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说不可能——读《老人与海》有感
◎ 秦玉花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84天没有捕到鱼,直到第85天,他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哈鱼。这条鱼实在太大了,把老人的小船在大海上拖了三天。在这三天里,老人经受着风起浪涌的凶险,忍受着疲惫、饥饿、伤痛、孤独的折磨。为了补充体力,他强迫自己“站着睡觉”;为了增加能量,他硬是吞下了生冷且没有加盐的鱼虾;为了缓解身体的疼痛,他尽可能的在狭小的船上变换姿势;为了排解寂寞,他在不停地跟自己说话;为了战胜心里的惊恐,他在反复地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搜寻着一切对自己有利的因素。终于,老人杀死了大马哈鱼,把它绑在了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成群结队的鲨鱼蜂拥而至,将小船团团围住。面对袭击,老人奋力反抗。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就把小刀绑在桨把上做武器;刀子折断了,他就用短棍来代替;短棍也丢掉了,他就用舵把当家伙。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狂吼,夹杂在大海的咆哮声中。在筋疲力竭之时,老人自心底发出呐喊:“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人可以被毁灭,但精神绝不能被挫败!”
从捕鱼老人的言行中,我感受到的是面临难关险境不退缩、不屈服的精神。我想,这样的精神对人是极其重要、不应或缺的。
当日渐加重的病情使我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我不甘心终日无所事事地虚度时光。我想要把键盘拿到床上来,躺着操作电脑。妈妈得知我的这一想法后,愣了半晌,说:“躺着能打电脑吗?键盘放在哪儿?操作的时候怎么保持平衡?采取什么样的体位姿势?还有,要是把键盘拿到床上来,连接线也不够长呀!”妈妈说到的这几点,虽然都是小问题,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难题。
“键盘的连接线不够长,这好办,只要加装一根延长线就行了。”二姐给出了个主意。这事说着倒轻巧,但做起来可就费劲了。加装了延长线以后,不知是由于接触不良还是由于电压不稳,反复敲打键盘却没有任何反应。把电脑抱到维修点去检测,一切正常,可一回到家来,就又陷入了瘫痪状态。无奈之下,二姐将技术人员请到了家,调试了一个下午才终于解决了问题。
在打电脑的时候,我平躺在床上,把键盘搁在肚子上。我太瘦了,肋骨总是会被键盘压得生疼,我的双手手腕没有依靠,完全悬空,使得我操作的样子非常吃力,速度也非常慢,每打完一句话就得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再接着打下一句话。这样断断续续的,一个钟头也就能打百八十个字,还没有别人一分钟打出来的字多呢!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写下的只言片语居然也在由少变多、由短变长,突然间觉得自己就像是那只在和兔子赛跑的乌龟一样,虽然落后了,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始终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
在用电脑坚持写作的同时,我还在新浪网上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和微博,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为有心理困扰的年轻朋友进行疏导与咨询。当得知我是一个集多种重度残疾于一身的人时,他们起初都会惊讶怀疑,甚至讥嘲奚落,但是我并没有为此气馁,而是以真诚的言辞和入情入理的分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每当帮助他们从心理阴影中站起来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种无可比拟的喜悦。长期以来,我一直是在接受别人的帮助,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别人了。
每当我感到体累心乏,无法坚持的时候,我就会以捕鱼老人面临难关险境不退缩、不屈服的精神来激励自己。或许,就我这样的身体状况,能活下来已经算万幸,实在不该再有太多的奢望了!但是我觉得,如果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痛苦和不幸,那只会加剧内心的愤懑。病中的人,尤为需要有精神寄托,若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这看似是在休息静养,实际上效果不一定好。“生命在于运动”,我想,这运动不仅仅指的是锻炼身体,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跋涉。在面临难关险境的时候,在挑战自身极限的过程中,人可以显现出巨大的潜力。所以,不要轻易说不可能,也不要总是抱怨已经出现的问题和已经发生的不幸,而是应该多将注意力放到能力所及的事情上,坚持着将其做下去,并且努力做细、做好。这样,平淡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充实,平凡的日子也可以过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