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4  >  2014年第五期

情满人间让听障儿童融入有声世界

  发表时间:2016-07-26 【字体:

  在石景山西部红光山西侧,有一家太阳花听力言语康复中心。虽然它的规模不大,但名声在外。在短短5年时间内,就以90%以上的康复率,赢得了极佳的口碑。被民政部评为中国4A级社会组织,获北京市十佳社会组织、北京市残联系统专业类4A级康复机构、石景山区优秀青少年社会组织等荣誉。机构负责人吴谭被评为石景山区优秀社会管理人才。

  太阳花听力言语康复中心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笔者在近日采访了中心的老师和聋儿家长,探访了吴潭的心路历程。

  为了爱 不离不弃

  2000年,陕西妹子吴谭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工作。由于勤奋聪慧,敢说敢干,不到30岁就已经成为某私企的区域经理,月薪上万元。与此同时,事业有成的她还建立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美满家庭,可爱的女儿和对她疼爱有加的丈夫,更是增添了数不尽的快乐和幸福。但她却在2008年底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叹的抉择,辞职,做聋儿语训方面的工作。

  “当时,很多朋友都不理解我的决定,都说我不是傻了,就是疯了。”如今,吴谭聊起当时辞职的情景,感觉还是恍如隔日,“每天我的耳朵里充斥的都是反对声和质疑声,某个瞬间,我感觉自己都要坚持不下去了……”幸好,那时有个人坚定地站在她身后支持她。这个人,就是吴谭的丈夫。

  “就是一种积蓄已久,感动和爱心慢慢沉淀后的突然爆发……”吴谭的丈夫胡老师沉默许久,一字一顿地说道。当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吴谭接触了很多聋哑孩子和他们的家长。看着他们一个个心力憔悴,好不容易凑齐了佩戴人工耳蜗或助听器的费用,满心期待地等待奇迹的发生,却因为缺乏及时地言语康复训练,而最终导致失望而归的痛苦神情,她觉得自己不能独享小我的快乐,并决定要尝试一次。

  2008年底,辞职后的吴谭开始为筹备“太阳花”而四处奔波。没有启动资金,她就偷偷取出了自己十万元的私房钱。考虑到资金有限,她就选择远郊区县便宜的房子做教学场地。为找到理想的场所,吴谭每天早出晚归,挤公交、坐地铁。饿了,随便凑合吃一口;渴了,喝口自备的凉开水。几个月下来,原本白皙可人的白领,变得蜡黄消瘦。在石景山区残联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她最终找到了“太阳花”理想的生根发芽之处,位于石景山苹果园地铁附近的一个四室两厅的房子。

  很快,“太阳花”仅有150平米的教学空间里就迎来了近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聋哑儿童。

  “那段时间,教室里经常出现‘摩肩接踵’的情形,一室多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吴谭告诉记者。怎么办?是这么干下去,还是另起炉灶,她每天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

  “不行,孩子们在这么小的空间太憋屈了,我要扩大规模。”中心刚刚有了起色,她就向丈夫提出了新的设想。

  吴谭在工作中,不仅负责孩子的言语康复训练,还在有老师请假时,同时兼顾老师、厨师、保姆等多个角色,常常忙到半夜才精疲力尽地躺在床上眯一小会儿,或许过不了多久,又要爬起来给孩子喂奶。看着妻子这么辛苦,作为丈夫,胡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他决定与吴谭同甘共苦。

  最终,胡老师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从事多年、几十万元年薪的工作,毅然加入了“太阳花”的团队,全身心地支持妻子的工作。

  在丈夫的支持帮助下,中心由原来的旧址迁至现在接近西五环的高井社区,使用面积扩增至1000平方米,教师13人,聋儿孩子40人。新的太阳花分为上下两层区域,孩子们上课和休息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楼下,二层则是个别教室及教师休息区域。可以同时接收日托、全托、周托或个训亲子课的聋儿。作为民办康复机构,“太阳花”的规模确实不算大,但这里整洁干净,点点滴滴无不流露出创办者的用心。

