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促进残疾人文体事业发展
◎汪凯燕
东城区残疾人文体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残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残联《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培育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工作,不断打造和拓展富有东城特色的文体品牌,取得良好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示范区”、“全国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北京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北京市全民健身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政策引领,措施跟进,创造残疾人社会组织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
一是坚持融入大局谋发展。2012年,区政府根据中残联《关于批准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残联发〔2012〕233号)精神,成立了东城区全国残疾人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起草了《东城区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示范区推进方案》,明确了各单位、各社会组织的任务职责,使包括残疾人社会组织在内的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全面融入到全区整体的文化、体育建设之中,并已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坚持政策支撑强保障。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东城区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的实施意见》、《东城区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指导意见》、《残疾人文化体育社会组织(团队)管理制度》、《残疾人文化体育社会组织(团队)经费使用办法》及《东城区残疾人文化体育社会组织(团队)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社会组织在东城区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当中的地位,规范了活动管理、服务与经费补贴的方式,确保了与全区整体文化体育活动的衔接,促进了我区残疾人文化体育整体、协调、长效、常态、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摆上日程抓落实。利用社会化的方法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一直是我区残疾人文体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东城区残联党组理事会更是把此项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东城区文委、东城区体育局等专业人士组成专家组,对文体工作进行指导,责成区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为区残疾人体协等社会组织办公、活动提供场地,为他们购置必要设施设备,对他们开展活动提供年度经费支持,指导东城区残疾人体协成立党支部,努力发挥残疾人文化体育骨干作用。
二、真心培育,细化指导,提升残疾人社会组织服务文化体育工作的能力。
一是规范管理,真心培育。区残联积极扶持和帮助体协规范区级残疾人文体团队的日常管理,使这些团队工作有方法,活动有方向,发展有目标。东城区现有各类文体团队17支,各团队活动范围已从本区辐射到全市乃至全国,轮椅太极拳队、轮椅舞蹈队更是走出国门到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残疾人各类文化体育团队实现了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目标,我区唯一的一个残疾人法人社团--残疾人体育运动协会,在市残联组织的考评中年年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全市三星级服务类社会组织。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区残疾人体协工作成功经验,积极培育和团结更多社会组织从事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先后建立了区残疾人书画联谊会、区残疾人读书会等以残疾人为主体的群众组织,并培育成立了北京东城区 “东联兴盛”残疾人服务中心、中慈残疾人文化中心等民非组织,加强了同北京体育大学、东城区体育总会、东城区图书馆、文化馆、北京美倍力残疾人文化交流中心等部门的联系并开展合作,将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引入社区、引进家庭。尝试性地打造残疾人文化产业,依托“东联兴盛”残疾人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实现残疾人文化工作的良性发展。在培育新的社会组织投身到东城区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之中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区残疾人体协的指导,帮助他们修订协会章程,完善了财务制度、募捐赞助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会员管理、经费使用和审批程序、紧急预案、活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二是统筹规划,促进融合。为更好地将社会组织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融入到全区残疾人文体工作大局,区残联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和年度计划,周密筹划全年工作,并从2012年开始,每年出台《全区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指导意见》,引导社会组织按照残联文体计划总体安排,统筹全年工作,努力实现全区文化体育活动与社会组织文化体育活动的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例如,为推动残疾人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运动,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融合、促进社会组织与社区的融合,区残疾人体协联合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基金会成功举办了北京市“体育公益社区行融合活动”,200多名残疾人朋友参加了盲人扑克、象棋、乒乓球、踢球、地滚球等体育项目。由东城区残疾人组成的柔力球队、扇子操队、太极拳等团体,进行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示,充分展现了我区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健全人与残疾人的融合。三是部门联动,创建示范。2013年上半年,我们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示范区活动,全区各相关单位和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推出了“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区图书馆拿出60多万元资金,在图书馆最好的位置专门建立设施先进的无障碍盲人阅览室,方便广大盲人朋友的阅读体验;周末相声俱乐部、评书剧场等社会文化组织,纷纷为残疾人举办专场或向残疾人赠送演出门票,使广大残疾人充分享受到了文化的魅力。许多实例说明,社会的参与、社会组织的介入是将残疾人文化融入社会大局的重要推手。
