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继雷锋花满园——难忘的北京林业大学志愿者
◎ 黄 安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这两句唐诗是说,春日赏花自古有之。北京春天虽姗姗来迟,但不论街道两旁,社区内外,依然出现了花的浪涛,令人赏心悦目。而在我心目中,这花的暖流不但春天有,而且四季都有,岁岁长流。因为我的芳邻是林业大学,校内佳木清幽,花草鲜美。更有正处花季的莘莘学子,包括无数朝气蓬勃的志愿者,他们争走雷锋路,一个个胜似佳木鲜花,将我心中的春天无限地扩延了。
林大的爱心家园,我自2006年就已闻名,随后便有了接触,瞬间已过六七年,结识的志愿者累计已有四十余人。那一串亲切的名字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通过他们不断地协助,使我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记得每学期伊始,爱心家园的志愿者便应邀来到我家。他们很有修养,都尊重残疾人。一登门就叫我们爷爷奶奶。他们的服务内容是或为我们朗读书刊,或为我们翻写传记诗文,以及党内通讯总结等。有的参与编辑出版诗集,有的陪同出席各种会议,有的做些家务,甚至帮我家保姆安排孩子的学习与工作,有的坚持四年,交往不断,亲如一家。同学们在志愿活动中都感到收获颇丰。有的感到,通过为我们朗读书刊,不但增强了阅读能力,提高了普通话的水平,还从阅读内容中受到不少启发和教益。他们最爱朗读《挚友》杂志,其中的通讯和散文记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袒露了带有哲理的人生感悟,还有高质量的散文,常使他们深受感动,都说获益匪浅,不虚此行。但其实是他们对我的帮助更多,让我能与时俱进,掌握了不少新信息,增长了新知识。我的诗文得以在多家刊物上登载,并连续数年获得各种嘉奖和鼓励。面对这许多荣誉,我深知其中都凝聚着志愿者的辛劳和智慧,我怎能不由衷地感谢他们呢?
几年来,我常与一些老同志们谈及此事,大家都感叹,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无愧是雷锋的好后代。他们认真负责,乐于助残,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对中华传统美德最好的彰显。早在我们接触之初,2006年秋的一天,为协助我去卢沟桥盲文出版社开会;05级的团支书赵华莹派了两位同学做伴。次日清晨临走时,她又亲自送我们到车站,小声而仔细地叮嘱。结果证明,她的要求很有必要。因为这条线路较长,又都很陌生,不小心就会走一大段弯路。无独有偶,去年冬天,为陪同我到校医院注射流感疫苗,需占用星期三学习日,日语系的团支书刘会香同样细心。她弄清了大一同学的课程表,充分利用各自的听课间隙,让杜蕊、侯冲冲两个师妹来接,再派彭林钰负责送我回家。她们三位配合默契,也同样认真仔细,使我既顺利又安全地注射完毕。彭林钰在我回家途中,又为我寻找菜站,绕了一大圈,终于背回了两颗大白菜。事情虽小,但深深感动着我和我的亲友。不少人羡慕我家,说我是有福之人,身虽残却常有贵人相助。因而,每当提起林大志愿者,大家便满怀敬重,连声称赞。这一片感激和敬重之情常使我心潮起伏。日前,我又填了小令一则,略表心意。
卜算子
赠林大志愿者
银杏道边荣,松柏楼前绕,
更有玉兰香满园,林大精神耀。
厚德育新人,学子风华茂。
志愿扶残佳话多,处处春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