  “其实,新教学区还可以接收更多的聋哑孩子,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坚持教师和孩子1:4的比例。”吴谭说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机构的成本,但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然而事实上,为了筹备新校区,她又一次倾囊而出,近40万的投入让她不得已第一次向父母张了口。

  当“太阳花”在新校区的第一堂课正式开讲的时候,吴谭早已疲惫得瘫软在办公椅上,但她却格外开心,“一切都是新起点,我们的孩子终于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大小班、一对一、律动课……多个科目的康复训练了,这就是希望。”

  保质量 竭尽全力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吴谭带着笔者来到个训室。看到是一个新老师,就做起了示范。她带着20多个孩子口中说着,两手比划着,脚的动作配合着,集运动、舞蹈、表达于一体,调动了孩子的所有功能,使他们在高度兴奋中,有说有笑地练发音、练习说,其乐融融。

  “‘一切为了聋儿,一切服务于聋儿家长’是我们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理念,不断提高康复教学质量是太阳花永恒的主题。”一提到聋儿的康复工作,吴谭就打开了话匣子。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公益机构带头人,在“太阳花”创办之初,她就走访和调研了很多家同类型的民办机构,谦虚“取经”求教,此外,还买来了很多教材和相关书籍,从零开始,认真读书做笔记。在教学方面,吴谭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尽快掌握相关知识,还督促其他的老师一起学习。

  根据太阳花在成立之初,自身空间小、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有限等特点,她和老师们精心设计了一套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案,即采用“一室多用”的方法,有效利用室内空间;采用“内外兼修”的方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比如广场或社区幼儿园等;设计编排各种趣味游戏、文体活动、儿童短剧等方式吸引孩子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到言语康复的训练中来。

  为了让戴上电子耳窝的聋儿发出声音,学会说话,在短时间内融入有声世界,太阳花言语康复中心在拓展空间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不仅将康复融入文体活动和游戏中,更将康复融入了艺术中。

  针对聋儿年龄小、好动、坐不住的特点,吴谭组织老师们想尽办法,增加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他们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中心每天的第一节课就是做13节舌操。在老师手鼓声的引导下,伸舌头、卷舌头和弹舌头。通过语言训练,将紧张的口腔发声系统打开,改变他们发音系统、气息和声带的僵硬,为训练做准备;己在培智学校学习的听障儿童石某就是因喜欢这里的游戏性教学,每天下午都在父亲的陪伴下来上小时训。老师让他拿故事书,边念边讲故事,并纠正他的发音,指出他的问题。石某认真地讲着,并配合语气和形体动作,他说和读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2014年3月23日,由太阳花听力言语康复中心举办的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聆听•爱”,在石景山区老山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正在接受言语康复的听障儿童聆听了由著名钢琴音乐家陈萨带来的高品质钢琴演奏。通过音乐刺激,孩子们的思维和言语功能进一步得到开发。这一创意也是吴谭在教学中,无意发现了听障儿童能够理解音乐中的情绪,便决定尝试着将音乐带入他们的生活,开设了音乐课程,让音乐助聋儿更好康复。

  园园4岁时进入“太阳花”进行康复,当时她还只会说爸爸妈妈等简单的词语。“太阳花”针对园园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并安排一个老师24小时照顾园园的生活起居。4个月后,园园不仅可以流利地背诵儿歌,还能主动与人交流。很快,园园就被父母送到了普通幼儿园上学了。像园园这样在“太阳花”经系统训练康复的孩子不胜枚举。吴谭和她的太阳花已成为聋儿康复、融入社会的引路人。

  让小耳朵听遍大世界

  今年5月15日,石景山区广电中心演播大厅成了欢乐的海洋。石景山区残联、区广电中心联合举办的“你我同行 共筑梦想”第24次全国助残日庆祝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太阳花残疾儿童和区残联的残疾人工作者联合表演的手语大合唱《感恩的心》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将大会推向高潮。

