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6  >  2016年第六期

惜墨如金与惜纸如金 ——书画家实践环保绿色,低碳之路

  发表时间:2016-12-31 【字体:

  董振凡

  书画家们经常讲要“惜墨如金”,意思是把墨当金子一样爱护,物尽其用,注重节约,避免浪费。但是要真正做到“惜墨如金”,并非易事,因为它含有对笔墨运用的高超技能,和作画过程中审时度势,随类赋彩的熟练本领,要求画家对画面不同位置墨色的需求,要胸有成竹。哪个地方需用重墨,哪个地方需用淡墨或更浅些,心明如镜,了如指掌,用笔调一次墨,作画时先画深处再画浅处,由深至浅,把笔上的墨用尽用完,可谓“惜墨如金”。

  周汝谦教授,是我学画的启蒙老师。解放前他毕业于北京京华艺术学院,并在学院任教。解放后任国家农业展览馆设计室主任,国家一级画家,他利用业余时间,到京华艺术学校教授山水课十多年,培养弟子上千,桃李满京城。他“惜墨如金”的技巧炉火纯青运用自如,作画两小时,笔洗中仍然是一盆清水,堪称一绝。

  周老师作画时,先将毛笔在水中浸泡数分钟,让笔头毛中浸透水,而后用纸吸走毛笔上多余的水分,之后用笔尖蘸少许重墨,在盘中与笔上的水调和后,将笔上的重墨用在画面需重墨的地方,当笔上的水少时,再用笔尖蘸少许水进行调和,此时笔上已成中等墨色,再把它用在中等墨色画面上,当笔上的水又少时,再蘸少许水,经调试墨已成浅灰色,再把它用在浅灰色的地方。如此反复把笔上墨用完用尽,真正是“惜墨如金”。

  书法是用墨用纸“大户”,为了不浪费纸和墨,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书写前想好章法结构和字距行间,然后再动笔书写,争取成功率,减少对纸和墨的浪费。

  然而“惜纸如金”是如何发挥宣纸的最大效用,把书画创作时,产生的不成功废画纸不丢弃反复利用,要用的不能再用为止。它没有更多的技巧,只是在书画创作过程中,贯彻实践环保、绿色、低碳的新思维,新理念的举措。

  说到“惜纸如金”,我想起一位老友刘京生。他是残疾人中的佼佼者,不仅诗书画出类拔萃,意志刚强,人品高尚,作风朴实,为人谦和,而且在书画事业上精益求精,上下探索,不断创新,在爱护资源,杜绝浪费,“惜纸如金”创出新路子,值得我们学习。

  有一次,我去探望刘京生老师,看到他用牙咬着毛笔埋头书写,走进一看,哇!我惊呆了,一张白净净的四尺宣纸,几乎变为黑纸,细看上面写满大大小小不同的字,层次分明,若用立体镜观察,会呈现近大远小的立体感,我不解的问:你是否在创新的书法形式?答曰:“我是在利用废纸。”他又解释说,地球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在生活、工作、生产等等方面,都要节省资源,物尽其用,避免浪费。宣纸是由稻草纤维和树皮纤维作原料制成的,树皮资源相对缺少,我们要节约用纸。他还说:“书画家在创作作品时,不是一挥而就,一举而成,而是反复写画,择其满意的留下,其余作废。不成功的书画可作废,但纸不能作废,更不能丢弃可做它用,例如练字。我的做法是:先在废画纸上写小一点的字,然后在写大一些的字,覆盖小字上,而后在写大一点字,直至不能再写为止。”由此可见,刘京生老师不仅在书画上精益求精,而且对环保意识理解深刻,并付诸实践,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老画家们在那个年代,他们虽然不知道环保.绿色.低碳等概念,但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注重节约,为我们开辟了书画走绿色道路的先例。

  “惜墨如金”和“惜纸如金”说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之事,但共同的是在书画创作中,不仅要创作出高雅的作品,供人们享受,还要保护地球资源,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的空间,造福于后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