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
◎ 王亚男
伦敦残奥会落幕了,圣火熄灭在“伦敦碗”的上空。然而,熄不灭的是残奥健儿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精神火种。这种精神力量不仅给更多身有残障的人以鼓舞,更是对所有健全人的一次心灵洗礼。或许,除了95块金牌,231块奖牌的骄人成绩令国人雀跃之外,还有一种精神力量在无形中发酵着,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
当我们对“自强不息”、“超越自我”这些概念感到抽象和模糊的时候,那么请看装上假肢的刀锋战士汪涓奔驰在赛场上的身影;当我们对生命的奇迹抱持怀疑态度的时候,那么请看断臂的许庆和“无臂飞鱼”何军权如蛟龙般在泳池中溅起的水花;当我们把突破身体的局限看作一个神话的时候,那么请看顾改、张变、张淼、周影这四位轮椅上的“铿锵玫瑰”游刃有余地挥舞着球拍的画面……
我们的生命能够承受多少苦难?人类会有多么坚强?残奥健儿们向世人展现了超越苦难的伟大精神,他们成为全人类的精神强者。面对残奥健儿,健全人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和由衷的感动。
近几年,在全国大中小学课堂里流行着一种模拟体验式的情境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让健全的孩子蒙上双眼,体验盲人的世界;让身体强健的孩子绑上手臂,体验肢体残缺的痛苦……当健全人体验了残障人士的生活疾苦,怎么能不对那个虽然双眼失明,却能“一本”制胜的袁艳萍发出惊叹?怎么能不把掌声送给虽四肢不便,却勇夺“四金”的泳坛小将杨洋呢……怎么能不对那些乐观向上、坚韧顽强的灵魂肃然起敬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残奥会堪称是带给健全人的一场精神盛宴。也许,在锤炼人性和灵魂的阶梯上,残疾人比健全人走得更远,因为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肉体的生命,更为高贵的是精神的生命。离开精神的高贵与强健,肉体只是一具软弱的皮囊。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遭宫刑,发愤作《史记》……我们无从考究是因为这些历史名人本身就精神强大,还是逆境和挫折成就了他们。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让弱者更弱,让强者愈强。没有经历过苦难洗礼的生命是幸运的,也是脆弱的。人性的坚韧、顽强和宽厚来自于苦难的恩赐。每一个有进取心的人,都应该自觉地锻造一种精神——逆境时不屈不挠,顺境时淡然处之,无论他身体强健抑或残障。
让我们向那些虽身有残障却高昂起不屈头颅的残奥健儿们致敬!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我们的民族得以强大而宽厚;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我们的国家得以富强而民主;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我们的生活得以和谐而幸福。
欣赏、敬畏这种精神,理解并学习这种精神,在对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之中,实现全社会的“平等、融合、共享、阳光”,才是举办一届精彩的残奥会所带给全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
精神无疆。超越苦难、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