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共享 残疾人文化活动迈出新步伐
◎ 活动中心
北京市残疾人活动中心紧紧围绕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在残疾人特殊艺术发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各类残疾人文化组织的服务引导、正规化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加大残疾人特殊艺术品牌工程创建和参与社会演出力度,努力扩大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近五年来,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作为“北京市优秀文艺团队”,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市群众文艺工作的重要成员,已经成为首都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加强市残疾人艺术团队伍建设。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队伍建设不断得到整合与加强,活动中心加强了对残疾人艺术团的组织和管理力度,并积极配合宣文部对残疾人艺术团的训练、演出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科学规范。2010年初,活动中心对市残疾人艺术团特别是合唱团进行了精简整编,认真制定选拔考核方案,严密组织,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全市招考残疾人艺术团合唱演员。新组成的合唱团演员平均年龄下降了5岁,男女演员的比例和各个声部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合唱团队伍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为市残疾人艺术团未来的发展和演出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善市残疾人艺术团的制度建设。根据市残疾人艺术团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中心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管理规定》,完善了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小品等管理、奖励和监督的措施办法,明确了管理人员和演员的责任,调动了管理人员和演员的积极性,从制度上规范和加强了残疾人艺术团队伍建设。
依靠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市残疾人艺术团努力创编高质量的文艺节目,不断提高演出水平,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群众性演出活动,还到国外进行文化演出交流活动,艺术团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中,残疾人艺术团参加了演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的风采。2009年赴大连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市残疾人艺术团参赛的11个节目,荣获1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的优异成绩,为首都争得了荣誉。2011年,市残疾人艺术团先后组织了“共享阳光——赴门头沟区专场文艺演出”、“爱在平谷——赴平谷区专场文艺演出”,参加平谷区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以及怀柔区消夏晚会演出活动。2012年,市残疾人艺术团赴延庆监狱举行“共享阳光”专场文艺演出;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和比赛近60场,参演人员约为5000余人次,全面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同时市残疾人艺术团还参加了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八届“舞动北京——群众舞蹈大赛”,舞蹈《祝福》顺利进入决赛,并最终获得铜牌奖的好成绩。
努力拓宽渠道,做好各类残疾人文化组织活动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
按照中央7号文件关于大力培育发展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的要求,活动中心根据社会文化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好残疾人文化组织活动的引导和服务工作。
探索残疾人文化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服务模式。五年来,北京市残疾人书画会、集邮联谊会、钓鱼联谊会、摄影学会、老年聋人联谊会等残疾人群众性文化组织的发展,经历了由松散的自发性活动到有组织的开展活动,各种活动日趋规范和活跃,在开展基层群众性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如组织残疾人摄影学会参加“绿色北京”群众摄影比赛、“春天的故事”——残疾人系列摄影采风;残疾人集邮联谊会开展集邮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形成了“三级一体”的首都残疾人文化发展新格局。市残联对市、区县和乡镇(街道)的残疾人“三级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重点建设,形成了以市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为最高层的导向型、精品型和拓展型的文化层;形成了区县级培训型、艺术型和展示型的文化层;形成了乡镇(街道)社区普及型、群众型和娱乐型的文化层。通过提升基层残疾人组织的文化服务能力,扩大了基层残疾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步形成了残疾人基层文化服务网络。
组织开展了特色文化服务。为了向社会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中心不断调整工作思路,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利用社会大舞台,开展残疾人文化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市外办举办的“外语游园会”活动。市残联每年作为“北京市外语游园会”主办单位之一,参与市外办讲外语组委会办公室组织的外语游园会活动,组织区县的残疾人外语爱好者参加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2012年6月,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向北京市残联颁发了“2011年北京外语游园会最佳风采奖”。截至2012年,“北京市残疾人文化活动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内容涵盖多个残疾人文化领域,近万名残疾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中。活动中心从2011年起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先后在通州区和海淀区设立三个“文化服务基地”,建立“流动图书室”、棋牌室和游艺室,截至2012年共累计捐赠图书1200余册,价值5万余元。同时我们还组织慰问演出等活动,满足了广大残疾人群体的需要。
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文化活动。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大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每年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聋人节、盲人节等重大残疾人活动日期间,活动中心认真组织残疾人开展演唱会、盲人电影专场、残疾人书画展、摄影作品展等主题文化活动,既活跃了残疾人文化生活,又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影响。在日常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市残疾人活动中心和各区县残疾人活动中心的作用,组织开展适合各类残疾人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盲人声乐培训、盲人瑜伽、聋人舞蹈、轮椅舞蹈、柔力球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经常性和就近就便的特点,普及了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活动中心针对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的需要,深入开展了“文化大讲堂”系列服务、“爱乐沙龙”心理调适等活动。
积极开展残疾人走进公共文化科普场馆系列活动,创新活动形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自2011年起,活动中心与市科协等其他社会资源单位合作,把“残疾人走进公共文化科普场馆系列活动”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打造,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及形式。相继与北京萨提亚学习与应用发展中心合作开展了“走进北京剧院,感受成长的力量”大型亲子论坛。
携手残疾人走进高雅艺术殿堂。2012年,中心携手残疾人走进梅兰芳大剧院,让残疾人欣赏京剧艺术;走进中国美术馆,举办“翰墨丹青、文化助残”活动;走进中国儿童剧场,举办“童心同乐过大年”——慰问首都孤残儿童新春观演活动;走进国家大剧院,组织残疾儿童观看《少年孔子》;走进公共文化场所,感受“文化的力量——中演票务通助力首都残疾人文化事业”带来的温暖。
拓展心理咨询、音乐理疗新领域。中心与市残联社会工作部、北京萨提亚学习与应用发展中心先后举办了“携手心希望——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团体辅导”、“活出生命的光彩——公益励志讲座”、“走进北京剧院,感受成长的力量”等心理治疗、心灵疏导活动。激励残疾朋友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分享不同的人生体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验“成长的力量”。
活动中心携手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先后在六里屯街道残联温馨家园、北下关街道残联温馨家园及望京街道残联温馨家园试点开展了此项活动,截至2012年10月,已开展活动43次,服务智力残疾人674人次。
活动中心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残疾人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着力研究残疾人文化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残疾人文化精品工程,积极推进基层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达到了残健共融、和谐发展的目的。首都残疾人文化工作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