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6  >  2016年第六期

再遣春温上笔端

  发表时间:2016-12-31 【字体:

  李直兵

  11月10日上午,居委会分管民政工作的王玫同志打来电话,告诉我儿子的低保金领取证办下来了,要我去领回。因快到下班的时间,我迅即前往。来到居委会,小王一边将领取证交我,一边对我说,李华从10月份就开始享受低保,并要我去银行查询一下。下午我带着前不久开户的存折去银行,10月份的低保金果然到账了,我领到了整整一千元。

  走出银行,不知怎地攥在手中的10张大钞顿感沉甸甸的有如千钧重锤压得手心直冒汗。时值初冬,外面的天气虽略有寒意,而我此时反倒心头暖融融,身子热乎乎。这正应了几天前洪秀柱参访大陆时说的那句话:“来北京天是冷的,心是暖的,身子是热的。”此时我再次感悟到这样一个道理:自然物候与社会生态环境,有时会因人因事因时而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也许是一条亘古的规律。银行离家不远,我健步如飞,且跨步高远,三步并作两步地只几分钟即到了家。一进门,便将低保金已到账的事告知了老伴和智障残疾的儿子,他俩听罢,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端坐在饭桌旁,尽管荧屏亦在眼前,而我却浑然不知里面放映的画面到底是连续剧情还是新闻报道。从去年的初心及至眼前的实惠,则一幕幕地从脑海里映现了出来。

  2003年,儿子致残后,全家三口人虽定居长安新城小区,但总有一种“暮鸦栖未定”的感觉萦绕心头。只因我和老伴的户籍及其他所有关系均在老家,如儿子一旦在京住不下去了,恐连房子也得卖掉。想到这一层,就感到只有将他的户籍关系仍留在原单位中科院,病退关系留中关村社保所较为适宜。孰料这一留竟是十多年的时间,我们来京时原已年逾花甲,如今则是八旬在望的老者了,每次去中关村为儿子办事,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2015年春夏之交,有一次去居委会,适逢王玫和分管残联工作的张京梅同志都在办公室,她俩的办公桌并排着,我就将儿子的户籍、工资、医保及重残护理等关系一并转来丰台的想法告诉了她俩。听了我陈述的诸多情况,她俩一点儿也没想到接受一位残疾人会为今后的工作增添多少麻烦而婉拒,却是异口同声地力表赞同支持,还深情地对我说:“这十多年也真难为您了,转来丰台,到我们这里办事那就方便容易多了啊!”这事提过不久,因家有要事需回一趟湖北,谁知这一去竟在老家呆了十个月之久。2016年3月底举家返京,我去找王玫和张京梅再次讲明了原来的打算,她们立即按自己分管工作范围的程序一一告诉了我。4月份,我首先将儿子的户口转来了丰台,落户长安新城社区居委会,残联方面的有关资料,因中关村残联办为了便于两地的衔接,告诉我6月底办理为宜。7月初我将资料送交丰台区残联经办的窗口后,又去办公室向袁晓燕主任说明了情况。她听说我将资料已送去,当即要具体经办的同志去了办公室,简单扼要讲明了我们的家事后,又吩咐一定把转移关系衔接好,以免脱节。我临走时,她十分关心地对我说:“以后有事就打电话找我,省得跑路,自己这大把年纪,少跑路为好。”8月初,我家即收到了区残联下发的7月份的重残护理费。

  8月份,北京市的基本工资调整结束,月底我从儿子的工资存折上得知基调到账的金额数,将情况告知了王玫,说明儿子的退养金上调后仍低于全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她听到这情况就告诉我说:“根据李华的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您快去把档案转过来,我也将情况向街办反映一下,再告诉您申办手续。”按她的指点,9月中旬我即将儿子的档案资料由海淀区转过来了。送资料去社保中心时,顺便去了卢沟桥街道办事处民政科,一是想认识一下具体办事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反映情况。接待我的是陈力挺同志,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男子,他很热情且认真地听了我讲的情况后,笑着问我:“您找过王玫吧?”“找过,她知道我家的情况。”“王玫将情况已详细向我反映过了,待通知您申办的时候,她会将有关手续告诉您的。”他的热情接待,耐心听取我的陈述,让我倍感亲切温暖;他的简短的回答,为我透露出了佳音,让我顿觉欢欣喜悦。然而,也正是在这亲切喜悦之余,让我有几分庸人自扰的感觉在心底潜滋暗长了起来,且情不自禁地自怨自艾地愧悔了一番:分明不需要跑这一趟,而却冤哉枉矣地空劳神思。