  为了让中心的聋儿更快融入有声世界,吴谭将排练演出文艺节目作为孩子们走出言语康复中心,融入社会的重要教学内容。为了让孩子们通过排练舞台剧提高听说能力,中心的老师可谓费了一番周折。

  2010年初,中心组织老师到王府井儿童剧场观看朱德庸的话剧《绝对小孩》。在观剧中,王老师突发组织孩子演舞台剧来提高听说能力的念头。吴谭了解到这一想法立即组织中心的4名年轻教师投入剧本的创作中。剧本写成了,为让孩子们演绎出来,她和老师一起开始选演员。柔弱的女孩小倪被选为小羊,男孩小郭被选为老狼。为了让他们学会台词,老师们先摸拟场景,进行演出,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发音、串台词;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记住台词,老师们还在上课之余设立小舞台让他们为全体聋儿进行演出。

  小倪过去胆小,不敢在人前说话,通过反复训练,她说出的音节明显增加,已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小郭原来一句话只能说10个字,现在增加为一句话说20个字。特别是令老师们想不到的是:全中心的聋儿在看演出时,也在台下跟着说,听说能力都有了提高。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心的聋儿先后演出过舞蹈《小茶壶》、双簧《练听觉》、小品《绕口令》等节目。2010年,全国助残日期间,太阳花听力言语康复中心教师、学生还与当时的区委书记一起表演了诗朗诵《人间自有真情在》,使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现在,经过吴谭不辞辛苦地联系联络,太阳花聋儿排演的节目,每年都被选入石景山区残联的助残日大型文艺演出,并参加石景山区残联和北京听力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六一”亲子娱乐活动。活动中,专业志愿者们协助家长与残疾儿童一起做起了小灰兔认知游戏,亲子小组竞赛游戏《拔萝卜》、《小鸡出壳》和《切水果》,使孩子们在快乐中进行了康复训练,增强了反应能力。而绘画、阅读、手工素质课使孩子们认识了五颜六色。同时,孩子们还与志愿者互动,参与了拍微电影、拍电视片的活动,使他们与外界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虽然,他们的节目断断续续,他们的舞步不很整齐,但他们的演出显示出了他们康复的成果。从不会说话,不会与人交流的他们能上台表演节目是非常大的进步。这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康复。”吴谭的一席话道出了将康复融入艺术的重要性。

  为了让在训的聋儿更好康复,吴谭还与老师为孩子们开设了月度社会实践课,让孩子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对号入座。到超市购物,让他们亲眼看售货员阿姨在生活中如何卖货,看看超市里的货架上有多少是他认识的物品,让他们自己问问阿姨“这个多少钱?”,并自己去柜台结帐。这不仅使他们听说能力增强,也开始具有交往办事能力。到动物园进行户外情景亲子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意图的参观,有选择的学习,有目的的教学,使孩子们巩固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直观地认识动物,甚至可以感受到动物的气味,锻炼了他们的反映能力和应变能力。

  做公益,让太阳花更绚丽

  今年5月17日,太阳花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和万达广场等单位联合举办“点滴支持 成就你我”综合公益活动。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开着装有检测听力设备的“爱耳快车”来了,V_team大学生志愿团的志愿者带着精彩的舞蹈《千手观音》来了。

  活动中,老年人在测试区进行听力测试,并进行爱耳护耳咨询;过路的行人在展示区对听障孩子的画作交口称赞,并解囊购买;在公益舞台,1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公益舞台表演了精彩的舞蹈《千手观音》,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这只是吴谭和太阳花热心公益的一次尝试。她表示:残疾人言语康复中心,不仅要为听障儿童服务,更要承担社会义务,增加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服务的项目。今后,要增加公益活动的工作力度,为社会、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