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5  >  2015年第三期

我与残联的不解之缘

  发表时间:2016-07-26 【字体:

◎ 纪素梅

  从前,我曾在中科院药物所工作。1995 年一个周六的下午,同事送我去车站,横穿马路时不慎与一过往车辆相碰,我在医院昏迷了三天,痊愈后出院回家,母亲看着面色苍白、十分虚弱的我,执意要我辞去城里的工作,留在她的身边,说只有这样,她以后的日子才能过得安心,才不至于每日总是提心吊胆地牵挂着独自在外的我。

  我虽极不情愿,可想到顺从母亲就是对母亲抚育之恩的最好报答,也就忍痛割爱地辞去了城里的工作。我五岁时父亲病故,是母亲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将我们姐弟三人抚养成人,如此,她对自己女儿的疼爱和珍重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认为,自己对母亲的顺从,也是理所应当的。

  后来,经好心人帮助,我在离家附近的地方找了一份工作,枯燥、单调的工作和氛围,与从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让我久久难以适应,我每天在无精打采、闷闷不乐中虚度着时光。那时我已年愈三十,却还未成家。我20 岁那年因手术致残,看着村里同龄的姐妹们相继恋爱、成家,我竟无动于衷。心想,别看我身有残疾,可我不想依靠任何人,我要自己养活自己,从那时起,我便死心踏地的抱定了独身的念头。

  后来,我有幸到中科院药物所工作,这里到处充溢着学习气息的工作环境,是我非常喜欢的,单位里除了一些技术工人外,本科生、博士、硕士生极为普遍。我虽然学历不高,可我踏实沉稳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能力,频受领导和同事的赏识,那时,单位里象我一样年近30 还未成家的男士、女士比比皆是,现在想来,其实,那不过是我因自身的残疾而产生的自卑和担忧罢了。正是这种自卑和担忧让我错失了一次次美好的姻缘......

  1995,年近三十还未成家的女子是极罕见的,所以我也理所当然地开始在乡邻们奇异的目光中度日了。那时我最害怕的就是过年,我家的姓氏在村里是个大家族,所以过年时来拜年的人也就特别多,当时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没成家呀?!你竟然还呆在家里?!看,你弟弟的小孩都快上学了!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抱定独身的念头是行不通的,才意识到自己从前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似乎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不久,我与一位有着两个女儿的男士组成了家庭。我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自由人一下子过渡到不仅有了家庭,而且是一个复杂家庭的角色,面对生活中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我变得束手无策!我虽然生活在一个闭塞的环境里,可我却是一个对精神生活要求很高的人,越是这样,我的心里越是感到迷茫与失落。我的健康开始每况愈下,我开始自闭、开始抑郁,有时几天都不想说一句话,我的身体和心理都亮起了危险的信号,可是我却无法自拔。

  然而,彻底让我摆脱自闭、摆脱抑郁,让我的身心一天天好起来的是,2004 年初夏的一天,我接到了房山区残联一位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是上级残联通知统计各地区残疾人作者的情况,我的联系方式是他们从房山区作家协会找到的,闻听此言,我的心一下子亮堂了起来,周身的血液竟有些沸腾了。啊!居然还会有人想起联系几乎与世隔绝的我,而且是我们残疾人自己的组织!我的精神一下子振作起来......

  2004 年11 月的一天,当时的市残联赵春鸾理事长委托市残联的两位工作人员来我家调研,并给我带来了市残联主办的《挚友》杂志,鼓励我继续写些东西。我想,这是残联组织送来的温暖,我不能辜负组织对我的希望.....

  不久,我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挚友》杂志培训班。从那时起至今,《挚友》杂志的编辑老师们从未间断地将每期的《挚友》杂志寄给我,供我阅读,给予我最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从那一篇篇优美的文字中取着营养,收获着感动和激励,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

  2004 年12 月2 日,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在北京成立了。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初十几位残疾人作家提出倡议到最终联谊会的成立,历经了10 余年的时间。当我接到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寄来的简报,得知我被吸收为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时,我高兴地忘记了一切烦恼。真没想到我们的残联组织在关心着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后来,我的散文《命运》、《晴儿》和《雪中送炭的田书记》分别入选由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主编的《收获感动》《永远的真诚》和《生命,阳光礼赞》等丛书。如果没有残联组织和领导对我们残疾人作者的关心和重视,我不会重新拿起笔,讴歌我们的时代,讴歌美好的生活......

  2005 年11 月14 日,我应中国残联之邀,参加了《爱与和平》征文颁奖会,我虽然不是以一个获奖者的身份出现的,然而这次会议却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回来后,我想到了很多很多,不久,我发表了人生感悟:《从接受帮助想到的》。

  2006 年10 月18 日,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见了当时的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主席,当邓朴方主席被工作人员簇拥着来到我的面前时,我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这是残联组织对我们基层残疾人和残疾人作者的关心和重视。

  2010 年9 月,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作为全国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我,参加了中国残联在上海举办的培训班,培训期间,残联领导组织全体学员一起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和生命阳光馆。对于生活在农村,行动又不方便的我来说,去上海看百年一遇的世博会,是我连想都没敢想的事情,可是在中国残联领导和市残联领导的关怀下,这竟成为了现实!

  2011 年8 月,我的先生因病离我而去,2014 年3 月,我的两个继女将我起诉到法院,要求与我继承分割我先生生前留下的一套房产。一审开庭后,由于原告利用亲戚关系出具了一份不该有的证明,从而使案子无声无息地搁浅下来,庭审时我没请律师,此时我心中的焦急和不安是可想而知的。正当我为此事忐忑烦恼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巧遇了残联一位熟识的老领导,当领导问到我的境况时,我将自己在案件中遇到的烦恼和担忧统统说了出来,领导听后安慰我说,遇到困难不要怕,残联组织会支持你的。你的案子虽然不在法律援助范围内,但如果判决书下来之后觉得不合理,需要上诉时组织会根据你的特殊情况来帮助你。闻听此言,我悬着的心一下子踏实下来。不久,当我获悉北京市残联组织召开了北京市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研讨会;获悉由中国残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等组成的全国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组到市残联调研残疾人法律工作救助时,正需要此项帮助的我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有残联组织的关心爱护着我们,在法律维权的道路上我还有什么担忧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转眼间我与残联组织结识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了,现在的我,身心健康,生活过得愉悦而充实,闲暇之时我会想:如果十年前在我不堪生活的重压,身体和心理都亮起危险的信号的时候,倘若没有残联组织和领导及时与我取得联系,使我的精神有了寄托,心中有了希望和追求,那现在的我,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想来,我是十分幸运的,这幸运来自于残联组织的关怀,来自于我与残联的不解之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