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最坑爹”盲道想到的
◎ 闫根旺
前不久,看到一个新闻,枝繁叶茂的行道树,突然整体内撤1.5米。老树坑填上草皮,新“窝”紧挨一旁。原本齐整的黄色盲道,被新挖的树坑拦腰截成一段段。网友“歌者哥也”在微博上称,海沧兴港路惊现“最坑爹”盲道。(《厦门日报》)据相关部门解释:“兴港路要改造,辅道得拓宽,主车道也要加铺。”“辅道要增加公交停靠点和人行天桥,恰好需要扩宽1.5米,所以行道树必须内撤。”到时盲道也会重铺,只是,“提早移植,树容易成活。”所以先将行道树移植到盲道上了。
听其解释合情合理,可站在盲人的角度去想就不敢苟同了。盲道是给那些盲人朋友预留的一条专用的方便之道,使他们在城市里依靠自己就能行走,不成为他人的负担,它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最坑爹”盲道的出现,决策者们考虑的很周到(树容易成活),而唯独忽略了盲人如何行走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以为这些决策者们缺的是助残意识。倘若优先考虑到盲人的需求,先铺盲道后移树,岂不更好?最起码不会让盲人“走投无路”吧?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助残意识普遍有了很大的增强,但是由于传统或者观念乃至人们自身的原因,助残意识不强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某公厕进得门来,残疾人专用如厕却上着锁,问其原因说是怕卫生检查不合格;进得商场,门前坡道被挤占,问其坡道做什么用的,多数知道是为方便残疾人、儿童和老年人修的,但也有人说是为了方便进货的;再有,进得饭馆用餐时,常见服务员用沾满水的墩布擦地,殊不知被墩的湿滑无比的地面,会给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包括健全人行走带来很大的危险?问其不会等人们走后再擦吗?服务员理直气壮地讲:这是我的工作!这样的现象还很多,他们为什么助残意识不强呢?据调查许多人认为建无障碍设施,是上边的要求,国家的规定,否则被处罚,也有自身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原因,他们讲没想那么多。••••••
其实在做某件事情时,多去换位思考一下,多从服务者对象的角度去想问题,就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记得千龙网登过一篇题为《洗手池彰显人性化》的文章,讲的是一位母亲,去一家超市买东西,结账之后,孩子饿了,非要吃东西,但手太脏了没法吃。问服务人员哪里有卫生间,想洗个手,服务人员马上把她带到洗手池跟前,原来洗手池就在交款台前面,不但池子刷得干干净净,而且还备有洗手液。这位母亲当即对他们人性化的服务表示感谢。服务人员笑着说:“夏天,细菌繁殖快,要格外注意卫生,有个洗手的地方,对大家都方便。” 好一个都方便,却道出了经营者以人为本的真谛。这一洗手池的设立,经营者换位思考了,他懂得了自己和顾客的不方便。人性化的服务,温暖了的是顾客的心,赢得的将是口碑与发展。因为细雨润物,是无声的潜移默化。对此,我感触很深,也很受启发。
因此,我以为助残意识的增强,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却也是点点滴滴正能量的积聚。一是要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占领道德高地,使人们树立助残者荣,辱残者耻的荣辱观。二是要加强对残疾人政策法规的宣传与监管,使人们不仅知法、懂法而且还要守法。三是要建立奖惩机制,使助残者的品德得到褒奖,辱残者的行为得到惩处。四是要加强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们自身的道德修养。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何愁助残意识不提高?到那时,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事业将不是口号,而将是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