  “十•一”长假过后,我去居委会,王玫一见到我便说:“正准备找您,来了正好,街办民政科已回答,李华的低保可以申办了。”她告诉我后,立即将要提供的各种证明材料项目写了一份交我,还要我抓紧时间办理,越快越好。我将她开列的各项证明立即悉数办全,次日上午送去,下午她带小徐来家作了家访,并告知我申办手续至此办理完毕。我送他们出门,王玫也许是怕我期盼心切,又特意对我说:“我们一定抓紧时间申报,估计很快就会批下来的,您老就不要挂在心上了。”怎么也没有想到,竟这么快速地就变成了现实。我将低保金领取证接过手时,特意看了一下填发的时间,让我惊奇地发现,从我提供证明资料之日算起,竟不到10天的时间就审批了。中间既没有任何反复,也无什么梗阻,其时间之快速,手续之简便,办理之顺畅,实在太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我还有什么可说呢?

  记得去年初想要为儿子转户籍时,并非没有盘算过诸多利弊关系。感到在海淀区十余年间,残联和民政的各级领导和办事员都曾给了儿子不少关爱,转来丰台另起炉灶,情况会怎样呢?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是好是坏岂能未卜先知?没料到丰台区残联、民政两部门的领导和办事员,对我们这个不幸的家庭和残疾儿子更是关爱有加。如果说在海淀区我为儿子办事时曾经历过某些梗阻;那么此次将儿子的户籍及其他关系转来丰台后,为儿子办同样的事,却可以说是“口未枉费唇舌、腿未枉趋步履、人未枉劳形骸”,简直称得上是多、快、好、省地将事圆满办成。这足慰下怀,让我甚感尽遂人意的完美与愉悦。从提出申请到领回第一笔低保金,区民政局的分管领导和办事员、卢沟桥街办的民政科长,至今我一次也未找过他们,彼此还不相识,而他们却在幕后为我们这个家庭及残疾儿子默默奉献着爱心,对此我的确无以为报,而只能将一分深深的敬意埋藏在心底。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这是鲁迅先生1935年写给友人许寿裳的《亥年残秋偶作》中的开篇诗句。十多年前,在儿子致残后的最艰难时期,海淀区残联、民政两部门的诸多领导,对儿子的悲惨遭遇曾一次又一次地送来过温暖。为感谢他们为排解降临我家的“秋肃”般的横祸,以及举家曾经惊愕难已的忧愁而奉献的无疆大爱,我亦曾一篇又一篇的写过一些感恩的文章,将他们奉献的关爱和送来的温暖遣之于笔端。如今当我蓦然回首那些往事,甚感其情其景与鲁迅先生的上述诗句所表达的意思竟是“何其相似乃尔”。他们的关爱与温暖,于彼时彼刻,无疑如同雪中送炭一样及时。眼下,儿子已经历了十多年的治疗康复,在智障有所好转的景况下,将户籍和其他关系刚转来丰台区,即受到残联、民政两部门的各级领导及办事员的无限关爱。这既是他们践行“三严三实”作风的具体体现,也让我们全家人倍感春晖的融融暖意,堪称是为我家锦上添花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转瞬之间又一个新春佳节就要来临了,我仿佛提前沐浴到了阳春三月的丽日,更憧憬到百花齐放的壮美景色。在这即将辞旧迎新之际,我虽“不有佳作”,却愿诚伸“雅怀”,于是再遣春温上笔端,写下了以上那些话。搁笔之余,我不禁暗祷天心,敬祈我的这篇浅薄粗俗的短文,能成为一份聊表寸心的菲仪奉献于诸领导及同志们的案前,更期能作为贺岁的虔诚祝辞飞进他们的心中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