专,按学校要求,学员要在党校宿舍住宿,在学习的两年期间,他的妻子和哥哥姐姐,就轮流照料母亲的日常生活,给张亚祥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在党校学习期间,26门功课,他的平均成绩是96.8分。此后,他在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又脱产到市委党校读大学本科。他上学的前两个月,母亲摔伤了左侧胯骨,出院后在家里静养,他告诉母亲要去读大学本科后,母亲非常支持他,就对他说:“小五子,你就踏踏实实去读书吧,别惦记我,家里有你媳妇,有你哥哥姐姐他们呢。”在近3年的学习期间,他没有住校,每天放学后就往家里赶,照顾好母亲后才做作业。在他上学期间,他的妻子和哥哥姐姐,就轮流着照顾母亲。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已经82岁高龄的母亲,在2007年第二次摔伤了胯骨,因此基本上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一直到2012年病逝的17年,母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和轮椅上度过的。这期间,张亚祥和妻女的大部分时间是跟母亲一起生活,照料母亲的担子,大多落在了他们身上。

  母亲自从第二次摔伤后,也是常常发脾气,母亲嫌在家里憋闷得慌,每天都要让张亚祥他们用轮椅推着到街上遛弯儿,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也不管气温是高还是低,每天都要坐轮椅出去三四趟。有一次,张亚祥的痔疮犯了,只要一走动,就让他疼痛难忍。那天是三伏天儿,他母亲让他用轮椅推着去遛弯儿,他只好忍着疼痛,用轮椅推着母亲,走在常走的大街上,他感到轮椅似乎比往常沉重了很多,没走多远儿,他身上的汗衫就被汗水浸透了,他也不知道究竟是气温高,还是病痛,头上的虚汗不断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滴落在身上和地上。

  2012年的12月份,张亚祥的母亲得了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病,加之冬季炉火煤气的影响,一度呼吸困难,经医生诊断,需要进行高压氧舱治疗。那天,张亚祥和哥哥姐姐陪同母亲,去潞河医院高压氧舱治疗,张亚祥争抢着陪同母亲进入高压氧舱,大夫曾经告诉陪同的家属进入高压氧舱的诸多注意事项,其中一点是患感冒的家属,不得陪同患者进入高压氧舱。可那天,张亚祥正患重感冒,他就瞒着大夫,陪同母亲进了高压氧舱。开始治疗后,他渐渐感到自己的头越来越疼,眼泪都下来了,他的脸都要扭曲变形了。作医生的妻子从舱外观察窗看到自己的丈夫疼痛难忍的样子,心里好难受,可又没有办法帮助他,但她很理解自己的丈夫。回到家里后,他衣兜里装口香糖的塑料瓶子都瘪了,妻子看在眼里,心疼地埋怨他,不该冒着生命危险进高压氧舱。他笑了笑说:“媳妇,你看,这瓶子瘪了,我不是还好好儿的吗,今天让你为我担心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当他和我们谈起曾经照料父亲母亲的经历时,他这样说:“我常感言,人生不易,如今花甲之年的我,近四十年都是在照顾卧床的父母中度过的。为了孝顺和照顾老人,我失去了很多东西,但是,为了照顾老人,又得到了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无愧于心,我是他们的儿子,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在日常生活中,物欲、人欲横流,让人们的心理和感情变得自私、冷漠和无情,温暖、情义和真诚越来越少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孝文化”,在现代人的头脑里更是越来越淡薄,孝顺老人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电视台法治频道,也经常播放一些儿女不孝顺老人的案例,看了让人震惊和愤怒。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在一生中都要经历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阶段,还要经历疾病、残疾、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也无法回避。因此,照顾好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这是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会老,人人都必老,做儿女的应当让老人外安其身,内安其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孝”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基础和发展前提,认为“孝”是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更是治国之道。“孝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和人文精神,也体现了儒教的仁义,道教的清正,佛教的善良。从这些意义上来说,赡养父母,孝敬老人,这是做人的根本所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应当很好地孝敬,万万不可父母在世不尽孝,父母离世乱哭闹。做儿女的更应当懂得感恩,崇尚孝道,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儿,用言行举止影响自己的后代,把“孝文化”传承下去。

  张亚祥和他的知心爱人,他的同胞姐姐哥哥,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在他们瘫痪卧床那漫长的日日夜夜,从不嫌弃,在病榻前尽孝,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用心血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孝敬老人的诗篇,奏响了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唱响了“天下第一情”这人世间最动听的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