三、强化服务,鼓励特色,保障残疾人社会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为搞好服务,我们每年坚持与各社会组织建立沟通机制,参加他们的会议,通报区残联全年文化体育活动目标,协商确定他们的任务,并为他们办公、联系社会、开展活动提供场地和服务,使社会组织感到温暖,成为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好帮手。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深深感到服务是我们联系各类社会组织和残疾人的最好纽带。在长期的服务合作中,社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东城区逐步形成了“一园四工程”的残疾人文体特色,即:创立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园、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工程、残疾人素质教育工程、特色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工程、特奥训练营项目工程。
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区残联依托“东联兴盛”残疾人服务中心,共同将有特殊技能的残疾人组织起来,探索开展手工艺品研发、培训、制作、销售一条龙文化产业服务的模式计划。自实施以来,取得很好效果,其中软陶、机绣、编织等工艺产品已成为我区特色品牌,多款产品入选北京礼物。产业园内定期开展多种培训,每年确定研发方向,探索建立综合销售网络平台,逐步形成以春节龙潭、地坛庙会等公共活动所设立的公益销售点为支撑,以红桥市场、东华门北大街、永外百荣世贸商城固定销售平台为补充,以淘宝网设立残疾人手工艺品网上直销店为发展的残疾人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市场,为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有益尝试。
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工程,是在区文委、区文联等部门大力支持下,联合社会各文艺团体、各社会组织开展的一个文化助残综合项目工程,活动具有时间久、规模大、参与人数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如:连续25年举办的残疾人新春联欢会,连续7年举办的温馨家园杯合唱比赛,连续5年举办的残疾人摄影、征文、诗歌、朗诵比赛及残疾人书画展览与公益助残笔会等大型活动,每年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每逢夏秋两季残疾人艺术团定期、定点在玉蜓桥社区文化广场、地坛文化广场等地设专场演出。区残疾人活动中心常年歌声、器乐声不断,每年全区文化节、南锣鼓巷戏剧节、助残日、新年、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区相声俱乐部、评书剧场、南锣鼓巷戏剧节组委会都向残疾人赠送文艺专场演出票,每年全区各大文艺团体赠送残疾人各类演出票达3000多张,举办专场演出60多场,社会文化助残已成为我区常态项目。
残疾人素质教育工程,是区残联以社会化的方法,运用残疾人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的文化活动,是提高残疾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搞好这个工程,区读书会积极参与,一方面,紧紧围绕社会热点,连续7年与市文联、区图书馆合作,举办残疾人素质教育巡回大讲堂,把老北京的传统文化和残疾人喜闻乐见的知识送到街道、社区、残疾人家庭。截止到目前,我们共进行了70期大讲堂活动,使5000多名残疾人朋友享受到了文化的快乐;另一方面,我们开辟了残疾人素质教育的新渠道,在区残疾人活动中心,投资60万,建立全市首家无障碍影院,残联理事会每年拨专项经费更新影视光碟,定期组织盲人、聋人、智力、重度肢体残疾人观看健康向上的爱国影视作品,设立主题,举办电影放映季活动,影院开放至今,观看电影的残疾人达到6000 人次。与此同时,每年组织残疾人文体骨干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与区图书馆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通过各类活动的参与,我区广大残疾人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做文明有礼的东城人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
特色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项目工程,是区残联联合区残疾人体协推出的适合残疾人集体参加的乒乓球、棋类运动、轮椅柔力球、轮椅太极拳、轮椅舞蹈、轮椅扇子舞、轮椅网球、轮椅篮球、抖空竹、残疾人健身操、特奥训练营、钓鱼运动、汽车驾驶运动等项目。由于活动种类较多,基本满足了大部分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其中轮椅柔力球、轮椅太极拳、轮椅舞蹈、轮椅扇子舞、抖空竹、残疾人健身操等项目更是在全区各街道广泛推广,每个街道都组建了4支以上的文体团队,残疾人不出社区就能够享受到文化体育带来的快乐。各街道残联、社会组织承办的全区各单项交流比赛活动频繁,连续15年举办的残疾人乒乓球比赛、连续22年举办的残疾人棋类比赛、每4年一次的全区大型残疾人运动会,每年的残疾人乒乓球、棋牌、健身项目展示等活动已成为区残联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品牌。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已成为我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涌现出了北京体育“世纪十佳”运动员沈继良,“安踏2011CCTV体坛风云人物”,首届世锦赛攀岩冠军夏伯渝等优秀体育人才。
特奥训练营项目工程,东城区现有办证智力残疾人2353人。为广泛推动“特奥进社区”活动的开展,使更多智力残疾朋友走出家门,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我们每2年举办一次全区特奥运动会,每届特奥会直接参加各项比赛的智力残疾人运动员达700多人。组建了19个特奥训练营,分布在全区17个街道、特教学校和培智学校,特奥训练营集中开展拓展训练、趣味运动会、地滚球、高尔夫球训练等活动,全区参加特奥训练人数总计超过6000余人次。与此同时,在特奥运动中,我们还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全市、全国的特奥比赛,2013年,我区6名特奥运动员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特奥会乒乓球比赛,荣获1金4银4铜的好成绩。
多年来在依托社会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一是残疾人文化体育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分工、残联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原则,工作中要确保有政策引导、经费投入、活动项目具体,让广大残疾人切切实实感受到文化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二是残疾人文化体育发展必须坚持纳入社会文化体育发展的大局,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鼓励融合活动,努力推动将残疾人文化体育纳入到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当中,实现残疾人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三是残疾人文化体育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干劲、能成事的社会组织,并善于整合各类资源,借助各种场地设施,把残疾人文体活动开展起来、丰富起来、活跃起来。四是残疾人文化体育的发展必须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强化残联谋划、协调、组织、指导、监督能力,努力规范社会组织行为,让更多的残疾人社会组织、残疾人投身到文化体育活动中来。五是残疾人文化体育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要创造条件扶持残疾人社会组织发展文化产业,让残疾人通过自身的文化艺术特长和技能从事文化创业,实现残疾人改善自身生活条件、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